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年末,各地重大项目取得阶段性进展。今年以来,通过发行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对于解决项目资本金来源缺口发挥了关键作用,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落地,对有效投资的带动效应倍增,推动基础设施领域高质量发展。
解决资本金到位难
——加快开工注入“强心剂”
年终将至,走进福建漳州古雷港经济开发区,福建省迄今为止最大的外商投资项目、“一带一路”重大产业合作项目——中沙古雷乙烯一体化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古雷开发区经发局书记黄建法向记者介绍,这一项目今年6月获得福建省发改委批复核准,近期有望正式开工建设。
“作为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项目,在签约放款环节,我们对项目实行台账化管理,尽快协调解决资产权属、担保物补充等问题。”漳州市发展改革委投资科相关负责人说。目前,漳州16个基金项目配套的银行贷款都已落实到位,支持了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加快落地。
在河北省,雄商高铁河北段已于今年9月底全部完成施工招标,施工单位已全部进场开展施工准备。“国开行投放的政策性金融工具资金及时到位,有效支持了项目征地拆迁等各项工作的推进,极大推动了项目建设。”项目相关负责人说。
今年7月底,国务院部署通过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加大重大项目融资支持,成为解决重大项目资本金到位难等问题的关键一招。随着金融工具落地,加快资金支付、加快开工建设成为当下稳投资的关键词。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司召开的基金项目调度会议指出,要持续保持高效运转,争取所有项目按期开工,尽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记者梳理发现,截至11月底,包含湖北、湖南、江西等在内的多省份基金项目开工率已达100%。
“我国投资项目实行资本金制度,基础设施项目必须筹集一定比例的最低资本金,才能获得商业银行贷款支持。资本金融资始终是基础设施项目落地的难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总经济师李开孟说,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募集资金用于基础设施项目的资本金注入,对于解决基础设施项目资本金来源缺口,发挥着立竿见影的关键作用,是我国当前形势下促进基础设施投资的重要创新举措。
“四两拨千斤”
——有效投资撬动效应倍增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福建漳州16个项目获得基金投放支持,放款39.7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通过发挥基金近10倍的杠杆撬动功能,有效缓解了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资本金匮乏压力,带动有效投资超百亿。”漳州市发展改革委总经济师张其弛说。
除了为加快开工注入“强心剂”,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还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对于促进基础设施有效投资发挥了倍增带动效应。
李开孟表示,政策性开发性等金融工具对基础设施项目的介入,不仅可以有效解决项目资本金最低比例等制约商业银行贷款的融资障碍,还能够有效发挥对项目融资的增信作用,推动各类商业银行为纳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清单内的基础设施项目提供配套贷款,并带动资产证券化ABS、商业债券及股权融资等各类市场化融资工具的应用,发挥对市场化融资的有效撬动作用。
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0月末,两批金融工具合计已投放7400亿元。目前,各银行为金融工具支持的项目累计授信额度已超3.5万亿元。
从落地效果看,今年1至10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8%,基础设施投资持续发力,1至10月增长8.7%,增长明显高于去年全年。
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研究所副所长盛磊表示,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通过与政府专项债等各项政策工具协调推进,形成政策组合拳,有利于减轻传统财政工具支出压力,切实防范风险,有效发挥了应对外部冲击、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作用。
利当前又利长远
——厚植高质量发展后劲
随着项目建设加快落地,投资优化供给结构、厚植高质量发展后劲的关键作用也不断释放。
“金融工具有力补充了重大项目建设资本金,支持了一大批‘十四五’规划内既利当前、又利长远的有效投资重要项目。”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日前在新闻发布会上说。
比如,孟玮介绍,在重大基础设施领域,新建北京至雄安新区至商丘高速铁路等交通水利重大基础设施,这些项目有利于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保障国家水安全;在能源领域,新建一批风电光伏、抽水蓄能、核电站项目,既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也有利于保障能源安全;在民生领域,新建一批城市燃气管道、排水、供水、供热等老化更新改造和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职业教育等项目,这些项目有利于补齐市政设施短板,有效改善民生福祉。
业内专家表示,从具体项目选择来看,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投放,要求要有一定的投资回报,也要求投资项目要有较强的社会效益。“按照‘成熟一批、推荐一批’的思路,在项目筛选时注重投资有效性,坚持不搞‘大水漫灌’,优先支持既利当前、又利长远、前期工作成熟、能够尽快开工的基础设施重点领域项目,确保项目可落地和可持续。”盛磊说。
李开孟表示,由于政策性和开发性金融工具所筹集的资金用于基础设施项目资本金,其投资回报和融资安全与项目本身的质量密切相关,这将形成倒逼效应,要求必须关注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质量,重视项目可行性研究等前期论证工作,更加重视规避项目的投融资风险,从而促进基础设施领域的高质量发展,形成基础设施项目投融资良性循环。(来源:经济参考报记者 汪子旭 袁小康)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