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着重强调“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南京江北新区作为全国第13个、江苏省唯一一个国家级新区,发源于南京长江以北的老工业卫星城,这里被誉为中国化工摇篮,曾陆续诞生了远东第一化肥厂永利铔厂(现南化公司)、南钢集团等众多民族企业,沉淀了近百年的工业文明血脉和红色革命精神,滋养一代代人砥砺前行、创新创业。近年,江北新区紧抓独特资源优势、打造鲜明文化标志,通过全面深化文旅融合发展,使工业文化成为引领企业转型升级的力量之源,工业旅游成为撬动新经济、新消费的有力支点,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提升南京江北现代化新主城建设的软实力。
一是,持续、深入践行新发展观,在改革创新试验田上打造工业文明基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引领我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南京江北新区获批设立后,把践行新发展理念贯彻于国家级新区开发建设的始终,面对老工业基地资源紧缺、环境承压大等问题,进一步突出生态优先、创新引领,通过挖掘工业遗存的历史底蕴、文化内涵、精神价值,把工业文化活化为新业态、新产业,开启系统推动工业文明建设、调优区域产业结构、激活经济新增长极的探索路径。
江北新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统筹建设“大厂工业文明小镇”为抓手,扎实推进桃湖公园、街区改造等民生工程,全面促进老工业基地换新颜,构建“生态、生产、生活”融合发展的城市新空间。同时,鼓励工业企业紧抓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机遇转型升级;强化政企合作,推动1934文化创意产业园、南钢集团等因地制宜发展工业文化旅游,在“工业生产空间”上做好“创意生活空间”的加法,打造主客共享的工业文化创意名城。
重点培育的南钢工业旅游区,目前已成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旅游区强调保留工业特色、绿色生态的低影响开发模式和资源互联、智慧高效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按照“1大服务核、3大功能片区、6条主题链、N个吸引点”的规划设计,通过重点实施工业生产项目优化改造、沿江厂区配套提升、疏通交通出行、联通活动空间、贯通景观景点、融通生态体系等举措,建成集钢铁智造、人文历史、绿色智慧、科普教育、自然景观为一体,工业文化与山、水、城、林相融合的特色工业文化旅游区,并以开放共生的姿态打造了20个成熟景点和若干“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南钢”的主题参观游线,为人民群众“沉浸式”体验工业文明魅力提供好去处。
下一步,江北新区将在新发展理念引导下,更高标准建设大厂工业文明基地,推动发展工业文旅产业、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聚集区与重化工业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建设等有机结合,形成文旅商融合发展的新样板。
二是,在弘扬长江文化中率先作为,提质升级擦亮南京江北工业文化坐标。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南京召开的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南京是长江沿岸独具特色的“文化”坐标,工业文化是长江文化体系中的璀璨明珠,作为两者交汇点,江北新区具备发挥优势,打造城市坐标品牌的基础。
近年,在加快推动南京江北新主城建设的过程中,江北新区靶向“塑造城市精神新风貌、打造活力江北新IP”,进一步完善“十四五”文旅产业发展规划等顶层设计,特别是突出加强滨江文化带建设和工业文旅开发工作,按照“封闭运作,滚动开发”的模式,推动浦口火车站历史风貌区修复改造,把浦口火车站打造成了展示历史风貌、现代风貌、滨江风貌的发展新高地。挖掘研究王荷波、范旭东等一批革命人物、工业先驱精神事迹,加大投入力度,开发建成总建筑面积约5500平方米的红色文化广场以及各类沿江文化展示区等,着力赓续红色血脉、激活工业文明历史记忆;积极创建3A级国家旅游景区,申报国家和省市重大项目,推动太古可口可乐、南钢集团、浩明乳业成功申报江苏省级工业旅游区,推动1934文化产业园、浦镇车辆厂成功创建市级工业旅游区等,提升工业旅游标准化服务水平,力促旅游区提质升级,更高标准打造长江文化带的江北工业特色名片。此外,依托举办创意活动加强IP引流,打造长江潮文旅品牌,提高长江工业文化展示力度、传播广度。
紧抓我国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战略机遇,江北新区将进一步摸清历史文化“存量”,做好新项目、新业态“增量”,打造特色鲜明的南京滨江北岸风景魅力区、人文活力区、工业文化承载区,打造具有时代典范价值的长江文化南京江北公园,聚力“丰富人民精神世界”。
三是,突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立足文旅融合“小切口”做好经济发展“大文章”。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焕发新的生机活力,关键在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江北新区立足新材料、智能制造、汽车及轨道交通三大优势产业以及集成电路、生命健康、高端现代服务业三大新兴产业,借力科技创新,进一步鼓励发展文化旅游新产业新业态,促进产业跨界融合发展,打开“文旅+”经济新增长格局。
依托工业资源禀赋,拓展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培育大厂工业文明小镇工业旅游发展区和扬子江滨江文旅集聚区两条文旅脉络,在工业文旅项目打造、文旅消费圈层建设、文旅商品线路研发等方面集中发力、能融尽融,全面推动工业旅游区发展向集群化转变。今年前三季度,江北新区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45.68亿元,同比增长10.05%。浦镇车辆厂、1934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市级工业旅游区,江苏羊乳工业、可口可乐等省级工业旅游区初具规模,形成工业企业旅游发展集群效应,市级工业旅游区和省级工业旅游区的数量占据南京市工业旅游区总量的半壁江山。
充分发挥主导产业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方面的技术创新优势,重点布局数字科技、动漫游戏、创意设计、影视动漫等新产业、新业态。重点建设孵鹰大厦、东南大学高新科技园、1934产业园、T81等文化科技产业园,构建文化产业集聚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格局。同时,借力科技创新,推动文旅发展“上云”,推动文旅融合可视化、智能化、移动化、精准化,公共服务智能化、便捷化、高效化。
新时期新征程,对我国文化建设提出更高要求,也为发展工业文化带来难得的历史机遇,而通过育强工业文化软实力,也必将更好反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江北新区立足自身特色,将通过加强文旅深度融合,推动工业企业文化符号转化,扩大宣传推广力度、促进合作交流等,保护弘扬好宝贵的工业文化。
南京江北新区党工委副书记 陈潺嵋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