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莱西融媒10月27日讯 嵇境明从1992年当选姜山镇前垛埠村党支部书记至今已近30年,在他的带领下,前垛埠村实现了由落后到先进的华丽转变。一次次的连选连任是党员、群众对他工作的肯定和支持。
走进村庄,干净整洁的街道、环境优美的村貌呈现眼前。虽然现在村庄一派欣欣向荣、村民安居乐业,但十多年前,这里乱草、石头堆、草堆、粪堆特别多,是姜山镇最落后的一个村庄。在当时任村支书的嵇境明看来,问题主要出现在党员、干部自身上,为民服务意识不强,作风不硬,向心力、凝聚力不够,干群关系不密切等才是问题的根源。于是,嵇境明首先从强组织、抓班子,带头整治村庄环境卫生,提升村容村貌干起。
现任姜山镇前垛埠网格党支部书记嵇境明说:“我早晨五点半起来在村里转,看哪里存在问题,干部开会布置、分头做工作。通过党员干部带动,群众积极配合工作,我们用一个月的时间,硬化村庄道路4.7万平方米,建办公楼、大广场。干部带头组织村民扭秧歌、打太极拳,调动村民投入文化活动中,我们村最多时一晚上达到1700多人参加活动。”
在嵇境明的带领下,党员干部的团结力、向心力、凝聚力不断增强,干群关系不断密切,村风也持续向好。于是,他把重心转向发展村庄经济,增加村集体收入,带领村民致富,多次组织村干部到外地考察学习,并最终确立了清障腾地,招商引资的发展思路。可在当时,这一想法直却遭到了大多数村民的反对。
“把地占去了,没地种了,也没粮食吃了,所以群众不让干。”村民嵇焕胜说。“刚开始清障的时候难度很大,特别是老年人,觉得没地吃什么、喝什么?当时我们讲,企业落户以后,年轻人可以到企业打工,每月能赚到四五千元。同时,还能增加村集体的收入,可以为村民提供服务,带动村庄的经济发展,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嵇境明说。
“企业经济效益还不错,收入也可观,从一开始入厂的每月三千多元,增加到了五六千元。”村民嵇境旭说。如今,该村已有35家企业,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60多万元,大多数的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实现增收致富。
随着到企业上班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村庄不少老年人午饭问题亟待解决,为让老人能够按时吃上热腾腾的饭菜,村庄还投资建设了幸福小院,为老人们提供免费午餐,解决年轻人后顾之忧,全面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今年,重点抓区域化党建工作,我们跟17家企业联建,真正为村民办实事,增加村集体的收入。下一步,计划建生态园,重点发展大棚种植,加大村企共建的成果转化和招商引资力度,建设自己的企业和产业,让村民更加幸福和美满。”嵇境明说。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