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生物医药创新“栉风沐雨”中如何突围:在交叉点中找破局点

中国医药市场已是全球第二,并逐步跻身全球新药研发“第二梯队”前列,在“制药大国”向“制药强国”的蝶变中,新突破在哪?尤其是经历全球疫情,生物医药拓荒的道路上有哪些启发?作为进博配套项目举行的第五届虹桥国际健康科技创新论坛上,医药人士共话在“不确定”中如何抓住“确定”。

超越,核心突围力来自“科技”

我国今年人均期望寿命已从2012年的74.4岁提高到2021年的78.2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等衡量地区健康水平的关键指标比十年前下降38%、58%,与此同时,我国医疗装备产业近年高速发展,市场规模快速扩大。

成就非凡,亦有努力的空间。国家卫健委财务司司长何锦国表示,在取得举世瞩目成就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全球疫情仍在肆虐,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还有很多“卡点”。从需求侧看,公共安全的挑战仍复杂、严峻,慢病负担日益沉重,并且慢病发病呈年轻化趋势,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人民健康需求和品质要求持续快速增长;从供给侧看,我国卫生服务体系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仍是主要矛盾,医疗机构信息化水平还不高,基层服务能力有待提升,“一老一小”等重点人群医疗卫生服务供给尚不足,妇儿健康服务、康复护理等还是“短板”。

“生物医药领域的自主创新、突破关键点、占领制高点的任务仍然艰巨。”何锦国称,我国正逐步从“制药大国”向“制药强国”转型发展,很多生物医药团队在前沿领域中从原来的“跟跑”状态突围到“并跑”,未来在某些产品、某些领域有望实现“领跑”,而其中的核心突围力量是科技。

对此,上海市卫健委主任闻大翔深有感触。“近三年的疫情防控实践让我们切实体会到疫情防控工作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引领,要解决人类重大疾病的诊断治疗、要回应民生关切,都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生命科学和生物医药技术、产品的升级发展都离不开科技的创新。”闻大翔同时谈到,基于此前在上海市药监局的调研发现,国内生物医药企业在科创研发(R&D)的投入平均7%,而国际顶尖药企这个数据平均接近20%,如何把握好创新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是每一个生物医药科创团队要思考的问题,他期待论坛能聚拢智慧、经验,为健康科技创新注入新动力。

研发“扎堆化”,在交叉点中找破局点

在上海,生物医药的“家底”是丰沃的。上海市生物医药技术研究院院长、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会长傅大煦援引数据称,上海一直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经多年培植,上海在生物医药创新策源能力上不断增强。今年国家批准上市23个一类新药,6个来自上海。截至今年8月,上海新药临床批件91件,新药生产批件10件,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48个,有7个创新医疗创新产品进入国家和本市医疗器械创新特别通道。

他同时谈到,真正实现基础研究“0到1”的突破,还须以创新作为驱动因素,与国际接轨,不断引入新技术,同时要加强产学研合作,逐步融入全球创新链、产业链,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进博会是一个良好的契机与平台。

参与全球医药市场搏击的企业对于“突破”“突围”更深切的感受。复星国际首席执行官陈启宇将分享主题定为“栉风沐雨”,直言“全球生物医药行业都在面临这一环境,有风雨等着我们去闯……”

近年谈生物医药创新,新冠是绕不开的时代背景。陈启宇表示,放眼全球,疫情之下,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产品、技术突破较多,一系列标志性技术、突破性成果落地。在此期间,中国的医药市场已是全球第二,国内创新药获批上市数量猛增,在国家政策等多方力量的支持下,本土创新正呈现蓬勃势头。

他同时谈到,生物医药创新“内卷”惨烈,管线过度集中在肿瘤、免疫等领域。疫情常态化防控的背景下,陈启宇直言,企业要坚持走全球化道路,坚持提升创新的效率。作为中国企业要积极去布局新的技术、新的科技,联动全球和中国的生物医药创新前沿阵地,联动科学院、大学、全球领先机构等,加速产学研效力的转化,注重临床价值,从抗肿瘤向抗感染、抗衰老、中枢神经等更多领域延伸、从临床未被满足的需求和新的科技能解决问题的交差点,找到未来发展的破局点。

作者:唐闻佳

编辑:唐闻佳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