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8日,《关于印发威海市职业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的通知》(威教职字〔2020〕9号),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正式印发。现将文件精神解读如下:
一、背景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意见》(鲁政发〔2020〕3号)文件精神,根据《关于印发威海市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实施方案的通知》《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职业院校数字校园规范》等文件要求,聚焦我市职业教育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与应用水平不高,数字教育资源开发与服务能力不强,信息化教学创新能力尚显不足,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不够的实际,在充分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行动计划》文稿。
在上述背景下,市教育局出台《行动计划》,切实贯彻落实国家省市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统筹职业教育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推动解决现阶段短板问题,提升我市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二、主要内容
《行动计划》共5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明确指导思想。第二部分明确总体目标。进一步优化职业教育信息化基础环境,推进智慧校园建设,逐步实现我市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全覆盖。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师生信息化素养,全面提高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探索完善职业教育优质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第三部分明确建设内容。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强化应用、整合资源、共享数据”的原则推进我市职业教育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和智慧校园建设。到2021年,全市职业院校完成信息化基础设施改造,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有线无线一体化认证。至2022年,重点创建5所以上市级职业教育信息化创新与改革示范校,争创省级试点市、区市和试点校,职业院校全部配备智慧教室。第四部分明确重点工作。一是建设全市职业教育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与智慧校园。二是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三是实现优质数字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四是提升师生信息技术素养。五是提高网络与信息安全管控能力。第五部分明确组织、制度、经费三方面保障措施。
三、政策亮点
一是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强化应用、整合资源、共享数据”的原则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建立基于支持IPv6协议和Wifi6技术的有线、无线网络环境,实现泛在、高质量、先进通信网络服务校园全覆盖。建成协同一体、数据融通的威海市职业教育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利用威海市大数据中心服务器,实现统一身份认证、基础数据平台共享、全接口数据交换、多系统融合。
二是同步建设全市职业教育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与智慧校园。威海市职业教育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分三期,于2022年底前完成建设。一期依托威海市卫生学校智慧校园专项资金,搭建市级平台以及卫生学校智慧校园平台。二期依托山东省文登师范学校智慧校园专项资金,进一步丰富完善市级平台功能,同时搭建文登师范学校智慧校园平台。三期利用财政专项资金,进一步丰富完善平台功能。
三是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探索智能学习的多元形式,合理运用多种信息技术手段和数字教育资源开展教学,推行慕课教学、虚拟仿真(VR)实训、线上线下协同教育,不断优化网络学习空间,引导学生利用个人空间开展个性化、自主式学习和活动,实现“人人有空间、人人用空间”,并利用个人空间积累数据开展个性化数据分析诊断,用数据体现学生学习成果,构建线上线下协同教育新体系。
四是提升师生信息技术素养。建立和完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完善教师激励制度,鼓励教师创新信息化应用实践,推动优秀实践案例平台共享。建立学生信息化素养评价体系,将学生信息素养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构建职业院校人工智能课程体系,逐步将人工智能课程向不同专业延伸,推动人工智能在学生学习中的全过程应用。
五是多方保障,落地见效。市教育局负责统筹完善各项信息化建设管理制度与工作规范,将各职业院校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情况纳入督导评估体系。各院校成立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发展规划。各院校要将信息化建设纳入预算,按照生均公用经费不低于15%的比例进行投入,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