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吉文: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数据“改造”产业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受内外部多重因素影响,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对此,作为致力于推进企业数字化的企业,中项永达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裁吴吉文接受了中国工业报采访,分享企业产业数字化的发展情况。

  工业报:当前,产业互联网已成为“数字中国”战略的重要内涵以及重要途径,但对于产业互联网的认识还存在很多迷雾,因而对于产业互联网的实践还存在不少误区。您深耕行业多年,可否讲一下中国产业互联网的发展现状的看法?

  吴吉文:互联网主要包括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大家一般接触到的互联网是消费互联网:比如微信、京东、淘宝、百度、头条等,而产业互联网顾名思义是基于产业+互联网,石化、电力、机械、农业等都是产业,但是产业是垂直细分的,所以不是每个人都熟悉,都能接触到,所以大家相对比较陌生,认知也比较模糊。但产业互联网其实不难理解,说直白一点就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数据去“改造”产业,让产业上下游企业从研发、生产、销售到供应等效率更高、相互协同更流畅。

  就我国产业互联网的发展现状主要有几点:1、市场规模方面:我国产业互联网保持高速增长趋势,未来成长空间巨大;近年来,国家层面国务院、发改委、工信部等部门发布多项政策,从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供应链创新等角度,为产业互联网发展构建了利好政策环境。从2016 起,我国产业互联网市场规模逐年上升,增速维持在10%以上的较高水平,到2020 全年市场规模将达五十多万亿元。2、区域分布:北上广深杭成为产业互联网企业主要聚集区。3、市场结构方面:B2B 电商引领产业互联网发展,占据了市场的50%多。未来:这是目前中国产业互联网发展的整体现状,下一步,个人判断产业互联网发展趋势方向:随着BTB 电商发展趋稳趋缓,产业互联网发展将向产业互联网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支撑体系发展,就是目前我们中项网所处的产业数字化领域。

  工业报:请您跟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中项网的基本情况。

  吴吉文:中项网是在产业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出现,最早我们发现了很多参与建设项目和招投标的供应企业有好的产品和技术,但是在找客户时,还是非常传统方式,业务员靠人脉关系去找项目线索,这样导致业务效率很低,成本很高。我们就通过互联网技术将全国的建设项目和招投标数据聚合起来,利用行业专业人员对数据进行结构化处理,分类服务到各个行业的供应商企业,让他们第一时间能知道项目在哪里,哪里有招标等。就是通过这种最简单的互联信息服务方式,解决产业企业获客问题。这就是我们中项网的核心业务:产业互联网商机信息服务。

  随着我们互联网商机信息服务开展,深入了解到客户的整个对接客户的业务场景中,我们发现其实客户对互联网技术和数据的利用还是非常粗浅,比如:从我们平台获知项目后,就给业务直接跟单,但跟单的过程,以及在这过程中,对项目是否是目标客户等判断全凭业务员感觉,客户对市场的判断,大多数靠一些没有依据的公开数据或者市场人员跑市场的经验判断,导致市场布局方向都错了……等等这些典型的数字化程度严重不足,都是客户实际的需求,所以中项网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先后开发:项目智能匹配推荐系统、项目跟踪管理系统、市场统计分析系统和市场决策分析系统。初步形成了一个产业企业获客和市场决策的数据化业务生态:一是面向中小企业的SAAS 服务平台中项网、二是面向行业个人服务的找甲方、三是面向大型企业服务的中项通、四是做行业研究的中项网行业研究院。经过十多年发展和积累,目前建立了很高的产业数据和行业经验门槛,服务客户规模超过了15 万多家,也连续实现了公司年40%以上的增长速度。完成了全国布局:以北京为总部,南部长沙的第二总部、西部重庆公司、东部上海公司。取得了在这个领域的行业领先地位。

  工业报:随着我国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发展,加快数字化发展,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建设数字中国。中项网在推进企业数字化的产品和服务上是有怎样的优势和特色?

  吴吉文:中项网在企业数字化和服务的优势特色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中项网是基于“数据+行业经验+互联网技术”的数字化。在数字化服务过程中,发现大多数企业数字化,都是只有互联网技术,但缺乏数据,一旦缺乏数字,很多互联网技术都失去开发意义。具体来讲:开发一个获客系统,客户不仅缺系统,最关键还缺客户数据,所以中项网就解决了客户数据+客户系统,实现客户系统对客户的价值最大化。又如一个客户希望做市场分析和决策的数字化,但现实是企业市场部或外部咨询公司都只能告知:市场容量总数大概是多少,但这些市场规模之下具体客户都是那些,只能靠业务满世界去找。中项网市场分析和决策系统就准确告诉了市场总量是多少,还能精准告知这些市场总量下具体客户分布在哪里,是谁。同步我们大数据分析能告诉这些客户那些是适合你的,那些是你跟进有风险的。

   总结起来,我们跟数字化赛道的数据、信息服务公司不同的是我们在数据信息的基础上有“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行业经验”;我们跟数字化赛道的软件、技术类信息化公司不同的是我们在技术的基础上还有“数据+行业经验”及对客户的解决方案;二是中项网数字化重点是企业数字化最重要、最难的点:企业获客和市场决策。一个企业最需要和最难的都是获得客户和市场决策,我们数字化就是从这个点来切入的,依次来延伸到产业上下游协同。三是中项网数字化服务方式灵活:SAAS 平台化、定制数字化系统、API 接口或系统集成。因为一个产业,上下游参与企业众多,大小不一,基于这种情况,中项网开发了服务大多数中小企业的SAAS 平台中项网;定制化服务的中项通,一些内部已经有数字化系统的,我们提供API 接口或系统集成服务。四是中项网着眼于解决供求双方来服务。目前,中项网数字业务重点在供应企业端,但我们数据底层和技术研发已经在同步布局需求方的采购场景,这样未来的我们中项网数字化服务将彻底实现上下游的高效协同,实现对企业和产业的倍增价值效应。

  工业报:中项网目前主要是服务于哪些行业场景?中项网在服务客户和市场过程中,是如何结合实际应用需求?(可以结合案例)

  吴吉文:中项网目前主要服务行业覆盖涉及到项目建设和招投标的电力、石化、机械、环保、建筑等13 个大行业,数字化重点在供方的获客和市场分析及决策的数字化。在服务客户和市场过程中三大类典型需求:一是以北京建工为例的总承包公司的市场数字化系统需求,北京建工想了解未来一个季度或一年业务范围内的工程项目和招标市场容量有多少,分布在那些区域,都是那些具体的工程项目以及哪些是已经合作过单位的项目,这种需求在传统模式下,基本是只能靠业务员去人工实现,但结果是不仅耗时耗成本,效果也很难实现。基于这种需求,中项网团队利用数据和互联网技术优势,再结合我们团队和北京建工的建工市场专业人员,我们很快就研发出了这个数字化系统,实现了时时的捕捉项目和招标商机,大数据算法精准识别哪些是他已经合作过单位的项目。大大提高了北建工的业务效率和市场精准度,节省了大量的业务和市场成本。二是以中联中科重科为例的机械设备类企业:他们需要了解他们设备对应的建设项目未来的市场分布,按建筑类型、建设阶段和地区分布情况,以及配套行业政策进行市场统计分析。类似这样需求,传统的做法都是市场部人员从互联网协会等人工收集数据,然后再逐个统计。我们基于数据的数字化系统,再结合我们行业研究院的专业分析师,就能很高效的帮助客户实现这种需求。三是以一些原材料的中小型企业为代表的企业:他们的普遍需求是:现在哪里有需要我材料的项目和采购方,这种大量企业,我们就通过SAAS 账户服务用户,用户会提交他们需求画像,系统算法自动从数据库里高效匹配出符合用户画像到的项目和采购方。当然服务过程中,还有很多需求场景,比如一些上企业需要供应商,需要我为他们合适的供应单位,我们目前正在着手这种供应系统的数字化研究。

  工业报:作为创新型企业,不断利用新技术,落地服务实际应用场景,创造新价值。中项网是如何不断地对产业进行探究与创新?您认为团队的核心竞争优势体现在哪几方面?

  吴吉文:中项网目前服务的都是产业企业,所处行业都是垂直细分的,其实创新就是深入企业,了解他们实际工作场景中遇到的问题,结合我们软件技术和数据资源给予解决方案。我们团队核心优势:一是团队不仅懂技术,还懂数据,且有行业经验积累的;二是日积月累的研究模型和工作流程方法体系;三是长积累的数据资源门槛;数据资源包括数据获取、数据加工分析挖掘、数据治理和数据积累,这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过程,积累很难,但积累起来了就很高的门槛。四是整个团队的组织能力。长时间磨合的从技术、数据、产品到业务,再到交付服务团队的整个组织能力(包括组织结构、流程体系、制度体系等),这是很难复制的,能复制也需要一个很长时间的积累。

   工业报:当前国内市场环境对于“中项网”来讲又有着怎样的挑战和机遇?

  吴吉文:当前国内市场环境,主要是三大特点:一是各传统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都面临转型升级;这个特点下,对我们的挑战是企业需求多变,企业要不断创新才能支撑市场需求。但同时也正是这种需求多变,产生了很多新的需求,对我们又是机会。二是当前疫情,对当前企业的业务开展带来面对面沟通的不变,一些企业经营活动延后了。但同时也加速了用户对数字化的需求,对我们做产业数字化业务来说也是机会。三是当前国家政策,整体还是非常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一系列的对企业的减负和帮扶政策非常及时以及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战略等都会对产业和企业提供了积极正向的政策环境。前几天,国家层面又提出了“统一大市场”,我初步研究了下,能看到国家对地方保护、垄断等影响经济活力的问题,从制度层面进行规范,这对真正企业化运营的企业都是利好消息。

  工业报:随着《“十四五”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建议》的发布,利好政策不断,未来3—5年您对企业有怎样的规划和愿景?

  吴吉文:产业转型升级、数字中国等,都是我们中项网的主要业务领域。确实宏观政策环境为我们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当前我们产业数字化业务重点在企业的数字化,尤其是获客和市场分析决策,在扎实现有服务的基础上,未来3—5年,我们规划主线是两条:一是在数字化延伸至产业中的需求企业的采购场景,实现供求全过程的的高效协同。二是加强数据建设,让数据和技术服务场景延伸到地方产业规划、招商和行业治理。这两个规划落地实现后,我们不仅将企业发展推向了另外一个高度,同时也将为产业协同和产业发展规划贡献巨大的社会价值。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