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政策解读

  为健全完善我市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和规范突发事件防范应对工作,2022年9月26日平度市政府印发了《平度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下简称《总体预案》)。现就《总体预案》解读如下:

  一、修订背景和过程

  机构改革后,国家应急管理体制机制进行了再造重塑,突发事件应对工作面临着新要求、新情况、新问题,原预案已不能适应当前工作需要。2021年9月18日、2022年2月24日《山东省总体应急预案》《青岛市总体应急预案》相继印发实施,2022年3月1日平度市政府要求平度市应急管理局抓好研究落实工作。按照市政府工作部署,市应急局立即成立了总体应急预案修订工作小组,对平度市人民政府2015年颁发的《平度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进行了修订。在修订起草过程中,通过深入研究《山东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青岛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系统梳理总结了近年来我市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实践经验和防范应对需要,务求使修订内容科学合理。

  修订起草完成后,市应急局广泛征求了市应急委成员单位及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管委会)的意见和建议,并邀请了应急部研究中心专家、山东省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专家及省应急厅专家等进行了论证把关,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以市政府文件印发实施。

  二、总体预案主要框架结构

  《总体预案》共分八部分。第一部分是总则,明确适用范围和工作原则,规范事件分类分级、分级应对、以及响应分级等内容。第二部分是应急预案体系,明确我市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以及为应急预案提供支撑的应急工作手册和事件行动方案。第三部分是组织指挥体系,对市级层面的领导机制、专项应急指挥机构、工作机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管委会)和基层组织指挥机构、现场指挥机构和专家组等内容进行了规范,强化部门协同和属地管理责任。第四部分是突发事件防范应对运行机制,包括风险防控、监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救援和处置、恢复重建等内容,着力细化工作步骤和措施。第五部分是资源保障,包括人力资源、财力支持、物资装备和科技支撑等内容。第六部分是责任与奖惩,规定了给予表彰或奖励、处分及追究刑事责任的有关情形。第七部分是预案管理,对预案编制、审批与衔接、演练、评估与修订、宣传和培训等内容进行规范。第八部分是附则,规定各级各部门的预案编修工作和总体预案生效时间等内容。

  三、修订内容

  相较2015年印发的《平度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此次主要作了以下修订:

  1.调整组织指挥体系。《总体预案》中明确由市政府统一领导全市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委员会领导、协调市政府各有关部门和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管委会)开展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各类突发事件指导协调和组织应对工作由市专项应急指挥机构负责。

  2.调整突发事件分级。《总体预案》中不再规定突发事件具体分级标准,要求各类突发事件分级标准结合实际在相应市级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中予以明确。

  3.调整响应分级机制。针对原预案中事件分级与响应分级难以区分的情况,对响应分级机制进行了调整优化。一级、二级响应由市政府决定启动,三级、四级响应由市级突发事件应对主要牵头部门决定启动。

  4.增加应急预案支撑性文件要求。明确了应急预案支撑性文件的分类和主要内容,要求各级各类应急预案涉及相关单位要结合实际,制定配套的应急工作手册、事件行动方案等多种形式支撑文件,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可操作性。

  5.突出风险防控。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健全风险防范化解、信息共享机制。突发事件应对主要职责部门每年年底前对下一年度突发事件发展趋势进行研判和预测分析,提出防范措施建议。

  6.完善监测预警。重点是细化了预警措施,明确了增加观测频次、转移疏散人员、及时调解处理可能引发社会安全事件的矛盾纠纷等预警措施。

  7.完善信息报告机制。各级政府要积极推进安全风险网格化管理,统筹灾害信息员、群测群防员、气象信息员、网格员等资源,建立统一规范的基层网格员管理和激励制度,实现村(居)网格化管理。

  8.增加指挥协调工作要求。一般突发事件发生后,市政府视情设立现场指挥机构,现场指挥机构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视情成立临时党组织,加强党组织对应急工作的领导。现场指挥机构实行指挥长负责制。

  9.细化完善应急处置措施。增加了四大类突发事件共20项具体应急处置措施,提升应急处置工作的科学性和全面性。

  10.完善信息发布工作。对信息发布时限、发布流程、主要内容、发布平台进行了细化,增加了舆论引导工作要求。

  11.增加紧急状态的启动程序、发布机制。发生或即将发生特别重大突发事件,需要宣布全市或者市内部分区域进入紧急状态的,由市政府提出申请,依法由青岛市政府、省政府逐级提请国务院决定。进入紧急状态的决定应依法立即通过新闻媒体向公众公布。

  12.优化应急准备和支持工作。强化人力资源保障,对各级各类应急救援队伍职责进行了明确。

  13.完善了预案管理工作。细化预案编制、审批、衔接、演练、评估和修订工作职责、主要内容等要求,完善应急宣传和培训、责任与奖惩机制。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