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重庆最近“大动作”不断。10月21日,上游新闻记者从重庆市人民政府网上获悉,重庆出台《重庆市建设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供应链体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计划》指出,到2025年,重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规模力争达到2500亿元。
当前,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和网联化转型发展,带动零部件产业步入快速发展阶段。
目前,重庆在传统汽车零部件领域基础较好,配套企业超过1000家。近年来,重庆大力推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通过整车牵引,带动动力电池、电驱电控、智能驾驶等领域加速建链成群,已聚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200余家。但核心零部件自给率不足、传统零部件企业转型偏慢、产品竞争力有待提升等仍是“短板”,加快建设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供应链体系势在必行。
对此,《计划》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相对完整、重点突出、全国领先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供应链体系。力争打造1家全国前10、一批全国领先的零部件企业,突破一批重点关键技术,形成一批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前列的单项产品。力争引进300家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推动500家传统零部件企业转型升级,零部件领域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100家,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规模力争达到2500亿元。
为了达成上述目标,将从构建零部件供应链体系、实施培育提升行动、增强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协同融合发展、优化统筹服务能力发力。
完善新能源关键零部件供应链体系。重点突破高能量密度、高安全动力电池技术,持续推进固态电池等新一代产品研发及产业化。
培育智能驾驶零部件供应链。重点引育视觉感知、雷达传感器、高精度地图、高精度融合定位系统、控制算法系统企业,突破多源协同的感知技术,推进辅助自动驾驶、高度自动驾驶及完全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及量产应用。
做大智能座舱零部件规模。推动智能座舱图像识别、语音识别、抬头显示等融合应用,加强智能座舱跨域功能集成,提升智能座舱生活场景承载力,支持头部企业建立智能座舱全栈全域研发制造体系。
提升车联网零部件供应能力。发展围绕蜂窝车联网(C—V2X)车路协同的车用通信模块、产品和系统,推进路侧单元、车载单元、车用射频识别等技术研发,加强数据收集、计算、储存等云端技术功能开发,构建车路一体云端平台,推动人、车、路、云高度协同。
推进基础材料产业协同发展。积极引育一批动力电池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以及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催化剂等基础材料项目,打造化工新材料配套产业集群。
同时,围绕零部件强链补链建链重点领域环节,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库,推动重点目标企业招商和新型研发机构引进市外行业头部企业参与整合市内企业,鼓励投资者通过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产业引导基金等形式参与企业兼并重组。聚焦“选种、育苗”等关键环节,充分发挥产业投资基金支撑作用,依托楼宇产业园、小企业创业基地等平台载体,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中小企业提供优质发展环境和精准高效服务。支持企业加快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不断提升创新创业活力,加快培育一批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企业。推进企业加快建设“数字化车间”“智慧工厂”,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化、智能化、精细化转变,力争零部件领域新建智能化工厂15家、数字化车间100家。
此外,通过加强重点技术攻关,搭建技术创新平台,促进成果转化应用,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探索制定全市首台(套)智能网联新能源零部件推广应用目录,突破汽车零部件关键核心技术50项以上。力争在我市新增国家级创新平台1—2个、市级创新平台10个。
《计划》中还提出,推动“整零”协同发展,供应链融合发展,川渝地区融合发展。持续深化我市与成都、宜宾、广安等地产业协同,推动零部件企业在产业配套、技术创新、人才培育、市场拓展等方面广泛合作。探索共建高竹新区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推动形成更深层次的协同发展格局。
在全市建设1个整车产业园区和N个特色零部件产业园区,形成“1+N”产业布局。
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开发符合零部件企业需求的金融产品,支持符合条件的零部件企业上市、发行债券融资。
上游新闻记者 严薇
编辑:陈璐
责编:廖磊
审核:冯飞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