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颁布一周年 市市场监管局 加快标准化创新 引领高质量发展

两江新区举办第53届“世界标准日”、首届重庆市标准化宣传周暨两江新区科技标准协同创新示范区建设启动大会

长安汽车标准化、智能化生产流水线

荣昌猪标准化养殖助力荣昌猪品牌化、规范化发展

重庆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开展国家级养老服务标准化试点建设

从一碗重庆小面的配料到农家乐特色村落评定,从荣昌猪系列技术规范到梁平预制菜标准体系建设,从推进川渝两地标准化合作到启动两江新区科技标准协同创新示范区建设……2021年《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颁布为未来15年我国标准化发展设定了目标和蓝图。一年来,全市标准化工作聚焦贯彻实施《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以健全标准化体制机制、强化标准化区域合作、建立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为重点,加快标准化创新发展,在以高标准引领高质量发展、支撑高效能治理、保障高品质生活、促进高水平开放等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

截至目前,全市标准体系不断完善,累计主导或参与制定国际标准72项、国家和行业标准2202项,发布地方标准1587项;累计建设农业、高新技术、服务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领域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402个。

强化顶层设计 打造科技标准协同创新高地

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基础性制度的重要方面。一年来,重庆围绕《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不断完善全市标准化体制机制。

2021年11月2日,市政府召集召开2021年重庆市标准化协调推进部门联席会议,对“十四五”标准化工作作出安排部署,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相关行政部门分工负责的标准化管理体制日益完善。

2021年11月25日,《重庆市标准化条例》颁布,该条例为全市首次出台,对重庆标准化事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2021年12月,重庆在西部地区率先制定发布《关于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体现了重庆特色,明确了实施标准化战略的目标和路径,分解了标准化发展的任务和计划,是重庆市“十四五”期间标准化事业的工作遵循和行动指南,对加强全市标准化工作、实施标准化战略、推动建立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助力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022年以来,重庆首次将标准化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评价和考核。目前,全市30余个区县政府已经建立了标准化协调推进机制:其中,市交通局、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市农业农村委等市级部门制定了行业标准化“十四五”规划或计划;九龙坡区、南岸区、江北区、大足区、奉节县等区县发布了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实施方案,实现标准化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效衔接、同步推进,确保了“十四五”标准化工作开好头、起好步,标准化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迈入新的发展征程。

今年10月10日,第53届“世界标准日”、首届重庆市标准化宣传周暨两江新区科技标准协同创新示范区建设启动大会在两江新区召开。会上,重庆标准宣传卡通“渝小标”首次发布;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与两江新区管委会签署共同建设两江新区科技标准协同创新示范区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两江协同创新区科技标准创新优势,整合国际国内标准创新资源,搭建科技标准协同创新平台,把两江协同创新区建成全市科技标准协同创新高地、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标准协同创新示范区。

引领产业发展 构建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

今年10月12日,农业农村部公示了2022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名单,荣昌猪成为重庆3个入选农业品牌之一。2021年荣昌猪品牌价值达36.81亿元,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产业集群规模达到200亿元。

荣昌猪是中国三大优良猪种之一。“我们通过标准的推广应用,帮助古老的地方品种焕发更多更新的活力。”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人介绍,为加大荣昌猪保护力度,全市及时出台《荣昌猪中小规模猪场建设技术规范》系列标准10项,配套《生猪智慧养殖数字化应用与管理》系列标准7项。据介绍,这些标准涵盖了整个生猪产业链条,使荣昌猪养殖、屠宰、加工、流通各环节得到规范,为促进荣昌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为了培育更多像荣昌猪一样的优质农产品、助力农业发展,近3年全市累计投入经费4575万元,有力地保障了农业标准体系建设和标准实施示范等工作。目前,全市有农业地方标准596项,约占全市地方标准的38%。

一年来,预制菜消费持续升温。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已达到3500亿元,预测5年内有望实现万亿元以上规模。

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以推进梁平预制菜产业发展为突破口,坚持高水平规划、高起点建设、高质量发展为原则,充分发挥标准引领、品牌引领和示范引领作用,大力推动全市食品产业集约化、标准化、规范化、特色化、智慧化发展。

今年以来,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多次安排人员赴梁平区预制菜产业园实地走访调研,推动建立了包括基础通用、食品及相关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经营、检验检测等五大子体系的预制菜标准体系,共计标准1600余项,全力助推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梁平预制菜产业成为了以建立标准体系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典型代表。目前,全市已在工业领域累计制修订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543项、地方标准379项。

重庆小面作为重庆的一张美食名片深受全国人民喜爱。目前,重庆小面在全国有门店30多万家,仅重庆就有8.4万家,在重庆日均销售小面1280万碗,年产值400多亿元。

为了进一步助力重庆小面门店经营服务规范发展,今年10月12日《重庆小面门店经营服务规范》发布,从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经营要求、服务要求等6个方面进行了规定。比如,明确重庆小面不再只局限于素面,而是带有“浇头”的重庆面食;经营要求主要涉及原料采购、烹饪加工、标志标牌等9个方面。

支撑高效治理 提升公共服务管理水平

养老服务事关人民群众民生福祉,是关系千万家庭的民生工程。为进一步以标准化试点创建为推力,有效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和行业管理水平,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重庆市民政局确定了15家试点单位开展重庆民政领域标准实施试点。

其中,以重庆市第一社会福利院为代表的养老服务机构坚持以标准化统揽全局,持续提升服务质量。比如,围绕国家级示范养老院目标,梳理全院工作环节与点位,建立标准体系明细表,形成了《院标准化工作1—4级目录》,制定并实施的现行有效企业标准109项,基本实现标准的全覆盖;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起草行业标准1项,编写地方标准10项(已发布5项)。

截至目前,全市在养老服务领域立项地方标准19项、发布12项,有效促进了全市养老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

公共资源交易涉及行业多、企业多、范围广、规模大。目前,全市每年交易量近7000亿元,重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交易额就达4000亿元以上。

据介绍,自国家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建设以来,重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严格按照国务院、国家标准委、重庆市政府以及公共资源交易服务行业的各项规定和要求开展标准体系的编制,实施国家标准13项、行业标准1项,编制企业标准108项,建立了“通用基础、服务保障、服务提供、服务评价及改进”四大体系共122项标准,交易服务标准覆盖率达100%。

“通过标准化推动全市交易标准统一,从而提升全市公共资源交易整体水平,加速构建全市交易平台一体化,助推全市交易平台的高效运行。”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人介绍,在《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交易规程》的指导下,全市全流程电子交易系统实现统一;在《公共资源交易云平台管理规范》《信息安全管理指南》等标准的指导下,全市所有区县公共资源交易网站全面整合并入,实现交易数据“一网汇聚”,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在《信息系统数据安全管理指南》等标准的指导下,实现了全市市场主体库的统一、CA数字证书的统一。

此外,重庆通过编制《行政许可标准化参考文本》,制定了行政许可标准化测评指标(市级部门31项、区县32项),以标准化推动具有行政许可事项的市级部门和区县全面推进行政许可事项、流程、服务、受理场所建设与管理、监督检查评价5个方面标准化,推动全市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推进区域合作 服务川渝两地一体化发展

今年6月27日,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出台《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办法》,首次提出支持川渝两地共建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打造高水平标准化合作平台,鼓励川渝地区标准化专家互任标委会委员,促进两地标准化协同发展。

为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合作,助推科技成果转化,今年6月30日,2022年第二期科创中国·重庆双月论坛暨重庆四川技术转移转化大会在两江协同创新区成功举行。现场发布了重庆大学、四川轻化工大学等单位的20项川渝产学研创新成果,并集中展示了70项国际、国家和地方标准,涵盖新材料、信息通信、智能传感等前沿科技领域。同时,川渝两地协会、科研机构、园区联手起草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园区评价规范》团体标准正式发布。该团体标准提出了科技园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评价的重要指标指数,助力重庆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和成德绵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

一年来,为深入贯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相关指示要求,川渝两地市场监管局联合发布《关于共同制定川渝省级地方标准的通知》,推进川渝两地在农业农村、大数据等领域协同研制20余项共同适用的地方标准,推动区域地方标准共商共建共享。其中,已发布《智慧高速公路第1部分:总体技术要求》《公共信息资源标识规范》等5项川渝区域地方标准,有效服务于川渝两地一体化发展。

提升标准国际化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标准是国际通用语言,是国际经贸往来和产能合作的技术基础。大力实施标准制度型开放,有利于减少贸易壁垒,促进贸易便利化。重庆加快提升标准国际化,促进高水平开放,累计主导或参与制定国际标准72项,形成了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性标准。

去年以来,来自重庆大学的潘复生院士团队发布了ISO 23700:2021、ISO 4155:2022等镁合金国际标准,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些标准的发布将进一步推动镁及镁合金的工业应用。据介绍,高品质镁合金等轻质材料在交通和装备上的应用可显著减轻产品与装备重量,节约能耗,降低污染。例如,镁合金在汽车上的大规模应用可使汽车减重10%以上,油耗降低5%-8%以上。若按目前我国年产汽车2000万辆计算,每年将为国家节约能耗200亿元以上。

此外,长安汽车参与主导的首个中国汽车多媒体国际标准ITU-T F.749.3《汽车多媒体网络用例及要求》已在全球公示后正式发布,该标准核心采用中国自主创新的“5G+卫星 天地一体”网络深度融合技术,打破了欧美日韩在汽车电子领域的长期垄断。重庆邮电大学主导制定的具有中国完全知识产权的2项智联网基础模型(AIEN)标准即将发布,这两项标准是在世界上首次采用智能技术、以改善传统通信技术的服务质量为目标的基础国际标准,未来能够广泛应用于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智慧交通、元宇宙等领域。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