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西融媒12月5日讯 冬日暖阳下,莱西市人才赋能中心项目正在加紧建设。该项目集公共研发、孵化器、加速器、人才服务等功能于一体,将成为集聚人才的又一阵地。
这是我市招才引智的一个缩影。我市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围绕全市“6+1”产业体系需求,精准引才聚才,为全面打造胶东半岛中心区域经济隆起带注入人才动能。
企业发展装上“人才引擎”
“搪瓷静电喷涂机是公司重点产品,具有良好的凹槽喷涂能力,各种夹角均可使用自动喷涂功能。”日前,青岛中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潘鹏飞说。
中邦科技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青岛“专精特新”企业,目前已拥有授权专利55项。产学研合作已经成为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攻破技术难关、实现蝶变发展的关键因子。
在我市高新技术企业队伍中,产学研合作覆盖率达到70%,合作对象包括中科院、农科院、同济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今年,我市出台《莱西市产业领军人才(团队)选拔管理办法(试行)》,探索推行“以项目选人才”模式,力争“培养一个人才,带动一个团队,发展一个产业”。按照以赛选才的思路,我市筹办了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青岛赛区)暨首届“引凤莱栖”创新创业大赛,评选了一批高精尖人才项目,通过项目扶持撬动企业人才协同发展。
乡村振兴注入人才“活水”
“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艰苦奋斗、奋勇争先,努力打造特色高效生态循环农业,探索直播带货、农旅融合、农村电商等新模式,带动更多的人共同致富。”在沽河街道西沙埠村,返乡创业青年、青岛蘑菇兄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臧玉佳正带领在乡村振兴一线创业的青年朋友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作为返乡创业青年典型,臧玉佳与青岛农业大学专家合作,开启了“鸡舍种植黑皮鸡枞菌等珍稀菌种”项目,持续推进珍稀菌技术创新,取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他建立起一条集食用菌科研、育种、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蘑菇产业链,带领120余人走上了致富道路。
今年5月,我市面向社会发布了“乡村振兴红色合伙人”招募令,吸引更多像臧玉佳一样的有志之士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当前,430余名“乡村振兴红色合伙人”正活跃在田间地头,从事智慧大棚种植、农产品电商直播以及食品领域研发等工作。
真金白银引凤“莱”栖
我市求才若渴,拿出“真金白银”,聚力推进招才引智工作,打造“引”与“育”的人才港湾。今年,我市出台《“莱聚英才”二十条措施》,明确对于急需紧缺全日制研究生、本科毕业生,企业可申请6000元/人、3600元/人的一次性紧缺岗位补贴;对新引进、培育的两院院士、诺贝尔奖获得者等顶尖人才,三年内发放500万元人才补助,对人才所在单位,给予最高300万元一次性奖励。目前,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33人;自主培育国家级、省级和青岛市级人才36人。
人才的涌入正在反哺城市,让莱西更具创新活力。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35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75家,近3年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速保持在20%以上。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