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司长乔跃山在工信部9月20日举行的“新时代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系列第九场“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主要包括电子信息制造业以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近十年来,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效益稳步增长,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企业实力不断提升,行业应用持续深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电子元器件成绩斐然
“在各方积极努力下,我国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成绩斐然,已经形成世界上产销规模最大、门类较为齐全、产业链基本完整的电子元器件工业体系,我国电声器件、磁性材料元件、光电线缆等多个门类电子元器件的产量全球第一,电子元器件产业整体规模已突破2万亿元,在部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乔跃山在会上介绍。
电子元器件是支撑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石,也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关键。乔跃山表示,为加快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信部强化政策指引,统筹指导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
在加强央地协同方面,强化与重点产业省市工作协同,形成央地发展合力,共同推动电子元器件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支持技术攻关方面,统筹利用相关专项,支持一批电子元器件研发及产业化,加快提升核心竞争力。
在培育重点企业方面,支持培育700余家电子元器件领域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推动优质企业持续做优做强。
在推动示范应用方面,组织开展重点电子元器件产品工艺“一条龙”示范应用,加强产业链协同发展,指导行业协会编制《电子元器件产业体系框架手册》,明确产业发展靶向。
在优化产业环境方面,指导有关单位加快相关国家标准制修订,支持建设电子元器件质量可靠性技术提升等公共服务平台,提升行业检测分析及应用评价能力。
北斗产业链不断完善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徐文立在会上表示,近年来,工信部着力推动北斗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完善北斗产业链,面向规模大、占比高、影响面广的大众消费领域拓展北斗应用,取得以下成效:产业供给能力明显增强。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北斗短报文、高精度、低功耗等芯片/模块的研发和产业化,不断改进工艺、提升性能、降低成本。服务基础设施逐步健全。完善北斗网络辅助公共服务平台能力建设,支持车道级应用,2022年上半年,平台北斗活跃用户量平均每日4030万,业务量每日3.2亿次。北斗应用规模不断扩大。国内北斗高精度共享单车投放量突破500万辆,货车前装北斗超过百万辆。2022年上半年,新进网手机中有128款支持北斗,出货量合计1.32亿部,出货量占比达98.5%。
徐文立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继续落实好《关于大众消费领域北斗推广应用的若干意见》,推动北斗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夯实基础能力。提升北斗芯片关键性能,着力补齐产业短板,打造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大众消费领域北斗产业链和供应链。
二是培育优质企业。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协同,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重点培育一批北斗领域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三是创新应用场景。促进北斗与5G、物联网、车联网、卫星互联网等新技术的融合创新,丰富北斗产品形态,培育北斗大众消费应用新模式新业态。
四是营造良好环境。加强部门沟通协作,发挥央地协同作用,构建产学研用联合的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机制,提高北斗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工业软件规模稳步壮大
工业软件在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赋能实体经济变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据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副司长王建伟介绍,近三年,我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稳步壮大,供给能力有效提升,发展环境持续优化,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全国工业软件产品收入由2019年的1720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241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8.5%。今年1-7月,我国工业软件产品收入1219亿元,同比增长8.7%,持续保持增长态势。
王建伟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与有关部门加强配合,在应用推广、产品攻关、生态构建等方面协同发力,推动工业软件高质量发展。一是坚持市场主导,强化政策支持,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结合,产学研用协同推进,营造工业软件良好发展环境。二是坚持应用牵引,紧紧抓住软件应用这个“牛鼻子”,创新体制机制,加大应用推广力度。三是坚持创新驱动,聚焦关键产品,持续攻关核心技术,加快补齐短板弱项。四是坚持构建良好生态,充分发挥开源基金会作用,孵化一批工业软件开源项目。依托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强化工业软件人才培养。
此外,在数字经济时代,开源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呈现出向信息技术各领域全面拓展的蓬勃之势,为软件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重要机遇。
“近年来,我们顺应全球开源发展趋势,多措并举推动开源生态建设步入新阶段。”王建伟介绍,一是完善开源政策体系。制定实施《“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将繁荣开源生态等相关任务落实落细。二是推动开源“四梁八柱”建设。支持成立国内首家开源基金会———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加速孵化开放鸿蒙、欧拉等一批开源项目,推动开源代码托管平台发展,优化壮大开源社区,如欧拉开源社区用户数量超60万人,合作单位超380家。三是优化开源发展环境。支持举办2022开放原子全球开源峰会活动,为国内外开源相关方搭建交流合作平台,积极宣传开源文化。依托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深化开源领域产教融合,支持开源进校园等相关活动,为储备开源领域优质人才提供有力的保障。
下一步,工信部将继续坚持夯实基础、繁荣生态、深化应用、优化环境的思路,支持开源基金会加快提升运营水平,面向关键软件领域布局开源项目,优化开源社区,普及开源文化,汇聚优秀开源人才,完善开源相关治理规则,加快繁荣国内开源生态。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