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培训中心: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助力工业互联网产业创新发展

“产业数字化对人才尤其是一线产业工人的数字素养和数字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人才既具有现代工业技术技能,又掌握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还要具备较高的数字经济通识素养。”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培训中心相关负责人对新华财经表示。

       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彰显出强大的韧性与活力,成为促进经济复苏、引领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各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快速推进,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人才缺口会持续放大,未来发展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人才缺口较大

       该负责人提出,随着工业互联网加速发展,我国制造业用人结构正在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升级,高技能人才、“数字工匠”面临数量短缺和结构性失衡等问题。

       据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工业互联网产业人才需求预测报告(2021年)》测算,预计2023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人才需求总数量约为235.5万,流入工业互联网相关产业的应届毕业生人数不足40万,产业人才缺口数量将达到168.5万人。从供给侧看,当前学校培养专业化人才与岗位需求匹配度不高。《工业互联网人才白皮书》显示,2020年我国专科、本科、研究生教育中,工业互联网相关专业类别与工业互联网相关职业的匹配率依次仅为33.3%、39.4%、34.1%。

       该负责人表示,随着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发展,制造业对人才特别是一线产业工人的数字素养和数字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由产业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工业互联网领域人才需求持续提升,需要科研院所、龙头企业、高等院校、行业协会等加强合作,全面谋划、系统施策,深化产教融合、产才融合,提升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质量。

       多举措探索我国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机制

       面临当前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人才缺口较大等问题,该负责人表示,要加快探索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机制,建立现代化、专业化、体系化的教育培训体系,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破解产业数字人才培养难题必须从区域和行业入手,找准集聚行业的人才需求痛点,分行业、分层次精准发力。”

       据了解,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此前分别与厦门市湖里区人民政府、厦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厦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签署《共建“数字工匠”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基地合作框架协议》,合力培养适应产业数字化转型需求的万名“数字工匠”人才;与晋江市人民政府签署《共建工业互联网产业数字人才实训基地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在晋江建设工业互联网产业数字人才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将以地方需求为基础、以工业互联网为方向,结合地方重点产业发展要求,建立“政校企研”联合人才培养机制。该负责人提到,“基地将充分发挥各方优势,推动产教、产才深度融合,培养既有行业技术背景又有数字化素养的复合型、创新型高技能人才。”谈及基地下一步如何发展,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启动数字化转型人才诊断,针对人才需求的痛点,加快推进基地软硬件建设、课程和师资建设和其他资源开发。

       据悉,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已联合业内高等院校及相关企事业单位,于2020年成立工业互联网产教融合创新中心,签署“1+N”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合作协议,创新中心现有成员单位70余家。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