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动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今天下午,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介绍《指导意见》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山东交通广播记者:
“十四五”时期,是我省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的“关键期”,城市公共交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请问,《指导意见》的印发实施,对于公交企业有哪些影响?
石军答:《指导意见》针对全省城市公共交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从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方面提出了系统的要求。这是一部关于山东省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指导意见》的印发实施,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战略部署,也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全省公交行业的关心支持,将进一步完善公交行业政策发展环境,助推公交行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出行需要。特别是对于我省公交企业,将产生极为重要和深远的影响,主要是体现在“五个有利于”:
一是有利于解决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缺少指导依据的问题。特别是随着近三年来疫情的影响,城市公共交通领域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指导意见》的实施为指导和规范城市公交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依据。
二是有利于公交企业破解发展难题。《指导意见》对城市公共交通成本规制管理、健全精准财政补贴机制、公共交通发展资金保障机制、公共交通设施配建标准落实、公共交通设施用地综合开发等作出明确规定,为破解公交企业多年来一直面临的资金、用地、场站等难题,切实保障公交企业良性发展提供了办法。
三是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公交吸引力。《指导意见》提出了加快公交专用道建设、严格公交专用道使用监管、科学设置公交优先通行信号系统等方面具体措施,推动公交路权优先进一步落实,为提高公交运营速度,提升公交吸引力、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公交出行分担率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四是有利于公交企业提升管理效能。《指导意见》提出推进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智慧化建设、支持公交企业资本多元化和业务拓展市场化,这为公交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公交新业态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明确了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城市公共交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健全应急预案管理体系等相关规定,为进一步保障城市公交安全运营提供了支撑。
五是有利于公交企业助推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意见》明确了完善城市公共交通服务体系、深化城市公共交通行业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城市客运公交化发展等重点任务,为有效提高城市公交企业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提供了抓手。
下一步,我们将抓好对《指导意见》的学习和贯彻落实,充分把握政策机遇,尽快出台具体措施,推动政策落实落地,指导实际工作,促进公交企业高质量发展。
新黄河记者:
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具有里程碑意义。从城市公共交通层面,请问新时代十年以来济南公交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工作重点是什么?
石军答:党的十八大以来,济南公交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各项工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公交服务能力大幅提升。济南公交营运车辆数从10年前的4402辆增长到目前的5752辆;常规线路条数从10年前的209条由增长到目前的357条,线路长度从10年前的3518.7公里增长到目前的5587.8公里,总线路长度达12663公里。
二是公交服务模式持续创新。从10年前较为单一的常规公交、快速公交运营模式,发展成为集常规公交、快速公交、定制公交、通勤巴士、社区公交、扶贫公交、准点公交、夜公交、24小时公交等全方位、立体式的公交服务体系,177条公交线路实现与地铁网络的换乘接驳,实现了公交与地铁“双网融合”,开通定制公交线路750条,每天吸引万名乘客放下私家车选择公共交通出行,满足市民多元化、个性化出行需求。
三是智慧公交建设深入推进。从10年前的信息化建设基础阶段,升级到目前的公交数字化转型阶段,我们建设了新一代公交智能调度云平台,自主开发了369出行APP,建设了800座电子站牌网络,不断提升智能化服务水平。实现了“卡码联动”乘车,极大地方便市民出行。
四是惠民公交全面升级。从10年前的纸币、IC卡乘车支付手段到目前的移动支付全覆盖,同时我们还推出了“绿色出行卡”“春秋季节优惠卡”和云公交卡,以及1分钱乘公交等惠民活动,开发了网上充值平台支付功能。
五是公交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从10年前的燃油、燃气公交车到目前的新能源公交车,截至目前中心城区公交车辆已实现100%新能源化,建成了全国首个由公交企业独立建设运营的加氢站,投入运营60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公交场站建设全面提速,改变过去的老旧公交场站面貌,汉峪公交首末站变身综合服务中心,打造公交“出行+生活”一站式体验。
下一步,按照《指导意见》的要求,我们将坚持“公交车是老百姓的私家车,驾驶员是老百姓的专职司机”的服务理念,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着力推动公交功能定位由单一服务民生出行向全面服务城市发展转变、公交结构方式由依靠线路出行向依靠线网出行转变、公交经营模式由传统资源要素向多元化经营转变、公交发展要素由劳动密集型向数字创新型转变,按照“公益化定位、市场化运作、品质化服务、智慧化运营、现代化管理”的工作思路,不断增强创新意识、成本意识、效益意识,全力打造品质公交、数字公交、生态公交、平安公交、人文公交,更好服务市民、服务城市发展。
山东乡村广播记者:
请问《指导意见》印发实施后,如何确保各项重点工作任务贯彻落实?
张曰森答:《指导意见》的印发实施,标志着我省进入到全面推进城市公共交通高质量发展攻坚阶段。我们将紧紧围绕各项指标和强化规划实施、完善基础设施、加大财政投入、保障路权优先、提升服务品质、促进协调发展六大重点任务,凝心聚力,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落实:
一是深入组织宣贯,树牢优先发展意识。积极开展《指导意见》宣贯工作,及时、准确地解读政策措施出台的背景、目的和内容,加快推动各市全面实施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加大城市人民政府对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支持力度,将公交优先发展的理念落实到各级各单位的实际工作中去。
二是科学分解任务,建立跟踪问效机制。将各项主要指标和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相关职能部门,对各项任务定责任、定进度、定要求,确保事有专管之人、人有明确之责、责有限定之期。把跟踪问效贯穿于抓落实的全过程,避免重部署轻落实,组织专家、第三方咨询机构对政策措施的实施效果及时进行评估。
三是夯实主体责任,加大监督考核力度。深入落实城市人民政府主体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意识,推动形成部门联动的综合协调机制,定期研究解决城市公共交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全力推进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充分发挥省级相关部门监督指导职能,针对各项重点任务的贯彻执行情况,加大督查力度,形成一级督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局面。
四是推进试点建设,强化示范引领导向。深入推进“公交都市”“绿色出行”等创建工作,鼓励有条件的城市积极参与到各项试点示范工程建设中,以建促效,通过试点示范建设,进一步引导各级政府重视公共交通,加大对公交的投入力度,推动全省城市公共交通高质量发展。
(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