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强国”之路:推动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型发展

从世界制造业发展实践来看,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工业化发展阶段,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的程度、方式和领域也有所不同。在工业化中后期阶段,西方发达国家制造企业开始探索在产品生产的基础上向服务领域渗透的实践,并把这样的产业演化现象称之为“制造服务化”( Servitization of Manufacturing,SOM) 。进入21世纪,发达国家纷纷在宏观层面布局制造业服务化战略,探索思考如何重振制造业,并把促进服务型制造融合发展作为一项重要政策推进,如德国工业4.0项目、日本产业复兴计划、美国半导体芯片(ESS)项目,欧盟研发框架(FP5-FP7)计划,芬兰“创新服务”计划,英国“复杂产品系统创新中心”等。有国外学者对全球1.3万家制造业上市公司提供的服务进行了研究,数据显示,发达国家制造业服务化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处在工业化进程中的国家。美国制造与服务融合型的企业数量已经占到制造企业总数的58%,通用电气公司通过服务所创造的价值相当于其海外工程承包总额的70%,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全球营收体系中大约有55%的收入来自互联网技术(IT)服务;欧洲装备制造业市场60%以上的利润来自服务收入。无论从经济理论还是产业实践来看,向服务型制造转型是传统制造业拓展盈利空间、重塑竞争优势的一条必由之路。

从国家政策层面看,2015年5月,国务院在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的战略文件《中国制造2025》中首次提出“促进生产性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2016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工程院联合印发《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指南》提出“推动服务型制造向专业化、协同化、智能化方向发展”。2017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服务业创新发展大纲(2017—2025年)》,明确提出要推动服务向制造拓展,搭建服务制造融合平台,强化服务业对先进制造业的全产业链支撑。2019年,《关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培育融合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探索重点行业重点领域融合发展新路径。2020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5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服务型制造发展的指导意见》再次明确,要积极利用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新制造、催生新服务,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文件提出新遴选培育一批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项目、平台、城市),深入发展服务型制造主要模式,着力提升制造业企业服务投入和服务产出。各省(市)也积极推动服务型制造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年末,已有三分之二以上省(市)结合本地服务型制造实际出台有针对性地方性政策。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项目和城市的培育数量进一步扩大。一些知名制造企业的服务收入占比已超50%,通过拓展服务路径,业务规模和效益实现大幅增长。

但总体上,我国传统制造企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型依然处于起步阶段,以《中国制造2025》确定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的大方向为节点,我国推动制造业服务化也不过几年时间,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

一是对服务型制造的认识有待提高。作为新的产业模式,不少制造型企业对于服务型制造内涵、发展路径把握不准,甚至对于服务型制造认识存在误区,认为服务型制造就是“去制造化”,模糊了服务和现代互联网技术在生产制造中的作用。服务型制造重点是围绕制造领域技术优势或产品优势融合服务,在投入和产出方面增加服务要素,实行“产品 服务”的生产模式,实现向价值链两端攀升,其本质还是制造业,不是为服务化而服务,更不是“去制造化”。

二是企业服务化转型的意识和能力不足。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企业在经营理念、发展战略和运营模式等方面面临调整,对于市场技术变化、时代进步、客户需求等方面的变化未能敏锐察觉。同时,由于服务型制造对企业的生产技术、资金投入和技术型人才具有较高要求,导致部分制造企业转型面临困难。比如,总集成总承包模式就面临核心产品制造技术对外依赖度高、上下游企业恶性竞争等问题;供应链管理模式对资金投入、技术等方面要求较高。

三是支持服务型制造发展的外部环境有待优化。服务型制造发展既取决于企业自身能力和竞争力水平,也有赖于外部信息、咨询和金融等相关生产性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推动服务型制造相关的科研支持力量不足、信息化基础薄弱,制约了服务化转型,急需公共服务平台的介入。

四是支持服务型制造发展的政策有待完善。制造企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型的政策扶持方面,由于服务业与制造业分属不同行业,其在税收、金融和要素价格等方面存在政策差异,服务型制造企业的服务业务无法享受服务业分离同等待遇。还有其他的隐性壁垒,如装备企业较难获得工程和设备总承包资质,制造企业使用自有工业用地拓展服务业务时面临土地用途和权利类型变更困难等。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