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融资市场入场券“一票难求”,如何挖掘生物医药优质初创企业?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季媛媛 上海报道 著名CVC博世创投蒋红权曾说过:“未来十年中国的创投市场可能会超过硅谷,成为世界领先。在这个大形势下,会大力布局中国市场。”如今在中国生物医药领域这种趋势更明显。

根据RDPAC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医药工业实现营收33707.5亿元,增速创近5年新高,高于全部工业整体增速13.5个百分点。中国对全球医药研发的贡献跻身“第二梯队”前列。过去五年间(2016年至2021年),中国累计上市了280种新药。

然而,在市场高速发展之际,挑战也伴随而来。随着疫情持续影响、行业变革与竞争加剧的外部环境下,医药行业调整已步入深水期。与此同时,集采、医保谈判等市场压力之下,药企在中国医药市场的发展也遭遇了瓶颈期。为应对日趋激烈的行业竞争,也为了最大限度缓解临床研发失败成本,眼下,无论是本土创新药企,还是排名全球前列的跨国药企开始进行差异化布局。如恒瑞、科兴传出进军私募领域的消息,而三年前,阿斯利康与中金资本在进博会上宣布将联合成立全球医疗健康产业基金。

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国际业务及中国总裁王磊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新药研发能力和日本、欧洲比肩,皆处于第二梯队,但是中国能很快地进入第一梯队。这也是由于,我们在制度上有优势,国家投入也大,科学家们也逐渐回归。“所以,中国创新一定会崛起,实现弯道超车,即使需要花费5-10年,但也是值得投资的领域。这和基金投资有着类似的周期。”王磊说。

去伪存真

据医药魔方数据库统计,医疗健康领域的投资趋势自2013年以来总体有所上升,近10年来累计事件数接近1.4万件,一级市场融资金额为9700亿元,二级市场募资金额突破1.1万亿元。2021年的事件数最多为2500件,是2013年的13倍,公开金额超过4800亿,是2013年的30倍。2022年以后,整个市场环境低迷,投资规模整体下降,资本投资也更加谨慎。

这也是由于大部分生物科技企业都尚未实现盈利,在融资寒冬下,生物科技企业的现金储备直接影响企业能否良性发展甚至生死存亡。生物科技企业资金需求已十分迫切,公司需要重新审视创新药研发各阶段管线布局。

根据安永发布的《2022中国生物科技行业观察》报告显示,前两年,全球资本加大了对生物科技公司的关注和投入,中国生物科技公司也迎来了资本的黄金时期。在当下,随着内外部环境的改变带来的经济影响,整个投融资市场缺乏信心而处于观望状态。

如此,大浪淘沙始见金,这仅仅是成长趋势中的一次剧烈震荡,还是一个新时代的起点?在各种不确定的因素影响下,哪些初创企业才能经受市场的考验?一系列的问题也备受市场关注。

王磊认为,首先,需要看人(企业潜力)。对初创企业而言,企业管理层的战略布局是重要影响因素。如果一个小型初创公司管线有三四个治疗领域,七八个项目,往往印证了过度分散的企业通常是不懂这一行业。

“科学很艰难、深奥, 我们更欣赏‘一件事情做到底’的人,此外,我们需要的人不是仅仅懂科学还需要懂技术,毕竟最后无法实现成果转换最终也是一场空,而这也恰恰印证了这样的人对临床缺乏深刻的理解。”王磊说,不是所有人有这个能力把事情做到底。

其次,还要看数据,需要验证在研项目是否符合“真科学”的标准。其实,科学项目做的如何,临床试验数据就一目了然,一看数据就可以判断这家公司走到怎样的阶段。所以,先看人再看数据,如果两者结合得较好,就可以说明,这家企业具备一定的潜质。

此外,对于初创企业而言,最早引进的资本是谁也是非常重要,毕竟,背后的资本会影响到企业的长期发展、决策判断。

当下,多数资本和企业都不得不放弃急功近利,转而更加关注研发长期布局,加强基础科研和投入,新机制和新靶点的开发。如此,倒逼创新药企避开同质化竞争,努力迈向“原始创新”的阶段,加强“First-in-class”创新药的研发,加强国际合作避开拥挤赛道,注重未满足重要品种研发。

有创新药企高管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没有创新就没有未来,创新是医药行业不变的发展趋势。初创企业要加强合作,结合优质资源发挥全球创新的资源优势,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产品创新和产业化技术突破、产业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制造能力系统升级以及创造国际竞争优势。

差异化“跨界”

为了应对日趋激烈的行业竞争,也为了集聚优质资源最大限度缓解临床研发失败成本,恒瑞医药、泰格等药企的跨界布局也被认为是分摊市场风险的一大举措,更认为将成为推动初创企业加速发展的一大路径。

作为CRO龙头,泰格医药的跨界布局相对较早,有人称其“几乎囊括国内生物医药的全部未来”。恒瑞医药是今年上半年刚刚入局的“新手”,在跨界布局的投入上,根据此前市场统计显示,恒瑞花费金额约20亿元。

尽管都是跨界私募,但在王磊看来,阿斯利康的布局多少有些差异,主要有三方面的差异:

一是,深耕产业,背靠科学家的洞察和反复验证。阿斯利康中金基金背后拥有阿斯利康全球的上千位科学家,可以更理性的筛选标的项目,毕竟理解项目深度不能光看文献解决问题,很多东西需要验证研究,发表文章跟实践还是两样。

二是,考虑阿斯利康的全球管线结合度与创新性。标的项目如果能够比公司在研产品更新、更快、更好,或是“他有我没有”,或者“他是这个领域最好”,这样才值得基金投资。

三是,被投项目与医药生态圈挂钩。有的公司投了以后渐行渐远,哪怕再好,也基本不考虑。我们的标的企业需要能够被阿斯利康赋能。

四是,关注国际化。被投企业不仅需要中国创新,更需要全球创新,没有国际化潜力的项目基金一般不考虑,也会根据需要给被投项目的相关产品及企业提供出海帮助。

“阿斯利康中金医疗产业基金是商业化和科学研究相结合,我们叫‘产融结合’。在基金管理、财务上,中金帮助我们把关;科学、产业化上,阿斯利康主要负责,各司其职。”王磊说,投资需多加小心,做投资也需要很强大克制力,需持续追求真科学。

针对药企跨界成立或者入股私募基金的现象,有医药行业分析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首先,这表明了国内的创新药企确实同质化竞争非常激烈,药品申报成功率不高。头部药企想借私募投资手段来筛选和发现理想标的,进行战略储备;同时,说明国内头部药企依靠传统业务,已形成一定的资本积累,正在探索、拓宽相关投资渠道;再者,也可以根据自身企业发展的战略方向,通过私募的方式培育产业生态圈的企业,促进整体上下游的协同整合发展;此外,表明随着近年国家药品审批、评审的改革红利不断释放,国内医药行业创新创业环境持续在优化。不少海外及本土创新人才将前沿技术进行了产业化。

“当然,这里面也存在一些痛点。目前医药公司在主导成立运行私募基金的过程中,除了需要配备专业的医药人才,对项目进行评估外,更需要补全私募领域企业并购相关的法律和财务实务经验的不足。医药公司入股私募基金的过程中,如果作为有限合伙人LP的方式,也可以参考以往的业绩,筛选医药行业经验丰富的团队作为终级管理人。”该分析师说。

产业抱团

实际上,就在近日,阿斯利康中金医疗产业基金宣布其杭州基金正式完成基金备案。作为基金旗下首支区域基金,本次募集得到多家杭州地方政府引导基金、市场化母基金及医疗产业方的支持,包括杭州市高科技投资、杭州市拱墅区国有投资、润心资本、泰珑投资等知名投资机构。杭州基金的设立,标志着阿斯利康中金医疗产业基金区域布局的开启。目前,基金整体受管理的资金总额超过30亿元人民币。

在谈及进行区域布局的原因时,王磊介绍,主要还是考虑跟各地优势去结合。“中国很大,一定要跟全国各地懂生物医药行业,又经济实力雄厚的这些城市要紧密结合。这些地方政府都有可能成为我们的LP,我们在当地都有机会去落基金。”王磊说,阿斯利康已经在几大区域总部形成包括目前创新中心、生命科学创新产业园及产业基金三件套为一体的“三驾马车”。而通过区域基金,可以进一步将创新企业引入合适的发展区域,为当地医疗产业注入创新活力,也借力区域产业优势资源,促进创新成果孵化,推动企业商业化发展。

医疗产业基金作为一家产业资本也是市场化基金,投资伙伴是基石,如何通过合作提高LP黏性和信任度?这也是行业需要考虑的一大关键。

对此,王磊认为,吸引各地政府母基金是一个很好的方向。被投企业需要跟中国各地政府紧密合作,得到较好的政策,同时也需要给当地经济做最好贡献,所以阿斯利康中金医疗产业基金愿意把被投企业引导到合适的发展区域。

“我们很多LP是引导基金,我们也对当地经济赋能。政府看中我们的专业性,这是我们和政府LP之间的双向赋能。政府LP也是希望好的产业落下来,但是他们没有那么多科学家和评估能力,所以我们就帮助他们一起做。”王磊说,基金的另外一种LP是产业LP,他们一旦搭了顺风车,了解我们的投资理念,也会带动很多LP最终走上自己做GP道路。

此外,联动产业生态圈合作伙伴,如CRO公司,器械企业,本土创新药企也非常关键。他们可以通过上市后融资得到资金,投资给医疗产业基金进入阿斯利康生态圈,找到更多合适的顾客。总之,LP可以分成政府、产业友商、生态圈合作伙伴等。

“我们目标是希望阿斯利康中金医疗产业基金、阿斯利康和中金资本一起能够帮助中国创新源源不断地走向全世界。这也是完成我们一个梦想。我们一直做跨国公司,让中国患者同步用上全世界一流新药,这是我们的想法。但是我觉得不够,接下来想法是让全世界患者用上中国新药,是我们基金的目标。”王磊说,阿斯利康中金医疗产业基金目标是In China for global,立足中国走向世界。希望可以帮助创新企业一起走出去,通过投资方式产生血缘关系往外走,会走得更凶狠一点,决心更大一点。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