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2年3月22日在西安市长安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上
西安市长安区人民政府区长 李 娴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是长安顽强拼搏、砥砺奋进的五年。面对秦岭违建整治的政治考验、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冲击和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监督支持下,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有关要求,较好地完成了区十八届人大历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跨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五强区,谱写了长安高质量发展的精彩华章!
五年来,我们奋发作为,经济发展跨越争先
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地区生产总值五年实现翻番[1],突破千亿大关,2021年达到1269.45亿元,进入全市前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6%和17%,增速全市领跑;服务业增加值完成528.92亿元,是2016年的2.2倍。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进中出彩,综合实力稳居全市第一方阵。
项目带动更加有力。累计招引中粮千禧城、中油北斗、清水湾温泉度假广场等大项目好项目80个,总投资突破5000亿元,其中世界500强6家、央企5家;实际引进内资643.06亿元、利用外资2.46亿美元。建设重点项目494个,完成投资911.34亿元,完成率100.8%。
营商环境明显优化。推进“放管服”改革,1440项政务服务事项跨区办、1443项高频服务事项网上办、一枚印章管审批,让数据多跑路,企业群众少跑腿。常态化开展一把手“走流程、坐窗口、跟执法、处投诉”实践活动,刚性落实减税、降费等扶持政策,持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5年新增市场主体96515户,平均每天增加53户,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注入活力。
五年来,我们集智聚力,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完成39.2万亩耕地和30.7万亩基本农田保护任务,2021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4.9万吨,实现“十八连丰”。秦岭花世界、唐农花卉等龙头企业带动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综合产值占全市20%。长安唐村入选《2021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案例》,大兆街道“瓜大姐”家庭农场入选全国家庭农场典型案例,五台街道石砭峪新村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国美丽休闲乡村。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创建成效显著。
工业经济持续壮大。融讯智能制造港、长安创新科技产业园等加快建设、联动招商,签约入驻企业65家。南洋迪克、太阳食品等本土企业发展壮大。西北水电及新能源科技产业中心、中交二公局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建成运营,总部经济发展迈入快车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26家,亿元以上企业10家,10亿元以上企业实现“零突破”。
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万科生活广场、鹏润·悦秀城等5个商业综合体建成运营,大学城商圈初具规模。长安·松间等高品质酒店落地建设,长百烟火巷入选全省首家标准化社区商业中心示范工程。花园乡村催生特色民宿、领养农业等新业态,带动旅游消费超500亿元。“关中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王莽街道被评为全省特色旅游名镇,美人鱼文化创意产业园被认定为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我区被评为首批全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五年来,我们苦干实干,城乡面貌华丽蝶变
服务保障“十四运”精彩圆满。完成13个城中村、13条背街小巷、179个老旧小区改造和2个赛事场馆周边环境整治,打通5条断头路,落地架空线缆38公里,新增绿地300万平方米,建成6条城市生态绿廊,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扎实做好交通保障、食品安全、志愿服务等重点工作,飞碟、射击、艺术体操等10项赛事场场精彩,受到国家体育总局和各参赛代表队一致好评。我区被表彰为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优秀集体。
公园城市魅力彰显。完成《长安区公园城市建设导则》等系列方案编制,长安公园、樊川公园等30余个公园建成开放,城在园中、园在城里,让更多老百姓推窗见绿、抬头赏景。建成8座人行天桥、28条城市道路、130处公交站点、6928个公共停车位,长安大道等四边形骨干路网[2]基本形成,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常宁新区被确定为全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建立“10+16”垃圾分类工作机制[3],全省生活垃圾示范区建设点评现场会在我区召开。
校地融合美美与共。高水平修编大学城发展规划,建立“1+11”校地融合联席会议制度[4],承办全国高校校长论坛,聘请17名高校校长(教授)担任区域、行业发展顾问,开展“高校校长进长安”大讲堂、“大学师生看长安”等活动,与陕师大合作共建高品质基础教育学校。成功举办长安国际青年音乐节、大学城国际半程马拉松等20余场重大文体活动。与14所驻区高校合作,建成众创载体74个,入驻创业团队500余个。大学城成为青春之城、活力之城、希望之城。
花园乡村成效显著。全面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建成“五化”道路[5]121条269公里,农村水电路气暖等基础设施持续改善。建成市级美丽宜居村98个,滦镇街道上王村被评为3A级景区;砲里市级环境整治提升镇、太乙宫市级美丽村庄示范片区、滦镇省级重点示范镇建设步伐加快。花园乡村基本实现全覆盖,我区被评为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先进集体、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区。
五年来,我们攻坚克难,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秦岭保护迈入新阶段。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记“国之大者”,举全区之力打赢“秦岭保卫战”,建成以秦岭和谐森林公园为代表的一批生态公园,实现还山以绿、还绿于民。在全省率先成立生态委,加强对生态保护工作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核查固化峪口峪道构筑物,下茬整治秦岭“五乱”问题[6],完成秦岭北麓农家乐整治提升。编制长安《秦岭保护示范区总体规划》,完成秦岭保护区勘界立标,建成8个峪口保护站及智慧化管控系统,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铁腕治霾取得新成效。围绕“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烧、增绿”综合施策,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扎实推进。2021年PM2.5平均浓度较2016年下降15微克/立方米,降幅27.3%,优良天数达到243天,同比增加52天,空气质量持续好转,实现新突破。
全域治水开启新篇章。建立河湖长制,“清四乱”专项行动成效明显。沣、滈、潏、浐等水系130公里河流堤防建设基本完成。抓好中央和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完成皂河长安段8.9公里河道综合治理,让昔日的臭水沟变成如今的清水河、景观河、民心河。64.5公里“三河一山”绿道[7]长安段、54公里“山水文旅体验线”同步贯通,串联山与水、汇集城与人的生态、文化、幸福廊道加快形成。
土壤污染防治取得新进展。加强固体废物全过程管理,重点监管涉土企业,有效防范危废环境污染风险。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实施农用地分类管控,用最严格的制度保护好土地,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
五年来,我们用心用情,民生福祉大幅改善
脱贫攻坚全面胜利。深入开展“三排查三清零”[8]“对标补短”工作,30支工作队和2500名干部驻村入户结对帮扶,产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等7类77个扶贫项目全部完工,4359户11005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达标脱贫。4个集体、99名个人受到中央、省市表彰。
民生保障更加完善。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7197元、18956元。累计民生支出222.27亿元,占公共财政收入84.9%。新增城镇就业59137人,下岗、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31116人次。建设保障性住房3575套、安置房169万平方米,11个村5407户18926名群众喜迁新居。城乡居民养老、医保参保基本实现全覆盖。建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农村幸福院210个,郭杜街道居二社区被评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社区。面对60年来最严重汛情,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安全转移群众8476人次,实现人员零伤亡。
公共服务覆盖更广。新建、改扩建学校239所,增加学位40135个;面向全国招聘优秀教师1480名,引进名校长4人,三级三类骨干教师突破千人;组建“名校+”100个,培育新优质学校30所,荣获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县级优秀组织单位、全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新区医院建成投用,市中医医院南院区主体封顶,改扩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所,新增医疗机构64个,公共卫生体系不断完善。34条公交线网、414辆新能源电动客车覆盖城乡,引入60条市级大公交线路,实现客运一体化、全域公交化。柳青故居、柳青纪念公园等建成开放,承办第五届柳青文学奖颁奖典礼,电影《柳青》广受好评。全国首家考古博物馆——陕西考古博物馆建成,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我区荣获全省全民健身示范区、活力区。
社会治理创新发展。坚持民呼我应,办结12345市民热线、网上留言等群众诉求25.68万件,荣获人民网网民留言办理工作先进单位。在城市社区开展“末梢治理、为民服务”行动,创新“1+2+4”社区治理新模式[9],396名服务长下沉一线,走访群众50余万人次,解决环境脏乱差、群众停车难等问题5000多件,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募集410万元公益基金开展“公益创投”大赛,敬老孝亲、邻里互助、助残帮困等10类30个优秀项目签约落地,实现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多元化发展。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基层民主、法治、文明建设水平持续提升。韦曲街道广场社区、太乙宫街道四皓村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王曲街道劳动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引镇街道西堡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扫黑除恶专项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强化市场秩序和食品安全监管,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健全。全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五年来,我们担责在肩,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加强政治建设,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484件人大代表建议、1354件政协委员提案全部按时办结。推进政务公开,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加强资金监管,财政预决算公开率100%。政府机构改革、综合行政执法领域改革、区属直管公司实体化改革顺利完成。坚持依法行政,荣获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持续推进,省市巡视和审计、统计、土地督察等反馈问题得到有效整改。扎实做好双拥共建和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实现全省双拥模范区“八连冠”。国家安全、妇女儿童、民族宗教、红十字会、残疾人、供销社、档案、气象等工作取得新进步。
各位代表!去冬今春,面对严峻复杂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广大医务工作者逆行出征、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社区工作者日夜坚守、志愿者默默奉献、兄弟城市鼎力支援、爱心人士慷慨而行、百万市民群众守望相助。在国家专家组科学指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取得了疫情防控阶段性胜利,彰显了千年古都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力量,书写了百万长安人民的特殊记忆。向英雄的长安人民致敬!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我们遇到的困难比想象多,承受的压力比预期大,但全区上下迎难而上、勇毅前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追赶超越。先后荣获“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五强区等30多项殊荣,承办全国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现场会、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场会等80余个现场会。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及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历届区政府和全区党员干部群众接续奋斗的结果。
在这里,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在秦岭违建别墅整治、脱贫攻坚一线付出辛勤与汗水的各级干部,向在全域治水、城乡建设工程中给予理解和支持的广大市民,向在抗击汛情、疫情中作出贡献的全区干部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为长安发展付出辛勤努力的各位代表和委员,向驻区部队官兵和公安干警、消防救援队伍,向为长安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父老乡亲,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帮助长安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首过去的五年,我们感到,必须始终做到“四个坚持”。坚持旗帜鲜明讲政治。五年来,我们牢记“国之大者”,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更加自觉地把讲政治、守规矩摆在首要位置、落到实际行动。坚持凝心聚力抓发展。五年来,我们立足实际,上下同心、街村一体、干群合力,工作一年一台阶、一年一变化、一年一进步。坚持真抓实干强担当。五年来,我们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以钉钉子的精神,一张蓝图干到底,一以贯之抓落实。坚持多措并举惠民生。五年来,我们与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建学校、盖医院、修道路、架天桥,真情服务温暖百姓心。
各位代表!在总结工作的同时,我们必须正视发展中的问题和不足:一是经济结构不优,一产散、二产弱、三产层次低。二是大学城科教资源富集,但产学研用结合转化尚未破题。三是在城市规划、交通体系、工作理念等方面尚未真正融入主城区。四是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高,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公共卫生体系方面的突出短板,城市社区治理、城中村管理水平不高等薄弱环节。五是少数干部标准不高、作风不实、能力不强的问题仍然存在。我们将直面问题、下势解决,绝不辜负全区人民期望!
二、今后五年奋斗目标和2022年重点工作
今后五年,是长安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五年。我们的发展有机遇。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实施,特别是省市加快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全力打造秦创原科技创新示范带,大量政策红利密集释放。我们的发展有底气。长安历史文化深厚、区位优势明显、科教资源富集、发展空间广阔。撤县设区以来,特别是近几年,全区上下团结拼搏、埋头苦干,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建立,农文旅融合特色凸显,骨干路网内通外联,公园城市、花园乡村全域推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综合实力稳居全市第一方阵。我们的发展有目标。刚刚闭幕的区第四次党代会,确立了加快建设西部强区,实现经济发展质效更好、改革开放动能更足、科技创新活力更大、文化建设成效更佳、共同富裕成果更多、生态环境品质更优的奋斗目标。
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长安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与西部强区还存在较大差距,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必须抢抓稍纵即逝机遇,奋勇向前,推动长安转型发展、裂变释能、发轫远航。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分别达到8%、11%和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7%和7.7%,通过五年努力,力争进入西部市辖区经济总量前10名。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是加快建设西部强区的开局之年,也是长安撤县设区20周年。做好2022年经济工作,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实现经济稳定增长,需要我们找准工作的切入点、突破点、发力点,全面落实市第十四次、区第四次党代会精神,把“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要求贯穿始终,实现经济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把疫情耽误的时间补回来、造成的损失追回来,为实现五年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和8%以上。
完成今年任务,重点抓好九项工作:
(一)抓项目,补齐产业短板。坚持以项目为核心,以企业为支撑,实施“五上”企业[10]三年倍增计划,积极为长安发展培育增长点,为全区转型积蓄新动能。
一是产业集聚强支撑。让一产更优,围绕特色花卉、精品果蔬、绿色粮食,引进中粮、中化等央企,启动农业产业链建设。让二产更强,加快洋天科技工业园、智能机器人制造总部等6个特色工业园区建设,推进西安创航精密制造、熙瑞覆铜板等签约项目入园发展,支持北方天穹、赛思生物、华强航天等企业加快发展,构建西沣路沿线工业聚集区和引镇先进制造业聚集区。让三产更活,举办民宿产业发展大会,打造长安唐村、子午抱龙村、五台星火村为代表的民宿集群,加快秦岭野生动物园5A级景区建设,构建沿山融合发展带,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二是项目投资稳增长。全面实施高质量项目建设推进年行动,全力推进4个省级、12个市级、88个区级重点在建项目建设,完成年度投资157亿元,确保长安八小、十小等46个项目建成。加快初元信息技术产业园、文化体育休闲公园等43个前期项目手续办理,力争早开工。按照年度重点项目不少于100个、年度投资额不少于150亿元,充实全区重点项目库。
三是招商引资增动能。成立专业招商队伍,建立产业链招商路线图,完善招商项目库、政策库、目标企业库、客商信息库。举办年度招商推介活动不少于4次,签约企业12家以上、投资额100亿元以上。紧盯开发区链主企业,招引“专精特新”企业[11]5个、重大产业项目3个。
四是消费带动促发展。引进2家商贸龙头企业,加快锦奥汽车4S店等建设,确保皓唐国际酒店建成运营,健全社区商业配套设施。新增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48家。围绕汽车、家电、家居等大宗商品和餐饮、娱乐等重点领域,开展消费促进活动6场以上,为市民群众提供全面优质的消费体验。
(二)抓融合,推动乡村振兴。用好长安“美丽”资源,以都市型现代农业、乡村休闲游为抓手,以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为平台,实现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
一是做优都市型现代农业。紧盯城市、线上两个需求,突出品质提升、宣传推介两个重点,做大绿色粮食、设施蔬菜、精品果业、花卉苗木等特色产业,做强桂花球大米、王莽鲜桃、黄良花卉等特色品牌,做优鸣犊花馍、葛村豆腐、神禾塬面粉、沣峪口鲜榨油等绿色农产品,打造5个年收入50万以上的集体经济亮点示范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强化动态监测帮扶,增强内生动力,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二是做大乡村休闲游。紧盯西安市民消费需求,推动农村景观、田园风光和农耕文化融合发展,突出山水风光、人文历史、乡愁记忆特色,推出“近郊游+深度游”“体验游+生态游”等特色乡村旅游产品,让大家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三是做强乡村振兴示范镇。发挥工业园区优势,加快信息技术和装备制造业项目招引;恢复壮大引镇大集,发展物流辐射周边,打造引镇工业商贸型示范镇。依托山水美景、欢乐田园、花园乡村、人文历史,打造太乙宫、五台、子午文化旅游型示范镇。培育花卉种植、种业培育、体验农业等特色产业,打造鸣犊农业产业型示范镇。实现以点带面,推动全域乡村振兴。
四是做好乡村建设。加快“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接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改造户厕1000个,分批完成105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新雁引路、108省道、半引路“五化”道路提升改造,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行积分制管理,巩固花园乡村建设成果,创建3个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
五是确保粮食安全。抓好粮食安全这个“国之大者”,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刚性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实施“田长制”,街村统筹推进撂荒地综合利用,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探索干旱半干旱地区粮食育种基地建设,加强中低产田改造,新建高标准农田1万亩、建成5个绿色粮食生产示范片区,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0万亩、产量达到12万吨以上。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6万亩、产量达到15万吨以上。
(三)抓机遇,提升城市综合能级。以加快建设西部强区为引领,抢抓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机遇,全方位融入主城区。
一是优化空间布局。完成国土空间总规、详规和专项规划等编制,科学统筹布局各类功能空间,重点加强产业用地供给,提升城乡土地利用效率,为城市发展拓空间、添后劲、增动能。
二是推进融合发展。借助高新、航天基地资源,在长安科技产业新城布局信息技术和装备制造业;联合曲江新区,建设少陵塬文旅融合创新示范园区;依托中粮千禧城、宜家,在西部大道沿线布局高端商贸服务业。完善“七横十二纵”路网体系[12],保障西十、西康高铁和外环、包茂高速长安段,210国道和地铁2号线南延伸段等重大工程建设,壮大城市网格骨架。推动设施串联、创新互联、产业互兴、发展互赢。
三是增强承载能力。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筹集建设文苑南路、滦镇新型示范社区等保障性租赁住房8000套,缓解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充电场站建设,新建充电桩150根以上;建设5G基站140座、天然气管网15公里、热力管网5.5公里;实施子午水厂提标改造;完成6个变电站和配套电力管沟建设任务,确保迎峰度夏不限电;统筹推进老旧管网、雨污分流改造,完善水电路气暖和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全面提高城市韧性、安全性和发展可持续性。
四是提升文化内涵。落实“四严”要求,加强田野文物和非遗传承保护,守护长安文化瑰宝。加快建设柳青创业研学基地,壮大文化创意产业,实施文化企业“升规”培育工程。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办好全民阅读、非遗进校园进社区等群众性文化活动。组织实施惠民演出120场以上。举办高水平体育赛事5场次以上,加快创建国家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区。
(四)抓建管,提升城市品质。大力加强城市建设管理,展现长安新形象,增强城市美誉度。
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建成居安路——学府大街十字、长安十小、长安二小3座人行天桥,打通居安路断头路,确保凤林北路东延伸段、小居安东西一路、建业二路等6条市政道路和外环高速长安段建成通车。完成靖宁路、长兴南路积水点改造,实施西长安街、广场南路等5条道路雨污分流建设,实现20个小区(单位)污水零直排。建设口袋公园和绿地广场5个,新增绿道5公里、城市绿化13万平方米,实施神禾一路等3条道路绿化建设。
二是推进城市更新。推动地铁15号线航天城站、郭杜站周边区域城市更新工作,提升城市品质,打造城南新商圈。加快上塔坡村、鱼包头村等10个安置社区建设,完成小居安村回迁安置。坚持“解决急需、量力而行”的原则,实施城中村微改造,解决南小张村等城中村基础配套、公共服务等突出问题。
三是加强精细管理。开展物业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提升服务管理水平。加强停车综合治理,持续开展医院、学校、景区周边交通秩序整治。加密优化公交线路,实施智慧交通工程。优化提升12345市民热线平台服务能力,健全督查落实反馈机制。发挥群众自治组织首创精神,全民齐参与、同行动,共创美好生活环境,共享城市治理成果。
(五)抓优势,破解转化难题。科教资源是长安最大的优势,要想方设法将资源潜力转变为创新发展的动力。
一是启动平台建设。承接省市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1+N”政策体系,制定实施三年行动计划,推动秦创原科技创新示范带建设。以地铁15号线为轴线,串联各产业功能区和重点高校,建设大学城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平台。
二是引育创新人才。引进科技经纪人,架起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实施青年人才项目,建立驻区高校人才培养基地,优化保障措施,打造大学城特色人才链,让更多大学师生创业在长安。
三是推进成果转化。完善金融、政策等配套措施,全力支持驻区高校、科研院所人员带项目、带技术、带成果、带团队创办企业,实现科教资源就地转化。全年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5场,科技成果就地转化项目不少于5个,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0家。
(六)抓环境,厚植生态底色。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完善“三线一单”[13]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让绿色成为长安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一是坚持依法管山。落实省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规划》,扩大秦岭数字化管控覆盖面,完善“峪长制”“林长制”,深化“网络化+网格化”监管,推行秦岭数字化智慧管控模式。持续巩固“五乱”整治成效,完成祥峪、抱龙峪等4条峪口峪道综合治理,深入开展“绿盾”专项行动。积极参与秦岭国家公园建设,让秦岭美景永驻、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二是坚持铁腕治气。抓好中央和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加大“工业、燃煤、机动车、建筑施工、餐饮油烟”五大污染源治理,确保环境空气质量稳步提升,全年优良天数力争达到243天以上。
三是坚持重拳治水。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河湖水系生态综合治理,加大入河排污口、水污染源头排查整治,加强日常监测处置,确保滈、潏、浐、皂4条主要河流断面水质稳定达标。盘活现有污水处理设施,完成第九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
四是坚持科学治土。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管控,建成区污泥处理处置中心。提升医疗废物、固体废物处置能力,推进垃圾资源化利用,持续创建省级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
(七)抓公卫,提升应急能力。加快补短板、强弱项、建机制,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一是平急转换机制再优化。组建流调、转运、采样、消杀、封控、隔离6支应急队伍,完善疫情监测预警、预防控制、流调溯源、医疗救治、物资保障体系,不断提升疫情防控效能。
二是医疗卫生体系再完善。按照“平急结合、适度超前、功能完备”要求,加快推进区公共卫生中心建设;启动俪婴妇儿医院建设,完成韦曲老街、大兆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扩建、15所村卫生室公有化建设,深化拓展医共体建设,提升基本医疗卫生保障服务水平,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
三是公卫所需人才再优化。坚持外部引进和内部选拔,补齐公共卫生专业队伍缺口。加强日常培训和实战演练,完善平急结合的疫情防控备战机制,动态考核调整,提升福利待遇,打造一支靠得住、拉得出、顶得上的专业应急队伍,守护全区人民安康。
(八)抓民生,回应百姓关切。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聚焦急难愁盼,办好民生实事。
一是强化就业优先。精准做好就业援助、创业扶持、技能培训等服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500人次、残疾人培训330人次、新增城镇就业74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6.4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二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实施11所学校及幼儿园改扩建,普惠性幼儿园占比保持在90%以上。持续做好“双减”[14]工作,提供优质普惠的课后服务。深化“三名+”工程,建设12所新优质学校,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三是做好“一老一小”关爱服务。启动区级公办示范性养老院建设,新改建34个街道、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创建5个市级托育服务星级示范机构,建成首家普惠制婴幼儿照护机构。
四是加强兜底保障。深入实施社保、医保全民参保计划,加强对妇女儿童、残疾人和因疫情、灾情遇困群众的关心关爱,兜住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完成12个灾后重建项目建设,织密普惠均衡的社会保障网。
(九)抓治理,维护社会和谐。坚持筑牢底线、居安思危,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一是创新社会治理。加快推进书香路社区等6个人口密集社区拆分,细化基层治理网格单元。建立完善专职全科网格员队伍,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村组)、矛盾问题不上交,让基层治理更有温度、广度和力度。
二是防范化解风险。完成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省级试点任务,建立大调解工作格局,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加强金融领域风险排查,强化财政预算监管,合理控制政府债务规模,有效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加强房地产风险防控,加快处置遗留问题。
三是守护公共安全。抓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收官,完成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快应急指挥平台建设,持之以恒强化重点领域安全监管。提高防控重大风险和应对极端天气、突发事件的能力,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狠抓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强化疫苗、血液制品等高风险产品监管,完善食品药品信息化追溯体系建设。持续做好治安、消防、交通等安全管理,让长安更平安、让社会更和谐。
各位代表!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需要更加注重政府自身建设,提高工作质效。我们要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巩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办好年度惠民实事。深化法治政府建设,深入开展“八五”普法,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持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履行“一岗双责”,强化重点领域全程监管,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永葆为民务实清廉本色。
各位代表!长安何处在,只在马蹄下。目标已经明确,我们将只争朝夕,奋力前行,坚持“五个必须”,狠抓工作落实。
必须坚守转型定力。站在产业提升、结构优化、转型发展的坡道高位,每走一步、就是进步,久久为功、就能成功。不论环境如何复杂、任务何其繁重,项目为王的地位绝不动摇,改善民生的力度绝不弱化,务实求实的基调绝不改变,任尔东南西北风,咬定转型不放松,心怀责任、负重远行,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必须聚焦项目突破。小进即满难以支撑西部强区目标,按部就班无法实现追赶超越。必须把精力聚焦到项目,把目标锁定在突破,定出节点、定准措施、定实责任,满负荷运转、快节奏实施、强力度推进。攻坚土地征收、手续办理、项目建设,加快工业集聚发展、科教资源转化破题、乡村休闲旅游提质,努力以非凡之为、超常之力、先人之举,实现项目新突破,引领新发展。
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是突破的前奏。要直面项目推进的难点问题、直面城乡管理的矛盾困难、直面民生保障的短板不足、直面政府建设的作风顽疾,瞄着问题去,揪着问题改,把解决难题作为能力提升的途径,把克服压力作为工作突破的基础,把应对挑战作为改革创新的支点,逢山开路、遇河架桥,擂鼓奋进、破浪前行。
必须提升工作标准。把一流、过硬的标准要求,明确化、具体化、常态化,贯穿到转型发展全过程,体现在政府工作各方面。要进一步增强“门槛”意识,抓好招商引资;进一步瞄准先进标准,加强城乡治理;进一步提升保障水平,改善群众生活。坚持向标准要战斗力、执行力、推动力,塑造长安格调、打造长安品牌、彰显长安自信。
必须注重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赛道上,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要打破定势思维、守旧观念、保守制度,敢行敢试、先行先试、快行快试,让改革创新成为一种价值导向、一种工作方式、一种转型气息,引领长安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突破发展。
各位代表!蓝图已经绘就,唯有奋斗方能致远。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奋勇争先,为加快建设西部强区、奋力谱写长安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而努力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名词注释
1.五年实现翻番:2016年生产总值完成608.02亿元,2017年完成791.03亿元,2018年完成909.11亿元,2019年完成1001.21亿元,2020年完成1136.25亿元,2021年完成1269.45亿元。
2.四边形骨干路网:长安大道、西部大道、子午大道、环山路。
3.“10+16”垃圾分类工作机制:城管、住建、商务、教育等10个行业主管部门和16个街办协同配合的垃圾分类工作机制。
4.“1+11”校地融合联席会议制度:“1”即1个校地融合联席会议总会,对所有联席会议牵总头;“11”即校园平安建设、交通保障、文体赛事及大型活动、创新创业、人才工作、统战群团工作、乡村振兴、“三园”建设、基础教育、校园规划建设、医疗保健11个专项工作联席会议。
5.“五化”道路:按照“亮化、文化、标准化、绿道化、智慧化”的标准进行建设的道路。
6.秦岭“五乱”问题:乱搭乱建、乱砍乱伐、乱采乱挖、乱排乱放、乱捕乱猎。
7.“三河一山”绿道:以浐灞河、渭河、沣河已建成的堤顶路和S107环山旅游路为基础,规划建设的集骑行、步行、观光、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生态慢行系统。
8.“三排查三清零”:排查政策落实,脱贫任务清零;排查存在问题,整改任务清零;排查长效机制,漏点短板清零。
9.“1+2+4”社区治理新模式:“1”是:党建引领,实现服务居民临时党组织全覆盖;“2”是:为所有小区选配服务长、联系长;“4”是:每个小区都配有社区民警、法律顾问、物业企业和自治组织。
10.“五上”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有资质的建筑业企业;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
11.“专精特新”企业: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中小工业企业。
12.“七横十二纵”路网体系:“七横”即西部大道、长安街、学府大街、香积大街、终南大道、黄良规划路、S107;“十二纵”即沣泾大道、西太路、西沣路、翰林南路、文苑北路、子午大道、城南大道、长安大道、京东大道、雁引路、马鸣路、G210-G344。
13.“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14.“双减”: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