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行业:房企分化加剧头部与区域深耕型房企优势显著

   核心观点

  经营情况分析:房企普遍放慢扩张速度,追求稳健发展。1)销售:三季度百强房企全口径销售金额5.31万亿元,同比-45.8%,权益口径3.71万亿元,同比-46.3%。6月为百强房企销售同比拐点,早于全国销售降幅收窄的时间(8月)。头部房企在营销、产品等各方面优势下,销售降幅相对小于尾部。CR5、CR10、CR20、CR50权益口径增速分别为-41.8%、-43.5%、-44.1%、-47.0%。TOP20房企中除越秀外(+11.4%),其余同比均下滑。2)拿地:百强房企拿地明显提质缩量,前三季度百强房企拿地金额1.32万亿元,同比-58.5%;头部房企拿地金额降幅相对较小,CR5、CR10、CR20、CR50同比增速分别为-46.0%、-46.0%、-53.3%、-57.6%。百强房企拿地建面1.06亿平,同比-77.2%;楼面均价1.24万元/平,同比+82.0%。主流房企拿地强度普遍减弱,区域深耕型房企、央企具备逆势拿地优势。主流房企拿地强度均值从21年同期的45.1%降至33.8%。仅华发、滨江拿地金额同比正增长,滨江、建发、越秀、铁建、华润、华发仍能保持40%以上的拿地强度。

  行业财务指标分析:业绩、利润率、现金流承压,短期面临较大的偿债压力。房企业绩集体下滑或亏损,仅18%房企前三季度业绩保持正增长。前三季度房地产板块归母净利润214亿元,同比-74.4%,降幅较Q2下降了9.4pct;单季归母净利润-20亿元,较去年同期167亿元大幅下降,房企亏损情况愈发严重。房企业绩集体下滑或亏损的原因有:1)疫情、市场下行等外部因素影响结算收入大幅减少,前三季房地产板块营收1.65万亿元,同比-12.3%。2)结转项目毛利低,毛利率持续承压:前三季度房地产板块毛利率降至18.6%,同比下降了2.1pct。3)资产减值计提规模增加:受市场景气度持续低迷的影响,房企普遍通过降价促销的方式推动销售回款提速,在综合评估销售回款和资产规模之后多数房企计提资产减值。房地产板块前三季度资产减值损失高达159亿元,较去年同期扩大44亿元。4)停工之下利息资本化减少、财务费用上升:因部分房企部分项目非正常停工影响,依据会计准则对于不再满足资本化的利息支出计入当期损益,因此部分房企费用化利息支出较大,计入当期的财务费用。前三季度房地产板块财务费用同比增加15%至636亿元,财务费用率同比提升了1pct至3.9%。5)合作项目增多致使少数股东损益占比提升:前三季度少数股东损益/净利润同比大幅提升了26.7pct至56.3%。有息负债再现负增长,房企短期面临较大偿债压力。房地产板块有息负债3.42万亿元,同比-1.5%;剔除预收账款后的资产负债率、净负债率分别为71.8%、85.2%,较21年同期分别提升了0.6、7.0个百分点;现金短债比为0.9X,受销售回款等因素影响,首次降至1.0X以下,整体行业仍面临较大的偿债压力。经营杠杆方面,前三季度房地产板块应付票据降至655亿元,同比-50.6%。现金流持续负增长,经营性与筹资性现金流均承压。截至三季度末,房地产板块货币资金1.01万亿元,同比-14.9%,主要是由于销售下行导致房企销售端回款不畅(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取得的现金同比-31.4%)、融资不到位(筹资性现金流净额为-2284亿元,持续为负),房企到位资金普遍承压。前三季度房地产板块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909亿元,同比-49.3%。筹资性现金流持续为负,前三季度的(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发行债券收到的现金)/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为0.97,较去年同期提升0.01,较2021年全年的0.93有所改善,2021年前该比例始终高于1.1,当前行业整体借新还旧的能力仍然承压。

  主流房企财务指标分析:头部房企、央国企、区域型优质民企整体财报质量和现金流状况较好。1)营收与业绩:与行业相反,十家主流A股房企营收增速仍有提升(同比+1.6%),业绩整体好于行业(同比-14.8%),地方国企明显优于央企与民企。头部房企(销售规模在5000亿以上)市占率进一步提升的同时,营收增速保持在20.5%,业绩降幅也是相对最小的(-0.4%)。区域深耕的地方国企具备安全性和成长性双重优势,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9.5%、4.6%。2)盈利能力:前三季度主流房企毛利率和归母净利润率分别为16.9%、4.7%,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了2.9和0.4pct。销售规模在5000亿元以上的房企利润率水平显著高于其他梯队,毛利率与归母净利润率分别为22%和7%。若不考虑亏损房企中交地产,央企的盈利能力显著好于地方国企与民企,毛利率为22%。3)提升成本费用管控能力及内部经营效率成为共识,头部房企与央国企三费率相对最低。前三季度三项费用率为6.8%,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2pct。5000亿元以上规模房企三费率仅为5.5%,同比下降1.4pct;地方国企三费率维持在4.6%的低位,央企同比下降4.4pct至6.7%,显著好于民企。4)偿债能力:三季度末,主流房企有息负债规模1.63万亿元,同比基本持平。头部房企(销售规模在5000亿以上)的有息负债规模同比+8.4%,央企同比+7.3%,更加受益于融资放松。主流房企剔除预收账款后的资产负债率、净负债率和现金短债比分别为69.8%、73.2%和1.45X,同比下降2.7pct、15.1pct、0.35X。央国企杠杆率相对更低。5)现金管理能力:三季度末主流房企在手现金同比-7.3%。1500——2500亿元规模的房企在手现金同比+11.2%,是唯一实现正增长的梯队,其中的滨江、建发增速高达28.7%、24.9%,均为区域深耕型房企。地方国企货币资金仍能实现正增长,增速为7.0%,央企(-4.5%)货币资金降幅明显低于民企(-14.3%),民企整体的现金流压力仍然较大。

  投资建议

  当前政策力度尚不足改变行业基本面弱复苏的态势,供需两端走弱的压力仍在,我们预计年末政策仍将以促进市场回稳为主。一方面,加速推进保交楼工作,加快专项借款、纾困基金到位使用,积极处置项目停工问题、化解烂尾风险,以期修复市场信心;另一方面,全国性强力政策预期减弱,地方政策将持续宽松,部分强二线城市或有政策进一步宽松调整的可能。我们建议短期关注宽松政策加持下销售基本面兑现带来的板块机会;中长期关注供给侧出清背景下龙头份额提升及模式优化的逻辑。我们建议关注:招商蛇口、保利发展、华润置地、中国海外发展、越秀地产、建发国际、华发股份、滨江集团。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