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1月5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了解到,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加强企业梯度培育,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发展,培育更多低空产业头部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低空产业是低空经济的物质载体,是培育新质生产力和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方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航空技术深度融合的典型代表。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召开低空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研究部署推动低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会议指出,当前,我国低空产业总体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技术装备加快突破,应用场景积极拓展,信息基础设施支撑有力
记者11月5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低空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研究部署推动低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会议明确要抓好顶层谋划,谋篇布局低空装备创新体系、产业体系和低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抓好重点企业,加强企业梯度培育,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发展。低空产业是低空经济的物质载体,是培育新质生产力和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方向。今年以来,我国持续加强顶层谋划,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有关部门印发《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提出
国家产融合作平台自2021年2月上线以来,累计助企融资超1万亿元;今年以来平台助企融资新增约2900亿元,同比增速达40.7%;建成17家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一月一链”投融资路演活动促成意向融资金额超千亿元……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显示,当前多方创新开展产融合作,有力支持工业现代化水平提升。记者获悉,下一步相关部门将抓紧制定出台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政策文件。聚焦新型工业化的重点方向和领域,加大科技金融、数字金融、跨境金融、政策性金融等支持力度,
记者从国务院国资委获悉:今年前三季度,中央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持续加大资源投入力度,累计完成投资1.4万亿元,同比增长17.6%,占总投资规模的近40%。据介绍,这些投资主要投向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国家培育发展新动能、打造未来新优势的关键领域。国务院国资委先后启动央企产业焕新行动和未来产业启航行动,积极研究出台一揽子支持政策,并筹备设立专项基金,推动中
24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前三季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总工程师赵志国透露,下一步,聚焦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这一关键任务,将在稳增长、扩需求、增动能、优环境方面下更大功夫。其中,增强发展动能方面提出,培育壮大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生物制造等新产业新赛道。2024年7月25日,云南昆明,制造业馆的低空经济和空天产业板块。低空产业从加强顶层谋划着力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表示,当前主要从加强顶层谋划、加强多场景应用牵引、推动信息
随着人形机器人技术不断发展,其在产业应用方面的前景被广泛看好。各地积极推动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制造、医疗健康、服务业等领域应用,加速产业转型升级。赛迪研究院认为,在政府引导和投资驱动下,2024年和2025年人形机器人产业将持续高速增长,预计2026年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将突破200亿元。创新突破炒菜、榨汁、叠衣服、搬运货箱、写书法、下棋……在日前举行的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常州科教城睿尔曼智能科技(江苏)有限公司展示的超轻量仿人机械臂备受瞩目。经过10余年深耕,睿尔曼推出
11月4日,来自昆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发展改革委”)的消息,聚焦投资潜力较大的交通、水利、生态环保等重大基础设施领域,昆明市第一批次向民间资本推介40个重大项目,预计总投资1201.6亿元。40个重大项目包含综合交通项目3个,总投资587.4亿元;商贸物流项目8个,总投资194亿元;能源以外工业项目4个,总投资163.1亿元;水利项目8个,总投资93.4亿元;生态环保项目5个,总投资67.7亿元;社会事业项目4个,总投资47.3亿元;数字经济项目1个,总投资17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16)10月21日至11月1日在哥伦比亚第三大城市卡利举行。大会在加快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大对濒危物种保护力度以及促进生态系统恢复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达成广泛共识,促使全世界进一步认识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分析人士认为,当前全球生物多样性受到气候变化、物种入侵、过度开发等多重因素影响,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利益攸关方亟需形成合力,推动“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昆蒙框架”)目标达成。中国在政策制定、资源调动和
当前,我国产融合作日益密切,最新数据显示,国家产融合作平台助企融资已突破万亿元。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围绕实施国家发展规划、重大战略促进财政、货币、产业、价格、就业等政策协同发力,优化各类增量资源配置和存量结构调整。打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堵点,关键是深化产业与金融合作,形成产业、金融体系良性互动。完善信息共享机制“今年以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助企融资新增约2900亿元,同比增速达40.7%。”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
近年来,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紧跟全球发展态势,多项创新技术正推动智能网联汽车的智能化程度加速“进化”。技术创新赋能智能网联汽车业在前不久举行的2024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展厅内,滴滴自动驾驶展出的一台自动驾驶汽车备受关注。展台以智能沙盘的形式展示了滴滴自动驾驶车辆在城市中穿梭的场景,呈现了派单、接驾、行程中、到站、回港的全行程。“该车型通过设计远、中、近距的激光雷达、摄像头等设备,结合红外相机等多种传感器功能,可提升车辆在隧道、雨雾、黑夜等复杂场景下的感知能力,使自动驾驶系统
西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在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举足轻重。国家知识产权局新闻发言人、办公室主任衡付广近日透露,截至今年9月底,西部地区各省份有效发明专利量达49.3万件,同比增长16.7%;有效注册商标量达661.3万件,同比增长10.5%;累计认定地理标志产品931个,批准地理标志集体商标、证明商标2389件,分别占全国的38.8%和33.3%。 强化维权服务水平 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深入推进西部地区知识产权事业发
新华社北京10月31日电 题:破万亿元!国家产融合作平台助企融资促发展 新华社记者张晓洁、张辛欣 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数据显示,国家产融合作平台自2021年2月上线以来,累计助企融资突破1万亿元。今年以来,平台助企融资新增约2900亿元,同比增速达40.7%。 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金融支持。推动金融资源在产业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发挥作用,国家产融合作平台应运而生。这个平台是什么?上面有哪些资源?企业怎样用好平台? 锻长板、补短板,平台聚焦产业重点领域——
10月31日发布的指数显示,10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显示工业经济重回扩张区间。工业是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压舱石”。今年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较去年同期加快1.8个百分点,对经济稳定增长贡献率接近四成。在国内外需求放缓的严峻背景下,是什么力量在支撑中国工业经济平稳向前?一起到制造业一线看看。位于山东青岛的中车四方股份公司,两列最新研制的动车组刚刚完成路试,这是世界上在60℃高温和沙漠极端环境下
“以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场景应用为牵引,推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高水平赋能工业制造体系,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在“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这一趋势指引下,家电、汽车、化工等多个行业纷纷探索AI大模型的落地应用。通过数字技术即可实现高仿真的3D数字样衣建模,由AI自动完成服装款式设计、面料设计、花纹设计等操作,研发周期缩短80%以上……在宁波,中国移动联合各生态合作伙伴,助力纺织服装产业准确把握国际市场需求,提升自身技术研发能力,积极向
10月29日,记者从昆明市优化金融产品供给助力民营企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情况通报会上获悉,2023年末,昆明市本外币存款余额1.95万亿元,占全省比重44.9%,平均增速7.24%,贷款余额2.56万亿元,占全省比重55.7%,平均增速7.36%;金融业增加值达808.37亿元,同比增长3.9%,占GDP比重10.3%,对GDP贡献率12.4%,占第三产业比重15.5%,拉动GDP增长0.4个百分点,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及贡献率等指标稳定向好,在惠企纾困和实体经济复苏发展
通过跨境电商平台,直接接触海外用户;利用人工智能生意助手,快速生成商品信息;不断提升合规水平,适应国际市场消费需求……今年以来,我国电商企业积极运用新技术、适应新趋势、培育新动能,跨境电商发展势头向好,为品牌出海提供了新机遇。海关总署不久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历史同期首次突破32万亿元,其中跨境电商进出口1.88万亿元,同比增长11.5%。作为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积极运用新技术、适应新趋势、培育新动能的外贸新业态新模式,跨境电商已经成为我国外贸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