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30日,京东•西南数字化产融协同平台正式上线。短短半年时间,产融平台已入驻 1300多家企业,上架产品超过万余款,有效注册用户数超 18万人。目前已实现网络交易额 28 亿元,直接带动就业万余人。
由京东集团和宜宾市战略合作的这一数字化产融平台,是京东集团产融模式的首个输出平台。一系列耀眼数字的背后,是新型实体企业通过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缩影。以京东为代表的新型实体企业兼顾兴办实业与科技创新,在对冲经济下行压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方面正显现出中流砥柱的作用,为促进实现共同富裕提供重要助力。
打造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标杆
京东零售云总裁李焕民还清晰记得两年前和宜宾时任领导交流时的情形,双方对于“打造政企合作的超级链式产业生态圈”的构想一拍即合。很快,合作的形式敲定下来,产业要跟金融结合,要以“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利企业”为三角支撑。
依托京东•西南数字化产融协同平台,宜宾市将本地产业全面上行,同时将产融平台与京东采销系统打通,实现宜宾特色商品上行京东,为京东多个渠道供货,实现“货品达”。合作过程中,上行商品进入京东仓,通过京东物流提供供应链履约服务,实现“供应链达”。
“这个平台通过B2C,B2B交易,可以为中小企业积累沉淀的产品数据、物流数据、资金流数据以及商流数据。通过“四流合一”,除了进行商城服务,还可以进行金融支持,解决中小企业的资金瓶颈。”宜发展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章欣告诉记者。
吸引千家企业入驻,上架万余款商品,直接带动万余人就业,让宜宾产、宜宾造走向国内外市场……这是京东•西南数字化产融协同平台上线短短半年时间交出的成绩单。其中,基于产融平台打造的全品类区域公共品牌“宜人宜礼”目前已开发111款原创产品、350款产业链共享产品,累计实现销售额2446.9万元,带动就业3600余人,拉动产值超亿元。
宜宾市领导坦言,之所以选择京东零售云,就是看中京东是一个新型实体企业。一是京东有强大的数据洞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可以帮助企业精准地找到市场。二是客户也可以通过市场反馈,对产品、产业、产业链进行C2M反向定制,进一步促进产业协同升级。
对此,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主任、首席经济学家汤继强表示,京东零售云把京东19年积累的数智交易、数智供应链和数智化运营经验用于宜宾的合作,助力宜宾能更好地把握住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三江新区建设等战略赋能,对宜宾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助推作用。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为中国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绘制了蓝图。章欣表示,宜宾正在抢抓这个机遇,不局限于宜宾产、宜宾造,还要通过数字化产融协同平台和宜人宜礼的品牌做好链接,从产融两端链接政府与企业,供需两侧链接人与物,数实两极链接宜宾与世界,既注重产业协同平台打通本地市场和全国市场之间的壁垒,又要打向海外市场,争取实现买全球、卖全球。
让“宜宾模式”成为可复制范本
目前,全国有51个产融试点城市,从京东零售云在宜宾市落地的实践经验来看,建设数字化产融协同平台还是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首先,当地要有一定的产业基础,特别是要有区域特色,具有比较优势。以宜宾为例,除了努力建设世界级优质白酒产业集群以外,近几年还在加快建设全球一流的动力电池产业集群和国家级晶硅光伏产业集群。
其次,接入的平台不仅仅是做技术赋能,还要把业务、运营的方法论等各方面实行组合式赋能,和当地强大和丰富的地推资源相结合。
“宜宾模式”以产融平台为抓手,可以充分发挥出政府与企业各自的优势,
其中京东零售云发挥了非常重要的赋能作用,提供了“线上+线下”和“公域+私域”全渠道技术赋能,而政府和国资则通过整合资源,匹配资金,持续运营,为平台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土壤与营养。
相关调研数据显示,我国超过90%的中小微企业认为自己有特别迫切的数字化需求,而已经深度展开数字化升级的中小微企业却只有不到10%。
宜宾模式的最大特色是,推动当地产业全面发展的同时,还能“扶上马送一程,授人以渔”。不仅提供了很好的融资环境,更能够通过扎实的基础设施、线上的运营能力,包括把数据,商流、物流、信息流融合在一起的方式,让合作的中小企业可以在相关平台的助力下迅速发展。
目前,京东已先后与包括景德镇、潍坊、中山古镇镇在内的多个客户达成相关合作,并有望在更多区域和产业发展中快速复制“宜宾模式”。李焕民透露,明年京东零售云还会向其他产融试点城市、产业基础比较好的区域渗透宜宾模式,复制零售云整体的技术、运营能力和沉淀下来的方法论,同时也把京东的供应链能力、物流能力、金融能力,最大程度对外开放,帮助更多区域产业实现数实融合,进而推动国家产业带数字化的转型升级。
在汤继强看来,京东•西南数字化产融协同平台是政企合作的全新探索,不仅实现了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利企业三方共赢,同时为探索数实融合、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做了有益的尝试。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