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塑料制品业的原材料版图中,聚乙烯(PE)凭借其出色的综合性能,广泛应用于包装、管材、注塑等多个领域,是当之无愧的重要角色。今日聚乙烯市场价格呈现出复杂的波动态势,受到众多因素的交织影响。价格现状从国内市场来看,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价格出现明显分化。华东地区,如上海市场,主流牌号 LLDPE 7042 价格在 8300 - 8400 元 / 吨,较昨日部分贸易商报盘下跌 50 - 100 元 / 吨。主要原因在于石化企业库存压力显现,部分企业为刺激出货,下调出厂价格
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继续改善,利润降幅收窄,装备制造业和原材料制造业利润由降转增,工业企业效益状况呈现稳定恢复态势。工业企业营收增长加快。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8%,增速较2024年全年加快0.7个百分点。工业企业营收持续保持增长态势,为企业盈利恢复创造有利条件。工业企业利润降幅收窄,毛利润改善。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0.3%,降幅较2024年全年收窄3.0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改善明显,1—2月份同比增长4.8%
2025年3月31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中国采购经理指数。对此,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进行了解读。3月份,春节因素影响逐步消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加快,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0.5%、50.8%和51.4%,比上月上升0.3、0.4和0.3个百分点。三大指数均在扩张区间继续上行,我国经济总体保持扩张。一、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连续两个月扩张3月份,制造业PMI升至50.5%,景气水平继续
日前,国际能源署发布《全球能源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预测全球能源需求正以超出预期的速度增长,由数据中心建设发展和人工智能(AI)部署应用带动的电力需求更是成为电力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指出,全球电力供应中化石燃料发电占比仍接近60%,打上“高耗能”标签的AI产业是否会进一步推高发电领域碳排放水平?这一新兴产业又如何在能源低碳转型大势中实现绿色发展?高耗能并非不绿色《报告》统计显示,2023年之前,全球发达经济体电力消费需求普遍出现下降趋势,但20
原材料工业包含石化化工、钢铁等多领域,是实体经济根基与产业基础再造主力军。为落实高质量发展战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相关方案,其中《石化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指南》意义重大。石化化工行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在 “双碳” 背景下转型升级是重点。当下,数字技术驱动产业变革,行业数字化转型成果初显,但也面临挑战。比如,企业数字化基础参差不齐,大型企业与部分地区发展较好,而其他则相对滞后,急需分类推进 “智改数转”;数字技术融合应用不深,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全产业链融合待加强,智能设计等场景
随着 AI 科技兴起,数智化转型升级成果不断涌现。对国有企业而言,数智化转型是顺应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陕投集团所属的陕西金泰化学神木电石有限公司积极投身其中。电极糊是电石生产关键原料,其把控影响产品质量与生产稳定性。以往人工测量电极糊方式耗时费力且误差大,“郭顶劳模创新工作室” 组建技术攻关小组,引入先进测量装置。该装置运用传感技术与智能算法,能实时精确测量电极糊高度,并将数据传输至生产管理系统。其测量精度可达 5 - 10 厘米以内,远超传统手段。这些数据不仅为
在 2025 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化董事长、党组书记马永生在人民网 “人民会客厅” 栏目表示,数字技术与人工智能发展重构新型工业化底层逻辑,带来产业变革机遇,在人工智能领域抢占先机至关重要。马永生认为,“智改数转” 为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 “智慧基因”。这有利于提升油气勘探开发与资源利用水平,推动炼油化工从分子、桌面炼油向数字炼油、数字化工延伸,实现从 “单体智能工厂” 到 “泛在智能互联工厂” 的升级,构筑产业竞争新优势。推动智能化发展需借
在环保要求日益严格的当下,能源化工企业通过智能化转型推动绿色发展成为趋势。智能化技术助力企业优化生产流程,降低能耗与污染物排放。以某大型石化企业为例,其利用数字化仿真技术对生产工艺进行模拟优化。通过建立精确的生产模型,分析不同工艺参数对能耗和产品质量的影响,从而找到最优生产方案。在实际应用中,优化后的工艺使能源消耗降低了 15%,同时减少了废气、废水的排放。智能监测系统也是绿色发展的关键。企业部署的智能传感器可实时监测生产设备运行状态与污染物排放情况。一旦设备出现异常导致能耗
在全球能源格局深刻调整与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能源化工企业正处于智能化转型的关键时期。技术创新作为核心驱动力,正重塑着能源化工行业的生产模式、运营管理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为代表的前沿技术,在能源化工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入。人工智能通过对海量生产数据的深度挖掘与分析,构建精准的生产模型,实现对生产流程的优化控制。例如,某大型石化企业运用基于深度学习的算法,对炼油装置的运行参数进行实时分析与调整,成功提升了装置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了能耗 10% - 15%,同时
本报北京3月31日电(记者刘坤)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近日联合印发通知,组织开展第二批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工作,继续支持城市采用“点线面”结合的方式组织示范项目,加快数字技术、绿色技术以及创新产品推广应用,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通知提出,打造“点”上智能化改造示范项目。探索基于大模型的智能制造新模式,实现生产制造各环节的智能决策、智能优化、实时监测、灵活调度和预测性维护等。支持“线”上产业链整体数字化转型。支持链主企业、龙头企业建设智慧供应链、绿色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