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解读】遂宁市召开2022年营商环境对标赶超新闻发布会

《方案》共338条,重点围绕登记财产、政务服务、民营经济等19个一级指标,土地管理质量指数、政务服务事项便利度、民营经济活跃度、深化改革与服务等76个方面作出具体规定。

《方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针对企业和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开展靶向优化、精准施策;以目标为导向,瞄准全省最佳实践开展集成改革、制度创新;以效果为导向,紧扣全省营商环境评价开展对标赶超、创先争优。编制的338条对标赶超举措,全面覆盖2021年全省营商环境评价内容,既契合了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又给出了今年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作战图”。

《方案》全面对标2021年度四川省营商环境评价全省最佳表现,对涉及办理环节、办理时间、办理成本、总税收和缴费率、债权人回收率等67项指标事项进行对标优化。如将债权人平均回收率提升到40%以上,比全省平均回收率高出10个百分点;将企业实缴税费总额占企业商业利润的户均百分比降低至48%以内,较2020年下降3个百分点。338条对标赶超举措中涉改革与服务的事项高达165项。如全面推行“区域评估+标准地+承诺制+清单制+政府配套服务”审批改革;探索建立全市公共资源交易隔夜评标示范点等。住建、法院、市场监管等8个部门主动争取省创新试点事项13项。如试点探索“联合审图”“联合验收”等并联审批工作模式,试点建设破产数据联动平台,试点开展“沙盒监管”、触发式监管等。

《方案》全面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制定融合发展举措27条,为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奋力筑“三城”兴“三都”、加速升腾“成渝之星”夯实根基、抢占先机。如探索建立遂潼一体化中央法务区,集中整合审判、执行、仲裁、行政复议、公证、律师、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等法治资源,打造全领域、全时空、全链条法律服务和矛盾纠纷化解综合体;探索建立川渝通办“市场准入异地同标”机制、全面落实遂潼两地纳税信用评价结果共享机制等。

发布会上,遂宁市围绕开办企业、办理建筑许可、获得电力、获得用水用气、登记财产、纳税、跨境贸易、办理破产、获得信贷、保护中小投资者、执行合同、劳动力市场监管、政府采购、招标投标、政务服务、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市场监管、包容普惠创新、民营经济19个方面进行了深度解读。

下一步,遂宁市委营商办将加强对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统筹协调、督促检查、考核问效,确保《方案》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全力打造更加开放、更加公平、更加便利的营商环境,让企业在更优的营商环境中如鱼得水。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