• 全国首批智能制造专业技术等级证书在天津颁发

    这是7月6日拍摄的证书颁发仪式现场。新华社记者赵子硕摄  7月6日,天津举行全国首批智能制造专业技术等级证书颁发仪式。该证书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颁发,职业名称为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职业方向是智能装备与产线应用。  2023年3月,天津率先实施智能制造专业产教融合“订单班”模式。日前,首个“订单班”结业并完成统一考核,27人获得全国首批智能制造专业技术等级证书。pagebreak7月6日,获得证书的天津荣程联合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员工赵大宇(右)在证书颁发仪式上。新华社记者赵子硕摄

    612次 0条 2023-07-07
  • 斑马技术发布2023年《汽车生态系统愿景研究报告》:全球超七成汽车制造商准备增加技术支出

    7月6日,斑马技术公司(以下简称“斑马技术”)发布2023年《汽车生态系统愿景研究报告》。报告结果表明,汽车制造商正面对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他们需要满足消费者对整体制造过程的可持续性和透明度不断增长的需求,以及车队经理对运营和供应链数字化的需求。数据表明,全球74%受访制造商希望增加技术支出,67%受访制造商计划在2023年增加制造基础设施方面的支出。尽管经济有所波动,汽车制造商仍准备投资于技术进步。据悉,斑马技术将携固定式工业扫描器和机器视觉解决方案亮相于7月11—13日举

    307次 0条 2023-07-07
  • 迎数据安全挑战助数字中国建设——2023工业安全大会成功召开

    2023年7月6日,由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产业联盟(ICSISIA)主办,中国自动化学会、智能制造推进合作创新联盟、边缘计算产业联盟、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工业控制系统安全标准与测评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支持,控制网(www.kongzhi.net)&《自动化博览》、OICT学院承办的“2023工业安全大会(ISSC2023)”在北京成功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自动化学会特聘顾问吴宏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数字交换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邬江兴,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管理

    354次 0条 2023-07-06
  • 中国机械联专家委到中汽中心调研

    2023年7月4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机械联专家委)副主任陈斌、罗俊杰,专务委员杨学桐一行到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汽中心)进行实地调研。中国机械联党委副书记薛一平、副会长李奇出席调研活动。中汽中心董事长安铁成、副总经理吴志新陪同调研。中国机械联专家委先后参观了中汽中心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基地和主院区,详细了解了新能源汽车综合测试评价能力体系建设及科技创新成果,参观了中汽中心文化展廊、中汽中心科技展厅、国家智能网联质检中心、中汽信息安全研

    600次 0条 2023-07-06
  • 5G到来,中小型工业企业应该如何才能向智能生产转型?

    广告
  • 双玻光伏组件智能制造生产项目签约仪式在叶城举行

    7月5日,叶城县人民政府与江西仁江科技有限公司举行叶城县年产2GW-BIPV双玻光伏组件智能制造生产项目签约仪式。江西仁江光伏有限公司董事长朱靖一行,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党组书记、县长阿卜杜克热木·阿卜杜热依木,副县长李亚敏、沙迪克江·沙吾提、向明清、熊建新,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王忠及相关行业单位主要领导参加仪式。仪式上,副县长向明清代表叶城县人民政府与江西仁江光伏有限公司董事长朱靖共同签署合作协议。签约项目总投资5.58亿元,实现年产2GW-BIPV双玻光伏组件,项

    274次 0条 2023-07-06
  • “智”造有“数”企业扩“路”——工业企业加力布局智能制造

      新华社北京7月4日电《经济参考报》7月4日刊发文章《“智”造有“数”企业扩“路”——工业企业加力布局智能制造》。文章称,“成本降下去、效率提上来”,数字化、智能化正在改变着中国制造的面貌。近来,智能制造产业项目正加快建设步伐,一批智能工厂、无人车间不断涌现。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多地调研了解到,广大制造业企业正积极运用5G、数字孪生、工业机器人等新技术新产品,念好“转型经”,激发企业发展内生动力。“成本降下去、效率提上来”在微网优联科技(成都)有限公司1.2万平方米的5

    619次 0条 2023-07-05
  • 赛迪顾问深度解码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2023)的五个“新变化”

       中国工业报记者经晓萃   园区建设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以国家高新区和国家级经开区为代表的园区已经从最初的“试验田”不断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压舱石”、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制度创新的“先锋队”。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 新时代新型工业化赋予了园区新的使命担当。在此背景下,赛迪顾问园区经济研究中心依托于对园区的调研及数据分析,于2023年7月5日发布了《2023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研究报告》,旨在全面评估我国园区发展

    629次 0条 2023-07-05
  • 桐新高速公路陈家沟2号大桥双幅合龙

    7月1日,贵州高速集团PPP项目桐新高速公路陈家沟2号大桥完成双幅合龙,标志着项目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陈家沟2号大桥为分离式连续刚构桥梁,左幅全长439.5米,右幅全长472.5米,主桥为80+150+80米连续刚构,桥梁跨越地区有河滩、乡道,地形起伏较大,桩基地下水丰富,相对高差190.22米,最高墩152米,最大桩深48米,是桐新三标段墩身最高、跨度最大、工期最久的重难点控制性工程。自开工建设以来,桐新总监办积极推广“十新技术”应用和“BIM+创新技术”应用,全力打造“绿色

    681次 0条 2023-07-05
  • 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2023)现五“新”

    一、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2023)新特征(一)入榜数量:国家高新区略高于国家级经开区2023年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中,国家高新区占52席,国家级经开区为48席。1-20名中,国家高新区数量达13席。21-70名中,国家高新区占27席,国家级经开区占23席,国家高新区数量较多。71-100名中,国家级经开区占18席,数量明显高于国家高新区。 图 1 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2023)园区类型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2023.06   (二)区域分布:江苏与广东、山东共同组成

    524次 0条 2023-07-05
  • 新华全媒+|2000万辆新能源汽车背后的“中国智造”力量

    新华社广州7月3日电题:2000万辆新能源汽车背后的“中国智造”力量新华社记者吴涛3日,中国新能源汽车第2000万辆下线活动在广州举行。这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历史性时刻,展现出“中国智造”的力量。汽车被誉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是现代工业技术集大成者,也是公认的最能体现国家制造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制造2025》将汽车产业列入新战略重点突破的领域。在汽车制造中实现生产智能化和高度自动化,将有力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迈进。“中国新能源汽车生产量达到2000万辆

    417次 0条 2023-07-04
  • 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综合执法局雄安新区开展工业产品质量“两个规定”专题培训

    中国雄安官网7月4日电当前,雄安新区工作重心已转向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高质量疏解发展并举的关键节点,工业产品质量作为“雄安质量”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雄安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为强化企业工业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促进雄安新区高质量发展,近日,雄安新区综合执法局组织开展了《工业产品生产单位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工业产品销售单位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下称“两个规定”)专题培训,对“两个规定”进行专题解读,并邀请行业龙头企业进行优秀经验分享,会后对部分

    499次 0条 2023-07-04
  • (新华全媒+)2000万辆新能源汽车背后的“中国智造”力量

    新华社广州7月3日电题:2000万辆新能源汽车背后的“中国智造”力量新华社记者吴涛3日,中国新能源汽车第2000万辆下线活动在广州举行。这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历史性时刻,展现出“中国智造”的力量。汽车被誉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是现代工业技术集大成者,也是公认的最能体现国家制造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制造2025》将汽车产业列入新战略重点突破的领域。在汽车制造中实现生产智能化和高度自动化,将有力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迈进。“中国新能源汽车生产量达到2000万辆

    446次 0条 2023-07-04
  • 编号001!全国首张智能制造专业技术等级证书颁发

      “能获得全国001号证书,非常惊喜。”天津荣程钢铁集团公司的新员工赵大宇说。6月30日,他获得全国第一张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专业技术等级证书。这张编号为031200********2306000001的“一号证书”,将使赵大宇每个月的技术等级补贴比同资历人员有所增加,进一步体现个人价值,走上职业发展的快速路。  此次天津市有27人和赵大宇一样获得全国首批智能制造专业技术等级证书。天津市人社局在全国率先出台政策,发布补贴标准,规范培训运行,创新监督制度,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

    594次 0条 2023-07-04
  • 西京学院第三届智能制造暨氢能储运装备学术研讨会举行

      6月29日,西京学院第三届智能制造暨氢能储运装备学术研讨会举行。    来自西安交大、西北大学、流体控制装备公司的专家、企业负责人和西京学院科研平台研究人员聚焦新材料、氢气储运、智能制造、科技成果转化等领域取得的新成果、新进展进行研讨。氢能作为一种来源广泛、绿色低碳的二次能源,是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和建筑等领域实现大规模深度脱碳的重要支撑,也是推动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和支撑新能源大规模发展的理想互联媒介。    西京学院副校长黄文准出席并介绍了学校科学研究开展情况。黄文准希

    228次 0条 2023-07-03
  • 恒运集团2GWh新型储能产品智能制造生产线投产

      中国储能网讯:近年来,恒运集团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充分把握储能行业万亿发展机遇,大力推动能源科技创新,做强做优做大“电、热、氢、储”四大主业的战略平台和核心组成。恒运集团作为国有能源上市企业,主动作为,进军新能源制造领域,为广州市“制造立市、制造强市”体现国企担当。  经过紧锣密鼓的设备安装等前期准备工作,2023年6月30日,恒运集团下属广州恒运储能科技有限公司首条自动化储能产品生产线正式投入生产。   恒运储能产品生产线位于广州黄埔区宏远路8号,厂房总建筑面积约6

    414次 0条 2023-07-02
  • 全国首张智能制造专业技术等级证书在津产生

      6月30日,全国第一张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专业技术等级证书产生,“一号证书”被授予天津荣程钢铁集团公司的新员工赵大宇。包括赵大宇在内,我市共有27人获得全国首批智能制造专业技术等级证书。  我国已是全球第二大数字经济体,数字经济日益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经济增长的核心产业、新增就业的最大增量。我市在全国率先出台落地政策、发布补贴标准,规范培训运行,创新监督制度,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天津模式。今年3月,市人社局在全国首次实施高校、领军企业、数字人才培育项目培训机构

    699次 0条 2023-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