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格隆汇专栏:中金研究,作者:王炙鹿 郭朝辉
国内动力煤在9-10月的消费淡季表现较强,一个月以来北港动力煤价格上涨约13.4%。一方面,供给侧煤矿安监压力增大,山西、陕西和内蒙古等主产地疫情反复,大秦线开启集中检修(9月28日-10月22日) ,上述因素对煤炭产量与发运均造成一定影响。另一方面,需求侧电厂日耗煤量仍有韧性(9月以来25省日耗量同比增6.8%),水力发电疲软支撑煤电需求(据CCTD,9月发电量:6.7% YoY,火电:13.2% YoY,水电:-21.1% YoY),另外水泥、甲醇产量也有所反弹(9月底水泥出货率和甲醇开工率较8月底提升10pct和5pct),支撑了建材、化工用煤需求。
我们预计政策发力下的内需改善或将继续支撑经济修复,煤炭需求或保持一定韧性,进入冬季后的居民供暖消费或将接力支撑需求,外部经济衰退风险/国内疫情反复是主要下行风险。在供给侧,保供压力或将驱动产量逐步回升,但沿海地区可能仍依赖部分进口以补充库存。内需韧性叠加海外高煤价(详见《海外煤炭:平衡可期,溢价难免》),动力煤供需或延续紧平衡的态势。在电厂库存较为充裕的情况下,目前看今冬消费旺季电煤无大幅短缺风险。对非电用煤而言,旺季来临前电厂补库或对冶金煤、建材用煤与化工用煤等市场煤的供应造成一定挤压,叠加下游基建等需求恢复,短期内价格可能仍有一定支撑,但在进入淡季后或将季节性走弱。
4Q原煤产量或有所回升,但沿海地区仍需部分进口以补充供应
短期煤炭自产仍有一定约束,10月后或有所回升:1-8月全国原煤产量同比增长了11%,分省看,山西、陕西和内蒙古分别同比增长9.1%、6.3%和15.6%,晋陕蒙主产区受疫情影响,产量集中度从今年高点的73%下滑至8月的71.3%。三省区之外,新疆产量同比增长较快,1-8月同比累计达32.3%。
原煤产量在7/8月份连续下滑,日均产量跌破1200万吨。考虑到煤矿安监压力在短期内仍将持续、以及晋陕蒙等地疫情对生产和发运的扰动,我们预计9/10月份原煤产量或仍将面临一定下行压力。随着煤炭消费旺季到来,叠加冬季煤炭保供,我们预计原煤产量在10月后或将回升至日均1200万吨以上的水平,同比看与4Q21产量基本持平。
图表:日均原煤产量连续两月下滑,煤炭进口有所回升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晋陕蒙煤炭主产区新增确诊近来大幅上升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内蒙古新增确诊大幅上升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煤炭进口或提升以满足沿海地区补库需求:据CCTD,当前全国25省终端用户库存已回升至22天左右的水平,内陆地区动力煤库存较为充足,但沿海地区或仍有一定补库压力。受产量收缩和运输扰动影响,沿海地区电厂补库明显低于预期,内陆17省电厂库存天数较夏天低点已增加约10天,但沿海八省电厂库存补库进程较慢,较低点仅回升约2天。随着旺季临近,我们预计沿海地区电厂对进口煤仍存一定需求。
图表:25 省煤炭日耗同比看仍较强
资料来源:CCTD,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25 省煤炭库存情况较为充足
资料来源:CCTD,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沿海八省动力煤日耗仍有韧性
资料来源:CCTD,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沿海地区动力煤补库进程较慢
资料来源:CCTD,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内陆 17 省动力煤日耗仍有韧性
资料来源:CCTD,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内陆地区动力煤补库较快
资料来源:CCTD,中金公司研究部
下半年以来中国煤炭进口有所回升(8月煤炭进口量年内新高,同比增5%),其中自俄罗斯与印尼的煤炭进口均有显著增长。欧盟对俄煤禁运落地后,从航运数据可以看出俄煤往亚太地区的发运量显著提升,对印尼低卡煤的价格也形成一定压制。但在国内补库需求带动下,可以看到近来印尼煤炭价格也有所反弹。
当前海外煤炭的主要矛盾依然集中在高热值煤炭,但就低卡煤而言,我们看到进口煤与国内市场煤的价差正在逐渐平抑。俄煤发运量放量叠加印尼煤进口性价比提升,我们预计四季度中国煤炭进口或将继续回升,对国内供应形成补充。
图表:俄罗斯煤炭出口逐步向亚太转移
资料来源:Refinitiv,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印尼、俄罗斯煤炭进口增长较快
资料来源:Wind,iF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政策发力下的内需改善与冷冬或将继续支撑煤炭需求,疫情反复是主要的下行风险
4Q宏观经济或继续改善,电力消费弹性或仍有韧性:展望四季度,我们预计在政策发力下的内需仍有回暖空间,基建实物工作量或将加速释放,稳地产政策密集出台,地产施工若不进一步走弱,可能带动钢材、水泥等高耗能品种产量企稳。但外需受制于海外经济放缓或逐步走弱,出口产业链上的能耗压力可能相对较小。中金宏观组预计四季度GDP同比增速或在4%左右,较二季度的0.4%和三季度3.6%继续改善。
图表: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增长较快(3 月移动平均, 剔除了受疫情影响较大的 2020 年 3 月、2022 年 4 月、 5 月)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高温驱动用电量同比大增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近年来电力消费弹性呈上涨趋势,考虑到冷冬预期,我们假设四季度电力消费弹性或在1.4左右(三季度约为1.86),整体发电量同比增长或在5.6%左右。从需求端各领域的用电量增速看,今年前三季度一、二、三产与城乡居民用电分别同比增长8.4%、1.6%、4.9%和13.5%。即便疫情影响较大,但在夏季炎热天气及电气化率提升等因素驱动下,居民生活用电增长明显,我们预计四季度可能仍有较强韧性。
相较之下工业用电增速则显著放缓,其中受地产拖累较大的黑色金属冶炼加工、非金属冶炼加工与建筑业分别同比下降4.4%、4.1%和2%。基建赶工与地产企稳或将部分对冲外需的放缓,我们预计四季度二产用电或保持小幅同比增长。另外,我们预计冶金、水泥、化工等领域的直接用煤需求或也将逐步回升。
火电占比与增速或保持高位:水电在今年7月后出现断崖式下滑,火电出力随之显著提升。随着水电进入淡季,我们预计火电比例或将继续上升,带动四季度火电发电量增速同比或接近7%。
图表:水电大幅走弱,火电明显走强
资料来源:CCTD,中金公司研究部
冷冬概率正在上升,煤炭需求面临上行风险:截至10月13日,NOAA预测今年四季度环太平洋地区“拉尼娜”可能性已经上升至95%,今冬冷冬的概率正在上升。据Bloomberg预测,今年4Q与明年1Q供暖区域平均气温分别为3.5℃和-1.1℃,低于去年同期的5.4℃和1℃。冷冬预期下,我们预计电力与供暖领域的动力煤消费面临一定上行风险。
图表:今年供暖季动力煤消费或有一定增长
资料来源:Wind,Bloomberg,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气温预测显示今冬或较去年及历史平均更冷
资料来源:Bloomberg,中金公司研究部
今冬供需延续紧平衡,但或不存大幅短缺风险
今年以来电煤保供持续加码,电厂库存一直较为稳定,且供应未大幅宽松的情况下,补库需求与非电煤消费高峰有所重叠,因而今年煤价呈现出淡季不淡,旺季不旺的特征。从基本面的角度看,四季度动力煤供应同比持平但需求或仍有一定增长,内需韧性叠加海外高煤价(详见《海外煤炭:平衡可期,溢价难免》),动力煤供需或延续紧平衡的态势。但在保供压力下,我们预计电煤库存将继续回升,在电厂库存较为充裕的情况下,目前看今冬消费旺季电煤无大幅短缺风险。对非电用煤而言,旺季来临前电厂补库或对冶金煤、建材用煤与化工用煤等市场煤的供应造成一定挤压,叠加下游基建等需求恢复,短期内价格可能仍有一定支撑,但在进入淡季后或将季节性走弱。
图表:动力煤供需平衡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