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指尖采血!一枚传感器让血糖管理更“智能”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11月16日讯 (记者 景立婷 实习生 许永琪 通讯员 栾秀玲 潘晶) 11月14日是第15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主题是“教育 保护 明天”。上午,烟台山医院在东院区门诊大厅举办义诊活动,为前来参加活动的市民提供糖尿病预防、早期发现和干预、自我管理等方面的指导和服务。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如今的糖尿病治疗和监测已经越来越智能。早在两个月前,烟台山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病科就启动了CGM智慧病房和院外血糖管理系统,患者只需佩戴一个小小的传感器就可以实现24小时血糖监护,让血糖管理更加高效、快捷、安全。   CGM即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在烟台山医院东院区内分泌与代谢病科,记者见到了CGM智慧病房到底有多“智能”。   王先生就是佩戴了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的患者,在他的右臂上侧,一枚白色硬币大小的传感器就是CGM智慧病房的“核心”。护士长、主管护师陶文娟向记者介绍,传感器上有一根长约5毫米、细如发丝的软纤维探针,探针植入皮下后每五分钟测量一次数据,并存储在传感器中,然后上传到血糖监护站,如此便能实现24小时监测皮下组织间液的葡萄糖浓度而反映出血糖水平。   王先生告诉记者,此前治疗需要每天7次采指尖血,既疼痛又不方便,佩戴此系统后,一次的无痛植入就可以实现24小时不间断监测,非常便利,“特别是我们能随时通过护士站大屏看到自己的血糖情况,像一面镜子及时反馈了自己的饮食和运动对血糖的影响,从而能促使我们采取更科学的生活方式。”   “血糖对糖尿病治疗来说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指标,除了即时的血糖监测数值之外,血糖趋势也是医生进行科学判断的有力依据。”陶文娟告诉记者,血糖监护站系统能看到目前在院患者中所有佩戴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患者的血糖情况,可以像“视频”一样展现完整的血糖波动情况,识别血糖波动的特征,发现隐匿的高低血糖,为医生的精准治疗提供有力参考。如果患者出现血糖过高或过低等危险状况,科室的大屏、电脑都会出现报警提示,方便医生和护士及时进行治疗处置。   值得注意的是,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可以连续佩戴14天,患者一般在院治疗7天,出院后仍可以通过手机app绑定个人信息,将住院期间的血糖数据传到手机中,在院外也可以进行血糖管理,实现延续护理。   在第15个联合国糖尿病日来临之际,陶文娟提醒道,糖尿病的管理更多是依靠患者来进行自我管理的疾病,跟患者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广大糖友要严格按照糖尿病教育护士教的去做,要注意定时定量、按时进餐,要学会看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不要过度相信无糖食品宣传。同时要保证在血糖允许的范围内运动,另外要保持心情愉快,总而言之,良好的生活方式是糖尿病治疗的前提。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