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物博会丨晟能科技“物联网+能源”:助力工业园区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11月25-27日,2022世界物联网博览会在无锡召开。会议期间,江苏晟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晟能科技”)的“物联网+能源”绿色低碳园区应用场景对外发布。

  该场景通过搭建区域能源服务中心,提高园区配网运行管理水平,根据用户要求,实现多种能源协调控制、源—网—荷—储协调互动的优化智能调度,助推企业及园区绿色低碳发展。

  老问题 传统能源管理方式粗放低效亟待解决

  位于无锡高新区的星洲工业园区是无锡最老牌的工业园区,集成电路及高端电子零部件和精密机械及装备是园区两大支柱产业,园区的产业特色决定了企业的能耗98%以上都集中在电力,资源能源集中消耗量巨大。

  传统的粗放式能源管理方式已难以满足园区管理需求,因此亟需推进节能降耗,实现用能精细化管理。

  晟能科技是一家位于无锡高新区的能源互联网公司。针对星洲工业园区面临的问题,晟能科技以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经营监管为切入点,通过物联网、信息物理融合、AI等技术构建园区级智慧能源大脑——区域能源服务中心,为园区提供能源供应、消费、交易全链路一站式解决方案,推进能源供给侧的多能协同及需求侧的高效利用,降低用能成本。

  具体来看,在监测方面,区域能源服务中心基于对园区各类用能数据、设备数据和管理数据的接入和可视化呈现,实现能源全景展示和各项业务监测。

  在协调方面,建立源网荷储协控模型,将园区电网中存在的分布式电源、储能、柔性负荷等各类可调可控资源均纳入调控范围,基于各类可调控资源的特征和性能分析,对分布式电源有功、储能充放电及柔性负荷减载量、减载时段,从日前、日内、实时多个时间尺度进行协调优化控制,助力园区变电站所智能运维和园区用户统一用能、交易管理。

  新转变 构建区域能源服务中心提供“药方”

  区域能源服务中心是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也是园区实现整体节能减排的必要手段。然而园区能源场站运行评估需要全景的状态数据,但运行、检修和管理过程中产生的海量数据是异构、多态的。如何对其进行高效、可靠地压缩处理,并快速访问和分析是关键。

  晟能科技提出基于多层次模糊综合决策的大数据处理技术,既能保留尽可能多的现场信息,又能有效压缩采集数据信息量,大大减小运行评估模型的复杂性。同时通过实时调整“削峰填谷”目标的调峰控制策略,晟能科技对储能电站的运行策略进行最优配置,解决园区内因负荷预测误差较大导致的储能控制策略峰谷识别不准、储能电站充放电运行时容量利用率不佳等问题。

  针对传统的预测方法无法覆盖光伏发电和电网运行中的众多不确定性因素,晟能科技提出基于高斯过程回归的短期负荷区间预测方法,进一步提高预测精度,缩小区间范围;在此基础上采用区间概率潮流,得到光伏未来时刻状态的概率分布,对分布式新能源参与源荷储的调度具有重要意义。

  “在该模式下,园区传统的查抄用户电能表、监视记录变压器运行工况、监视配电站的负荷、记录断路器分合状态、投入或退出无功补偿电容器等重复性工作均被信息化手段替代。”晟能科技相关负责人说,园区在整个优化周期内的电网运行成本降低,能源调度人员也可以迅速而全面了解系统的运行状况以及故障的影响程度等,提高了管理效率。

  新目标 升级园区绿色低碳“能源大脑”

  在无锡星洲工业园区,大部分厂房的闲置屋顶都安装了太阳能光伏板,停车场也建设了光伏车棚,目前园区内共建有20MW分布式光伏以及20MW/160MWh储能电站。

  绿色能源和“源—网—储—荷”一体化能源管理系统的结合运用,大大提高了园区的能源使用效率。

  数据显示,园区2021年工业总产值达560亿元,企业外购用电量总额9.6亿度,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约0.072吨标煤/万元,单位工业增加值碳排放0.4吨/万元,约为无锡市平均能耗和碳排放强度的四分之一,园区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碳排放强度均为全市最低。

  看不见摸不着的“碳”,通过能源物联网管理平台,也能变得有迹可循、有径可管。下一步,无锡星洲工业园区域能源综合服务中心将进一步升级优化,重点对园区能源供给侧——微电网进行运行策略优化;加快推动园区内企业线上节能诊断分析的同时,对接入设备、空调等精准可控负荷,探索开展园区电力市场化交易建设、运营和管理。(殷晴)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