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中国互联网协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总工程师赵志国表示,在政策环境不断完善和产业各界共同努力下,我国人工智能与各行各业加速融合,呈现出三大显著特征:一是基础设施不断夯实。例如,在网络基础设施方面,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移动通信和光纤宽带网络,截至2025年3月底,5G基站总数达439.5万个,5G-A网络部署稳步推进,具备千兆网络服务能力的10GPON端口数达29
近期,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的组织下,“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行动正在各地开展。央地联手在优化环境、创新强企、政策惠企等方面开展高水平服务,持续护航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各地在融资促进、拓展市场、引才育才、管理提升等方面开展服务,持续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在融资促进方面,河北省衡水市近日举行“一起益企 金融问诊”银企对接活动,为全市423家专精特新企业送上金融助力。“这场对接会不仅是资金对接,更是理念创新。”中国人民银行衡水市分行有关负责人认为,“问诊式”服
在位于上海的实验室里,机器人初创企业灵童科技正为“6·18”和ChinaJoy调试全球首批会跳舞的AI玩偶。这家去年还在为技术落地场景发愁的企业,入驻上海市人形机器人创新孵化器后,短短数月便切入“灵魂手办”百亿元级市场赛道。“身处飞速发展的具身智能产业,必须‘以快制快’。”上海市人形机器人创新孵化器负责人介绍,团队探索的“小规模、快周转”孵化模式,让企业一年内验证技术可行性、一年半完成融资“毕业”,目标三年内孵化出上市公司。在当前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关键阶段,提质升级
玻璃及玻璃纤维是建筑、汽车、电子、风电等领域的重要材料,其原材料价格波动直接影响相关制造业成本与产品性能。2025年1月以来,受纯碱、石英砂等主要原料价格变化及下游需求影响,玻璃及玻璃纤维市场呈现价格分化态势。从供需结构看,平板玻璃价格受房地产与汽车行业需求拉动,2024年四季度以来需求回暖,价格小幅上涨。石英砂作为玻璃生产的关键原料,其价格受开采限制与运输成本增加影响,2025年初涨幅达5%。玻璃纤维价格则受风电、电子等高端领域需求增长支撑,整体呈稳中有升态势。例如,无碱玻
中小企业是经济活力与韧性的重要源泉。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互为主体,民营企业中90%以上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中90%以上是民营企业。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对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要为中小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加大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着力在推动企业创新上下功夫,激发涌现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工业和信息化系统要将促进民营企业与中小企业发展同研究、同部署、同推进,落实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以实际行动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
生成式AI火热带来哪些科技伦理问题及其治理?人工智能如何深度融合产业创新?人工智能在广西如何实现创新发展?怎样更好把握人工智能治理主动权?人工智能在公共服务流程中如何运用和整合?人工智能怎样赋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伴随着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涵盖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的完整产业链正在各地区、各行业加速落地。但随之而来的一系列话题,也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在日前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联合主办的“人工智能赋能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九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以创新驱动、市场导向、融合发展、系统推进、质量为先为原则,壮大服务主体,优化发展生态,提升服务能力,实现规模增长和质效提升,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有力支撑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意见提出,要推动科技服务业全面发展,围绕研究开发、技术转移转化、企业孵化、技术推广、检验检测认证、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科技金融、知识产权、科技咨询及其他科技服务等重点领域进行全面部署,明确发展任务。《 人民日
小微企业创新迭代快捷、市场反应敏锐、细分领域广泛,在推动科技创新、吸纳人员就业、丰富文化业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日,金融监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等部门联合印发《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从增加融资供给、降低综合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等8个方面,提出23项工作措施。在此之前,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已相继落地。《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出台,中国人民银行等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 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市场监管总局
一段时间以来,江苏、湖南、安徽等多地加强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建立“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形成梯度培育库,引导企业逐步走上专精特新发展之路。目前,我国企业分层培育体系已初步成型。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6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超60万家、专精特新企业14万家。政策架构日趋完善,科学技术进步法明确对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给予支持,中小企业促进法通过“创新支持”专章进
工业和信息化部今日印发通知,组织开展第七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工作。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可提出第七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申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第七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初核推荐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按照《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和审核流程,组织对各省份推荐企业进行审核并实地抽查,最终形成第七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2022年认定第四批和复核通过第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复核工作同时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