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油茶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年)解读


近日,广元市人民政府公室印发《广元市油茶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求全市上下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有关油茶发展重大决策部署及市委市政府要求,以“适地适树、良种良法,集中集约、规模发展,市场主体、政策引导”为基本原则,以全面推广良种壮苗、有序拓展种植规模、构建三产融合发展体系为重点,加快推进我市油茶种植提质扩面、稳产高产,积极培育油茶产业成为广元林业产业新的增长点,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方案》依据全市油茶资源分布、种植栽培、产业发展、市场培育等基础条件和发展潜力,规划在苍溪县、旺苍县、剑阁县、利州区、昭化区、朝天区6个县(区)推进油茶产业发展,着力挖掘油茶种植加工潜力、推进油茶产业提质扩面、打造标准化油茶基地,全面延伸油茶产业链,提升油茶基地培育及加工利用水平,形成主动发展、竞相发展的良好格局。到2025年,全市油茶林要新增4万亩以上,改造提升低产低效油茶林0.24万亩,其中:2022年新增0.5万亩;2023年新增1.08万亩及低改0.24万亩;2024年新增1.22万亩;2025年新增1.2万亩。要培育省级油茶产业园区1个、市县级油茶产业园区3个;省级龙头加工企业1个,省级油茶专合社2家、市县级油茶专合社10家。

《方案》明确了7方面重点任务

(一)拓展造林用地:一是在营造林年度计划中,优先安排新造油茶林任务;二是因种植油茶需要采伐林木的,优先办理审批手续,可以参照国家储备林项目政策。

(二)保障良种壮苗:一是加大油茶良种培育力度,新增油茶审(认)定良种1个以上,推进剑阁县为省级定点保障性苗圃建设,力争确保年产合格苗200万株以上;二是享受财政补助造林的油茶产业基地用苗应全部来源于定点保障性苗圃,确保良种使用率100%。

(三)强化良法良种:一是建立推广“油茶+单季作物(大豆、花生为主)”“油茶+茶叶”等套种间作栽培模式;二是健全油茶技术标准体系,推动油茶高效栽培、良种繁育、更新复壮、产品加工和质量检测标准化。

(四)强化基地建设:一是建设完善油茶基地基础设施、生产设备,着力提升基地生产条件;二是支持通过新造、更新改造、品种改良等方式,高标准建设标准化油茶种植基地;三是围绕精深加工、“油”旅融合,打造高质高效油茶油茶产业园区。

(五)优化产品加工:一是优先支持油茶加工企业省报省级以上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二是引导龙头企业、专合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就地就近布设初加工点;三是在贴息贷款、品牌创建、示范创建等方面优先支持。

(六)打造特色品牌:一是着力打造“广元油茶”公用品牌,逐步构建“区域公用品牌+产业(产品)品牌+企业自主品牌”的品牌体系;二是组织申报森林生态标志产品及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农产品等;三是鼓励产地、加工基地与电商销售平台共同打造“网红”品牌。

(七)推进业态融合:一是依托油茶园区、种植基地,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森林康养产业;二是支持县区举办油茶花节、油茶博览会等活动推介油茶特色产品,打造以油茶为主的生态旅游节及生态旅游精品线路;三是将油茶节会纳入市、县区“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

《方案》提出了5方面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一是建立健全油茶产业工作推进机制,由市林业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协同推进;二是相关县区政府要把发展油茶产业作为维护粮油安全的重要工作,要将油茶产业发展纳入乡村振兴考核和林长制考核内容。

(二)强化政策支持:一是省级财政对新造和改造的油茶林基地分别按1000元/亩、600元/亩标准进行补助;二是市级财政统筹安排资金按比例对新建油茶林给予补助,补助标准200元/亩。

(三)加大金融扶持:一是支持油茶纳入政策性贷款业务范围,结合国家储备林项目发展油茶林;二是加大对油茶企业贴息贷款力度及开展油茶保险业务;三是鼓励农业信贷担保机构将油茶纳入担保范围。

(四)完善发展机制:一是推广“龙头企业+专合+农户”“保底分红”“二次返利”等多元化利益联结机制;二是建立稳定的产销联结机制;三是探索国有林场油茶产业发展激励机制。

(五)强化科技支撑大力:一是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事业单位申报油茶科技计划项目;二是发挥“三区”科技人才、科技特派员等智力资源;三是加大实用型油茶技术人才和“土专家”等培训力度;四是以市县乡镇科技服务机构为依托,构建油茶科技示范体系。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