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的第二阵地
作者 | 六一
在不缺内容的时代里,我们的获得感似乎没有展现出可见的充盈。
沉浸于高信息密度的互联网空间中,作为「人」的我们,被数据构建,被算法猜想,然后被「可能喜欢」的内容淹没。但增量上去了,存量并没有跟着起飞。
这一对矛盾,让阅读赛道的产品有了立足的根基。
所以App大户,aka字节跳动,它又来了,带着「识区」来了。识区App的slogan为「定义你的阅读宇宙」,从这个slogan出发,可以问这么两个问题——
谁来定义?
以及,阅读宇宙被如何搭建?
沿着这两个问题的答案,也许我们可以不去粗暴地回答「识区」像谁,而是通过逐步的解剖,看一看阅读、社交、人、算法还能在这个时代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
更重要的是,这个脱胎于今日头条的产品,对于平台本身而言,意欲补充的是哪一块短板?也许「识区」的存在,不仅仅是赶时髦而已。
谁来定义你的阅读宇宙?
在传统媒体时代,我们所能触及的内容边界撰在专业媒体人手里。
报纸上的内容受制于版面、受制于编辑、受制于记者,新近发生的事实通过层层把关与过滤,传递到受众面前。一方小小的豆腐块包裹着什么样的内容,受众在其中的介入度很浅。
当然,这谈及的是「新闻」的传递。但对于兴趣内容的吸收,往往也受到资源获取方面的限制。在这种情况下,谁站在渠道和资源的上游,谁就能够为受众设定他们的信息环境。
互联网的出现颠覆了这种局面。乌泱泱的、没有具体面貌的「受众」变成了可精确分析的「用户画像」,需求和偏好作为用户接收信息的预设条件,嵌入算法的运行逻辑当中。渐渐地,人对内容的把关权力挪移到算法身上,用户信息环境的构筑的主导权仿佛回到了自己的手里。
落地到产品层面,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基于个性化推荐技术,不仅推送新闻,也以用户兴趣为导向传递多样化的资讯。但一个乌托邦的起点并没有建设出一个资讯界的乌托邦神话,接踵而来的是对「信息茧房」的担忧、对低质内容的控诉。
当一种业务模式受到质疑的时候,寻求解决方法,将带来第二条增长道路。是的,既然算法不再被奉上神坛,那就让「人」的价值再度显现。
于是背靠着以算法推荐起家的今日头条,「识区」应运而生。
识区中的内容大致拥有两个来源渠道。一个是「区长」通过配置识区的bot抓取相应的订阅源,订阅源进行内容更新时会自动同步到识区内;另一个是识区用户的主动发帖,UGC内容也会出现在内容流里。
在设定了一个识区的主题之后,识区会提供符合主题要求的订阅源,区长就能完成识区的配置。而在配置识区bot时,界面上会出现这样一句话——
Bot是帮助识区管理内容的特殊成员,让你重拾对阅读的主动权。
所以尽管Bot依然会自动抓取订阅源的内容,一个识区内对于内容呈现的决定权也掌握在区长的手里。如果对比豆瓣小组也许会更好理解,两种社区的构建都是基于对某一个主题的兴趣,差别在于区长依靠着自己的价值判断为识区用户寻找内容,订阅源是否「合格」由人而非是算法来做决定。
从目前的识区空间来看,用户自生产内容还较少。我们自然不能拿一款处于内测阶段的产品去定义它的成熟形态,但是我们大可以回到最初的问题上去,将圈层的内容决定权交付于个人,我们的阅读质量会得到提升吗?
因为「区长」并不是内容生产者,而是内容把关人,所以这个识区内的内容质量就落到了把关者的选择标准之上。但「区长」也并不是直接对单条内容进行评判,只是对符合主题的内容源进行了限制。这种类似RSS的运作方式无疑会让区域内的内容密度变低,但是整体质量有所提升。
在一定程度上,用户的信息焦虑和信息倦怠会相应减少,识区营造了一个更宽松的阅读氛围,没有过多的信息挤在逼仄的电子屏幕中等待用户自行筛选和阅读。
但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是,如果仅凭「区长」的个人选择,整个识区的内容「天花板」很快就会显露出来。如果想要保持该社区的活力,用户的主动分享必不可少。这种分享既包括圈层用户的自生产,也包括对订阅源外优质内容的引入。
让「区长」与「志趣相同」的伙伴共同来决定你的阅读宇宙,这是传统圈层结构的关系复刻,也是抛开算法工具理性的人本回归。
阅读宇宙,会是什么样子?
在视频时代里再搭阅读宇宙,这本身就是一件冒险的事情。
就在4月21日,《2021年度微博视频号发展报告》发布,数据显示入住微博视频号的人数破2500万,粉丝数超千万的视频号1500个,有超1.8万条视频登上微博热搜榜,视频类热搜占整体热搜48%。
微博,一个本以图文类传播为主的社交媒体平台,也在发力视频博主的扶持。可见内容视频化的趋势,依然方兴未艾。
况且不同于小说,识区内的内容大多来源于今日头条,所以风格偏向资讯类和深度报道类。当「阅读宇宙」的定位不在传统的书籍,作为一个「阅读类」的App能将用户留下吗?
从识区的整体布局来看,前端页面的呈现比今日头条更有「个人日报」的画面感。
底部tab栏只有三个标签,分别是识区、推荐和点亮。「推荐」版块的内容流不区分具体的识区,也算是让用户在个人所加入的识区之外接收一些来自其他领域和兴趣主题内容的目的。「点亮」版块可以理解为陈列用户个人所收藏的内容。
而「识区」部分应该是作为用户内容消费的主要场域,该页面呈现的是一个识区内的内容流。如果想浏览别的识区中的内容,则需要在打开侧边栏,重新点击进入。
以上就是目前版本的识区所支持的功能。整体而言,这个「阅读宇宙」仿佛秉持着「less is more」的理念,从页面设计到功能开发,狠抓的仅有「阅读」这一核心要素。
但相较于其他的数字阅读内容来说,这些资讯类或深度报道类的内容阅读时长相较于其他的内容形式有些特别。如果是碎片化的时间场景下,它们明显敌不过短视频、短微博动态等带来的消费快感;如果是长时间的沉浸式阅读场景,更适合的应该是书籍。
所以识区是否能够找到适合的应用场景,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除此之外,识区的开发者们,为了更邀请用户们更好地共建这个「阅读宇宙」,建立了一个名为「我多少得给识区提点意见」的识区。这是一个识区官方反馈的领地,而开发者们会在这里收集用户的需求,在「识区小报」中持续进行反馈。
不是那种官方的回答,而是以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产品经理和运营的口吻作出反馈。不少反馈甚至带有些「摆烂」的感觉——这个产品就是这样,再忍忍。
当然,对于用户的问题开发者们的确做出了有效地回答。在这种透明的共创机制之下,识区似乎将产品的命运更直接地交付于用户的手中。如果说区长与伙伴共同定义「阅读宇宙」的内容,那么所有用户都有可能去定义「阅读宇宙」的运行规范。
这个「阅读宇宙」的终局并不清晰,它好像拥有既定轨迹,又好像在野蛮生长。
今日头条的用户,可以是谁?
「算法推荐」被诟病的一个隐性要素,在不同内容偏好的细分用户群上。「信息茧房」也许是摆在所有选择个性化推荐的用户所需要面临的问题,但对于内容质量的把控,我们从来没有把决定权完全交给算法。
因为算法按照的是我们个人的特质,回馈给我们「想要」的内容。文字内容的被看见、被理解、被消化,在这个时代里尽管不可或缺,但在被挑选的同时,也在「挑选用户」。
一直以来,今日头条在下沉市场方面有着超群的表现。不仅在二三线城市占据了资讯传播市场的主流位置,也深受中高年龄段的用户喜爱。这就注定了平台的内容要简单、易读、易懂,创作者的门槛无法设置太高,那么追逐流量的过程当然无法避免地出现吸睛却低俗的内容。
虽经过多次整改,今日头条逐渐稳固下来的用户群很难再发生变化。近三年来,今日头条的DAU持续处于1.2亿左右的水平,难有再一次跨越性的增长。
而「识区」的出现,有可能打开今日头条新的用户市场。
首先从内容上看,这不再是一眼能够窥见全貌的「水文」集聚地,这也不是空有标题震慑性的「震惊体」大本营。这是今日头条所有的内容供给中,硬生生被人工开垦出来的一个「优质内容池」。在这个逻辑下,识区要成为「优质内容池」,识区靠「区长」和用户共建,就决定了识区的目标用户群更偏向于能够生产及消费深度内容的人群。
从App的页面设计也可见识区在「迎合」谁。
App的整体风格简约而不简单,从色彩到标签等等设计,都有一种古典、优雅和精巧的感觉。尽管目前的功能设计较为简单,聚焦于「阅读」这一核心,但用滑开侧边栏来切换识区的方式,又仿佛是增加了一些本不必要的操作成本。从行为设计上来说,这同样存在门槛。
所以识区的产生,不仅可以解读为字节跳动在阅读赛道布局的一小块拼图,也可以从中感受到今日头条想要进一步打开用户市场的意图。因为整个识区于今日头条而言,是一个App形态的内容分发出口,它的定位能够为今日头条打造更健康的用户生态。
今日头条的用户,可以是你的父母亲,也可以是坐在高端写字楼里靠咖啡续命的产品经理Sofia。
当然,这个蓝图能够实现的前提是,识区真的能被市场所接受。回到文字内容被挑选且在挑选用户的那个层面,很多本身具有优质内容筛选能力和阅读习惯的用户,大概率上已经有一套「个人日报」的拟定模式。
识区的聚合性是否能够形成足够的卖点,识区里用户之间的交互是否对用户本身带来有效的知识增量,「区长决定」的模式是否能够满足用户不仅优质且多元化的内容需求,都需要进一步去考察。
对于目前还处于「野蛮生长」状态的识区,这一切都还未可知。
1号结语
「识区」像豆瓣?像即刻?像Clubhouse?
作为阅读类赛道的产品,或多或少,总会被拿来比较。但是如果说「菀菀类卿」,我们又似乎难以去决定,谁是那个「卿」。
所以还是有值得尝试的空间。
在加速社会的语境下,识区试图提供的是「有效」的内容消费空间。
它要让奔跑的狂人们在这里停留的时候,感到有所获,也有所益。
是工具性平台,也是自我设计的「个人日报」。
这依然是一个理想化的乌托邦,但不必着急识别识区的未来。
1号话题互动:你看好识区的发展吗?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