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能源汽车掌握了基于正向开发的底层控制技术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推进实施新能源汽车国家战略,强化顶层设计和创新驱动,产业发展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为引领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6月14日,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的“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认为,我国制造业发展显著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节能智能家电全面普及,汽车快速进入寻常百姓家庭,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部分关键技术、支撑保障能力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尽快研究予以解决,比如要尽快研究明确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优惠延续政策,这个政策到2022年年底结束,现在正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是否延续这个政策。同时,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优化“双积分”管理办法,加大新体系电池、车用操作系统等的攻关突破,启动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城市试点,要持续完善标准体系,加强安全监管。“只有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新能源汽车产业才能获得长期的、可持续的发展。”辛国斌强调。

  辛国斌认为,回顾这十年的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快速发展,根本上得益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充分发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有效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解决了一系列制约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营造了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战略引领,协同推进。2012年以来,我国立足新能源汽车产业起步期、发展期实际,先后出台了两个中长期发展规划,引领产业发展方向,即第一个规划期是2012年到2020年,第二个规划期是2021年到2035年。国务院建立了由工信部牵头,20个部门参加的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共同研究推动产业发展。

    第二,完善政策,培育市场。国家、地方先后推出了600多项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涵盖技术创新、推广应用、安全监管等多个方面。比如,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不限行、不限购、使用专用号牌等措施,都有力促进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形成。

  第三,企业主体,创新突破。我国实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工程,组建了动力电池和智能网联汽车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其中动力电池创新中心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支持上下游企业不断地加大研发投入,创新商业模式,形成产业发展强大的内生动力。

  第四,开放合作,规范发展。有序推进汽车产业对外开放,搭建多双边交流合作平台,比如中欧、中日、中英交流合作平台。一批外商独资或合资企业落地国内生产运营,同时建立健全新能源汽车投资审批和生产准入管理制度,引导和规范产业有序发展。

  辛国斌表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是近十几年来的事情,但是自2015年起,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7年位居世界第一。从产销规模看,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从2012年底的2万辆,大幅攀升到2022年5月底的1108万辆。从技术水平角度看,行业企业掌握了基于正向开发的底层控制技术,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相比2012年提高了1.3倍,价格下降了80%。从企业品牌情况看,2021年全球十大新能源汽车畅销车型中,中国品牌占据六款,动力电池出货量前十的企业当中,我国企业占有六席。从配套环境看,截至2021年底,我国累计建成充电桩261.7万个,换电站1298座,形成了全球最大的充换电网络。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