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栽种天冬 刘露 摄
近日,在东兴区椑木镇中山村,伴随着阵阵轰隆声,挖掘机将稀疏的杂草翻起,一片片撂荒地被摊平、翻新,焕发出别样的生机。
“大家栽天冬的时候,土稍微盖厚一点,要把薄膜边缘覆盖住,再撒上草木灰,防止天冬苗受冻……”当地村民正在复耕的农田里辛勤劳作,有的栽种天冬苗、有的培土压实、有的丢撒草木灰,原本杂草丛生、闲弃荒芜的土地,逐渐变成充满生机的良田沃土。
据了解,曾经的中山村农田配套设施不完备, 种植费力成本高,致使一部分土地撂荒多年。为有效解决土地撂荒情况,盘活土地资源,东兴区椑木镇积极统筹谋划,组织镇村干部对中山村撂荒地进行全覆盖、地毯式摸排。今年5-7月,开垦撂荒地1500余亩,9月份疫情过后,10月初进行第二次撂荒地整治,约开垦撂荒地500亩。目前,中山村总共开垦撂荒地2000余亩。
土地不撂荒,发展有希望。椑木镇中山村通过流转土地发展农业,不仅激活了“沉睡”的土地资源,还加快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步伐。中山村党总支书记苏良怀介绍道:“村委从村民手中把土地流转过来,然后承包给种植大户,进行规模化种植。村民在收土地租金的同时,还可以给种植大户务工,在家门口就业增加收入。”
近年来,东兴区积极探索,将撂荒地整治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宜机化改造、农业园区建设相结合,充分利用项目全力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同时加强水利、交通等配套设施建设,激活乡村振兴新动力,让每一亩“撂荒地”变为老百姓心中的“希望田”“致富田”。(刘露)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