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过去的化工厂修复成绿地公园,不仅为这个区域动植物栖息提供了场所,也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提供了绿色空间。”北投集团副总经理揭俊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
11月4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牵头举办中华环保世纪行2022年宣传活动在京开展。《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随采访团来到北京市城市绿心森林公园,探访这座集生态修复、市民休闲、文化传承于一体的城市绿心公园。
北京市城市绿心森林公园 每经记者 张怀水 摄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城市绿心森林公园于2020年9月29日正式对外开放运营。公园位于大运河南岸,西以东六环为界,南至京塘公路。是一处集生态修复、市民休闲、文化传承于一体的城市森林公园。规划建设面积约11.2平方公里,其中总绿化面积约7.39平方公里。
由过去的化工厂变为自然森林景观
老人在公园里的塑胶跑道上漫步,小孩推着车在林中嬉戏,二十四节气树种依次排开分别种植两侧,阳光照在郁郁葱葱的树叶上洒下一片片金色的光点。这是《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城市绿心森林公园看到的真实景象。
北京市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内一处景观 每经记者 张怀水 摄
公园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城市绿心以“近自然、留弹性、活文化”为设计理念,在原东方化工厂、东亚铝业等老工业遗址上打造出自然的森林景观和滨水空间。园内栽植近百万株各类乔灌木植物、近400公顷的地被花卉及水生植物,共计植物品种238种,林木覆盖率达到80%以上。
公园的规划结构为“一核、两环、三带、五片区”,以生态保育核为核心,融合二十四节气文化、地域文化、森林文化和生态文化共同构成城市绿心森林公园三十六景。
工作人员介绍,“一核”为生态保育核心区。城市绿心规划中首次提出的生态保育核概念,东方化工厂作为生态保育核的核心区域,总面积1200亩,运用近自然生态修复策略,营造稳定、层次丰富的密林植物群落,形成生物多样性和生物栖息地最丰富的区域。同时将东方化工厂门区、道路和地基予以保留,建设一处老工业遗址回归自然的动植物乐园。
“两环”分别为星型健身步道环和二十四节气环。环形园路由8米宽的骑行道和3米宽的漫步道构成,中间通过2-30米宽窄不等的绿化带进行隔离,形成休息绿岛。环形路沿线序列种植4排白蜡和2排银杏,共计6000株高大彩色叶乔木,秋天形成金色星形景观大道。
“三带”分别为六环路景观带、大运河景观带、运河故道景观带。运河故道修建于辽代,兴盛于元代,消失于清代,后改道至现在北运河位置。通过故道遗址展示、历史场景再现和河岸生境重塑三种方式,再现出运河滋养田园生活的生态水域景观。而五片区分别为文化区、科普区、雨洪区、市民区和体育区。
土壤生态环境多样性不断提升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土壤生态环境处处长许艺凡向记者介绍,北京在污染防治过程中的一个典型案例就是,在一些遗留的老工业区转型发展的过程中,提前融入城市绿心公园的设计理念。“比如刚刚路过的生态保育核,就是绿色管控的示范区域。绿心公园从2020年开园至今,整个绿心公园土壤生态环境的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在不断提升。”
俯瞰北京城市绿心森林公园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供图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现场了解到,除了林木覆盖率高、动植物种类丰富,城市绿心公园的另一大特点则是,园内种植了多种“食源”植物,为小动物们谋福利。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针对北京动物的种群特点,市园林绿化局此前就对它们的“吃”进行了精心规划,包括坚果、浆果、核果、梨果、蒴果、瘦果类以及蜜源植物在北京的生态建设树种选择上成为“主力军”。
“在动物们吃好的同时,还要喝到干净水。”该工作人员进一步表示,城市绿心建设的雨洪区,有蓄涝景观湖,有雨水收集、雨水回渗、雨水蓄滞、水质净化、雨水回用和雨水安全排放六大海绵措施体系,在形成水景的同时,逐步引种芦苇、香蒲等水生植物,通过群落的自然演替,形成野生动物栖息区、芦苇植物栖息区,吸引绿头鸭、斑嘴鸭、白鹭、苍鹭等野生动物。而景观湖在提供景观的同时,还会从实际出发,为小动物喝水、洗澡提供方便。
揭俊向记者透露,在绿心公园的生态保育河,就大约有几十种鸟类,还有十几种猛禽在保育河内栖息。“这充分说明坚持生态优先的理念下,人与自然能够实现和谐共处。”
城市绿心森林公园是北京市推动绿色北京战略、依法保护生态环境的一个缩影。近十年来,北京在增绿减碳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同样取得显著成效。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二级巡视员王小平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为了给老百姓和北京市民提供更多的绿色福祉,经过十年的建设,北京市区的市民绿地500米服务半径已经达到87.8%。“也就是市区内87.8%的地区走路500米就能看到绿地。另外,北京公园的数量在去年年底已经达到1050个,成为千园之城。”
城市绿色福祉不断提升的同时,北京也成为生物多样性之都。王小平进一步介绍,当前,北京的野生动物一共有596种(包括鸟类),其中,鸟类的数量是510种。“这个数字在G20国家首都中排名第二。”
此外,园林绿化资源在助力“双碳”战略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王小平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2021年,北京市林地绿地碳汇量达到840万吨。这是什么概念呢?“经过我们的测算,840万吨的碳汇量能够中和北京市280万辆小汽车一年的碳排放。为首都减排降碳做出了重要贡献。”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