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登:中国不锈钢产业正在实现由大到强到更强的关键跨越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领域。8月16日,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世界钢铁协会、宁德市人民政府主办,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宁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福建省不锈钢产业创新中心承办的“首届国际不锈钢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福建宁德盛大召开,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张海登以视频方式向大会致辞。

  张海登介绍,我国不锈钢产业正在实现由大到强到更强的关键跨越。2016 年以来,钢铁行业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化解过剩产能,(化解粗钢产能超过1.5亿吨,取缔“地条钢”产能1.4亿吨,)市场秩序得到有效净化,供需形势基本平衡,企业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带动了全球钢铁产业的发展。

  “总体看,我国已成为全球不锈钢生产和消费大国,正走向不锈钢产业发展的强国,引领世界不锈钢产业取得更大发展。”张海登表示。

  我国不锈钢产品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持续提高

  张海登认为,我国不锈钢产业作为钢铁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引领不锈钢产业发展方面也取得突出成效。一是产业规模稳居第一。2021年不锈钢粗钢产量超过3000万吨,占世界不锈钢产量的近60%。二是产品创新不断涌现。0.015毫米手撕钢等一批不锈钢新材料实现产业化突破,有力支撑了我国航空航天、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能源装备、汽车、建筑等领域发展。三是产品质量性能不断提升。300系、400系以及双相不锈钢等占比不断提升。四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集中度得到大幅提升,2021年前十大不锈钢企业产量占比超过80%,形成了福建、山西等重要产业集群。五是品牌效应持续提高。形成了太钢、青山等一批优秀的不锈钢企业集团,我国不锈钢产品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持续提高。 

  针对不锈钢行业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张海登分析,从宏观形势看,上半年受“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以及新冠疫情影响,我国钢铁行业运行受到巨大冲击,不锈钢产业也受到较大影响。从产业自身看,不锈钢产业发展还存在几个问题。一是产能过剩矛盾尚未根本解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还非常繁重。二是铁矿石、镍、铬等资源保障能力不足。三是创新发展不够,部分关键领域存在“无材可用、有材不好用、有材不敢用”情况,品种品质价格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还有差距。四是绿色低碳、智能制造仍有很大发展与提高空间,标准体系尚不完善。

  张海登强调,面对挑战,不锈钢产业唯有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绿色低碳为引领,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质量效益全面提升。

  促进不锈钢产品实物质量不断提升

  2022年年初,工信部联合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印发了《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3个方面12项具体任务,(即“1增强、4调整、5提升、2优化”,)为“十四五”推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实施路径,描绘了发展蓝图。针对当前不锈钢产业发展形势,张海登建议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增品种,不断增强创新发展能力。不锈钢代表一个国家钢铁发展水平。目前我国每年仍有部分关键高端钢材不能完全自主供应,需要进口,其中很多是不锈钢,这些产品多是“专精特新”产品,主要用于高端装备制造业、军工行业、新能源产业、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些产品不解决,将制约我国产业的发展升级,解决好这些问题是我国不锈钢产业的光荣使命,是实现钢铁行业由大到强到更强的必然要求。因此,希望研发能力强、创新水平高的不锈钢企业,加快工艺和装备改进,加大研发力度,瞄准世界前沿,强化基础研究,通过专业化生产、精细化管理,不断提升我国不锈钢的原始创新、引领发展的能力,不断创造不锈钢新品种,满足国家建设和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

  二是提品质,大幅提升产品供给质量。“有材不好用,好材不敢用”是我国不锈钢产业存在的一个问题,因此不锈钢产业应加快推动产品提质升级,开展分级分类评价,持续提高产品实物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促进不锈钢产品实物质量不断提升,大幅提升产品供给质量。同时,在“双碳”工作引领下,不锈钢企业要注重绿色低碳工作,统筹推进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推动健全不锈钢绿色设计产品评价体系,引导下游产业用钢升级。

  三是创品牌,促进质量效益全面提升。不锈钢产业要牢固树立质量为先、品牌引领意识,深入推进用户为中心的服务型制造,开展规模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网络化协同制造、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提升产品和服务附加值;继续推进兼并重组,参与国际产业链合作,建设世界一流的不锈钢企业集团,打造中国不锈钢品牌,为世界人民共同发展贡献中国力量。同时,不锈钢“三品”行动离不开标准的引领,希望不锈钢产业加强标准体系研究制定,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将对钢铁行业标准体系进行梳理研究。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