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街道办事处,区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西安市鄠邑区推进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西安市鄠邑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6月18日
西安市鄠邑区推进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实施方案
为扎实推进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设,推动我区体育消费机制创新、政策创新、模式创新、产品创新,打造体育消费新业态,促进体育产业提质扩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 、主要目标
(一)体育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引进一批具有国内知名品牌的体育骨干企业或体育产业集团落户鄠邑区,形成一批有鄠邑区特色和国内影响力的本土体育品牌;构建多种经济成分竞相参与、共同兴办体育产业的格局,体育公共服务基本覆盖全民。
(二)产品供给质量不断提升。体育培训、健身服务、竞赛表演等优势领域持续发展,“体育+”融合发展加快兴起,形成一批具有特色的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城市运动公园综合体建成市级体育产业示范项目。
(三)体育消费潜力不断释放。体育市场供需繁荣,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协调发展,供需结构基本均衡,体育生态系统生命力旺盛。
二、组织领导
成立鄠邑区推进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设领导小组
组 长:毛 安 副区长
副组长:沈养平 区政府督查专员
吴宁超 区文化旅游局
成 员:区文化旅游局、区教科局、区发改委、区公安分局、区财政局、区城管局、区卫生健康局、区应急管理局、区市场监管局、区统计局、区融媒中心、玉蝉街道、各园区管委会分管分责同志。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文化旅游局,办公室主任由区文化旅游局局长吴宁超同志兼任,副主任由区文化旅游局副局长詹彦彬同志兼任,负责统筹推进我区“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处理体育消费试点日常工作。
三、主要任务
(一)加快机制改革创新
1.深化体育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实施开放办竞技体育策略,推动体育行政部门与培训机构、健身机构、单项协会、运动俱乐部、企业等体育类社会组织深度合作,建立不少于5个社会力量合作办体育训练基地,进一步扩大青少年体育训练人口,推动体育培训业发展。(责任单位:区文化旅游局、区教科局、区城管局)
(二)完善产业扶持政策
2.落实现有惠企政策。鼓励通过谈判协商、参与市场化交易等方式,确定体育场馆及健身设施使用水气热的价格。经第三方机构评估合格,并积极参与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设的体育健身场馆,有效降低体育健身场馆经营成本。(责任单位:区发改委、区市场监管局)
(三)推动体育消费模式升级
3.深化“体育+旅游”融合发展。加强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支持和引导有条件的旅游景区拓展体育旅游项目,打造各具特色的体育旅游示范基地、精品线路、精品赛事、精品景区和体育旅游目的地。结合自身优势建设户外运动基地,有序发展自驾游、房车露营、水上运动、航空运动、自行车、马拉松等户外运动。(责任单位:区文化旅游局、区财政局、区公安分局、区城管局)
4.深化“体育+教育”融合发展。与教育部门共同制定出台“一条龙”训练体系实施方案,在全区选择一批硬件设施好、师资力量强的中小学,以项目为中心设立训练梯队,建立体育、教育部门共同培养运动员机制。将体育训练基地、运动营地等纳入青少年研学基地,不断扩大青少年体育训练人口,促进我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责任单位:区文化旅游局、区教科局)
5.完善体医融合模式,丰富体育民生内涵。以体育干预带动健康消费发展。持续开展运动医师开具运动处方试点工作培训班,组织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具备助理医生资格以上的医务工作者开展运动处方师培训工作。支持运动康复医院建设,鼓励大型综合医院增设运动康复科室。完善国民体质监测体系,引导体检机构和国民体质监测机构融合发展,打造国民体质监测与科学健身指导中心。(责任单位:区文化旅游局、区卫生健康局)
(四)丰富体育消费产品
6.搭建体育消费平台。大力培育健身休闲、竞赛表演、场馆服务、体育培训、体育会展等服务业态,创新商业模式。发挥政府消费券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保障民生、促进发展等政策目标作用。利用城市运动公园体育综合体优势,定期举办体育文化展示、体育技能表演、体育用品销售、体育培训中介等多元素于一体的体育夜市、体育博览会等活动,引领带动全民健身消费,促进体育服务业发展。(责任单位:区文化旅游局、区教科局、区城管局)
7.丰富体育文化产品。开展群众性足球、羽毛球、乒乓球、广场健身操(舞)等项目联赛,带动全民健身向深度、广度发展。结合疫情防控常态化,大力推广居家健身和全民健身网络赛事活动,积极开展“我要上全运”“社区运动会”等全社会参与、多项目覆盖、多层级联动的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充分发挥全民健身在提升全民健康和免疫水平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娃娃练体育,体彩来买单”“科学健身进基层”等成功经验,进一步扩大体育公共服务供给。(责任单位:区文化旅游局、区卫生健康局)
(五)完善体育产业布局
8.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依托鄠邑区“天桥湖”生态优势资源,形成以体育旅游、竞赛表演、户外运动、健身康养为核心的绿色生态体育产业带。(责任单位:区文化旅游局、区公安分局、区城管局、涝渼管委会、玉蝉街道)
9.构建特色品牌赛事体系。依托鄠邑区丰富的山水资源禀赋优势和红色、绿色、古色文化资源优势,进一步提升各类赛事等品牌赛事影响力。打造“一区一品”特色赛事活动,积极扶持健身大会、马拉松、环湖自行车骑行大赛等一批特色鲜明的品牌赛事,提升体育消费市场的活跃度。(责任单位:区文化旅游局、区公安分局、区教科局、区城管局)
10.拓展体育赛事产业链。充分发挥体育赛事对住宿、餐饮、旅游、交通、传媒、广告等关联消费的拉动作用,深入挖掘品牌赛事的消费空间,拉升赛事服务产业链;支持赛事承办单位和运营公司以委托、冠名、特许、广告、战略合作等形式商定签订赛事商务开发及赞助合作协议。(责任单位:区文化旅游局、区公安分局、区财政局、区城管局)
(六)抓好体育设施建设
11.因地制宜建设体育设施。鼓励和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利用旧工业厂房、商业用房、仓储用房等既有建筑及屋顶、地下室等空间建设改造成体育场地设施。深入推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聚焦群众就近健身需要,优先规划建设贴近社区、方便可达的全民健身中心、多功能运动场、体育公园、健身步道、健身广场、小型足球场等健身设施,完善“15分钟健身圈”。(责任单位:区文化旅游局、区公安分局、区卫生健康局、区应急管理局、区城管局、各园区管委会)
四、加强组织实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组织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试点工作责任单位,适时研究分析体育消费试点工作,协调解决方案落实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共同推进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工作。
(二)明确责任分工。各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加快推进落实本方案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要把推进体育消费试点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有序推进。
(三)强化宣传引导。要统一思想,强化认识,整合媒介资源,加大对体育消费试点工作的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试点工作,在推动体育消费人口增长,持续扩大体育消费规模上下功夫、做文章。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