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编制背景
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聚力制造强市,建设具有核心优势的高技术制造基地,突出创新驱动引领,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等重大安排部署。市委四届十八次全会通过的《中共眉山市委关于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决定》作出了建设成都都市圈科创增长极,“突出融入成都、融合产创、融汇服务”及“一体一带一城一区一市”等具体部署。为深入落实市第五次党代会和市委全会精神,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根据《眉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牵头编制了《眉山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二、起草过程
2021年3月22日市科技局正式启动规划编制。3—4月,规划编制组采用实地走访、座谈会和问卷形式,对各县(区)、主要园区、重点企业科技创新基础进行全面摸底调研,并分别与信利(仁寿)等56户代表企业座谈。5—8月,规划编制组深入研究《四川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征求意见稿)》《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决定》等重要文件,经多次讨论确定了眉山科技创新发展基础与思路,梳理编制大纲并形成《规划(初稿)》;9月,规划编制组与科技厅、市级相关部门(单位)加强沟通,充分衔接眉山市“十四五”产业、知识产权、金融发展等专项规划,修改形成《规划(征求意见稿)》,先后征求天府新区眉山管委会、各县(区)政府、市级部门(单位)和园区意见,反复修改完善;12月8日,规划编制组专题征求了万邦胜辉、泡菜研究院等企业和机构意见;12月14日,征求市人大、市政协意见,同时再次征求天府新区眉山管委会、各县(区)政府、市发展改革委等39个部门(单位)意见。《四川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印发后,对照涉及眉山的工作安排和要求,进一步修改完善,并履行了专家评审、社会公示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程序,最终形成《规划(送审稿)》,经市第五届人民政府14次常务会审议通过。
三、主要内容
《规划(送审稿)》共五章。分为发展态势、总体要求、核心部署、重点工作、组织实施五个部分。
(一)发展态势。主要总结“十三五”时期眉山科技发展成就,分析“十四五”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二)总体要求。主要提出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发展布局。制定了13项“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指标及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三)核心部署。提出了激活协同创新,实现科创强市;激活产业创新,实现科创兴产;激活市场创新,实现科创优城三大核心部署。
(四)重点工作
1.培育企业创新驱动力。支持科技领军企业做大做强,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倍增发展,助推科技中小型企业蓬勃发展,探索推进校院企地协同创新。
2.提升科技创新承载力。积极搭建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构建科技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全面推动创新载体集聚发展,加快完善新型基础设施布局。
3.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力。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优化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生态,构建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体系,改革创新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快推进军民融合创新发展。
4.激发科技人才创新力。聚焦产业重点领域引聚人才,完善外专服务引智体系拓展人才,对接产业发展需求培育人才,充分营造政策环境留住人才,树立鲜明导向选好用好人才。
5.强化科技金融保障力。积极推动金融载体加速集聚,全面拓宽科技企业融资渠道,持续优化政府科创基金管理,建立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6.六是增强科技惠民服务力。科技推进公共事业发展,科技赋能科普资源共享,科技融合新型城市治理,科技助力宜居城市建设。
(五)组织实施
制定了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创新投入、加强政策供给、重视环境营造、搭建监测体系、加强考核评价六项措施,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