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反哺农业:合理确定不同类型县城的发展路径

    当前,我国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指出,今后一段时期是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窗口期”,要提高县城辐射带动乡村能力,促进县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统筹衔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加快实现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需要强调的是,县城建设要合理把握时序、节奏、步骤,示范地区先行是有效方式,要尊重县城发展规律,顺应县城人口流动变化趋势,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功能定位,统筹县城生产、生活、生态、安全需要,合理确定不同类型县城的发展路径。

  县城是我国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支撑,而县城建设是扩大内需的重要引擎,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一半左右人口居住在县域,5亿农村人口中的大部分居住在县域内的乡村地区,但是县城数量大、类型多,发展路径各不相同。《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认为,产业是县城建设发展的根基,有产业才有就业岗位、才有人口集聚。

  产业配套设施可供众多企业共用共享,直接影响着要素是否流入和企业成本高低。目前,我国不少县城的产业平台功能比较薄弱、配套设施不健全,升高了企业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冲抵了县城劳动力和土地成本相对低的优势。《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要求,推进县城产业配套设施提质增效,夯实县城产业基础,促进居民就地就近就业和持续增收,带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增强产业支撑能力,突出特色、错位发展,重点发展比较优势明显、带动农业农村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产业,统筹培育本地产业和承接外部产业转移。二是提升产业平台功能,根据需要配置公共配套设施,引导县域产业集中集聚发展。三是健全商贸流通网络,发展物流中心和专业市场,打造工业品和农产品分拨中转地。四是完善消费基础设施,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和居民消费升级需求,改善县城消费环境。五是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特别是困难农民工的技能素质和稳定就业能力。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