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提“制造业立市”后,广州一季度工业贡献率较上年提升12个百分点

南方财经全媒体见习记者刘雪 张文卓 广州报道 4月26日,广州市发布2022年一季度经济数据。一季度,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为6751.84亿元,同比增长4.0%,延续了恢复性增长态势,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一季度,广州工业占GDP的比重从去年同期的21.7%上升至23.5%,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比2021年提高12.1个百分点。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9%,高于全国6.5%和全省5.8%的增速。

这是广州首提“制造业立市”发展思路后的首份季度经济报。尤其是今年以来,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疫情多点散发,面对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供应链循环畅通受阻、市场主体困难增多等诸多困难挑战,广州持续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夯实实体经济根基,以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双统筹,实现经济的平稳开局。

广州市社科院副院长尹涛认为,这与广州超前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相关,实现了政策提前发力效果。透过落实产业“链长制”、减税降费、扶持专精特新企业等多项政策,广州夯实制造业发展根基,稳住创新新驱动的新主线,产业发展的空间和经济增长的韧性得以提升。

制造业稳住发展“基本盘”

在广州市社科院农村研究所副所长张强看来,制造业的平稳发展,对全市经济起到了重要支撑带动作用。而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生产,是整个经济发展的“压舱石”。

从广州一季度经济数据看,工业最先释放出平稳开局的信号。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9%,比2020-2021年两年平均增速加快2.8个百分点。随着供应链的逐步畅通,汽车制造业保持较快增长,实现产值同比增长16.0%,其中新能源汽车增势良好,实现产值与产量同比均增长1.4倍。

以广汽集团为例,该集团副总经理高锐介绍,一季度实现汽车产销59.8万辆和60.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5.0%和22.5%,同时实现工业总产值1039亿元,同比增长35.3%;在地产值983.2亿元,同比增长37.5%,对工业增长贡献不小。

“这是多项综合政策靠前发力的结果。”尹涛说,自今年起,广州市推行“链长制”,以“链长+链主”协同的工作机制,推进暖企惠企扶企、产业链招商、供需对接,扩容“朋友圈”“生态圈”,目前已初见成效。

面对疫情突发情况,广州与上海、深圳、东莞等地对接,多城联动,点对点直接对接解决问题,帮助企业恢复供应链,稳定生产经营,成为企业“纾难解困”的常态。

据悉,广州正准备成立广州市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工作专班,探索“链长”“链主”企业协同推进建立重点产业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供需对接机制。

捷普电子(广州)有限公司高级物流关务经理黄海峰认为,“投资者或客户会考察一个城市的营商环境指标,而客户是否增加或转移订单、投资者增资或撤资与否,决定了整个产业链未来的发展水平。”

数字化助推增长新势能

拆解广州一季度的各个单项数据可以发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中的两大主导行业保持较快增长势头,电子产品制造业一季度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8.0%,通信及电子网络用电缆、智能电视、显示器、模拟芯片等电子产品快速产出;互联网软件信息服务业1-2月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7%,数字技术应用基础更加扎实。

“在疫情影响之下,制造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进程加快,是产业抵抗风险、展现出发展韧性的原因之一。”华南理工大学二级教授,广州数字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张振刚说。

数据显示,广州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走在前列,一季度智能化、信息化转型产品的生产形势较好,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工业机器人、安全及自动化监控设备产量同比分别增长92.4%、27.9%和36.5%。

截至目前,全市“上云”企业超过10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率达44%,上云企业数量居于全国第一梯队。

去年,广州市高恩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投入800万元建设了番禺新工厂。公司总经理霍丽仪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数字化转型是大势,因此工厂很早就决定进行技术改造,产线更新了德国先进机械,年产值可达5000万,生产效率、产品工艺及外观都大为改观。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港澳台研究中心主任任志宏提醒,在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的背景下,广州要不遗余力抓住数字化转型的风口和赛道。

当前,广州正全面抢占数字化转型制高点,共拥有1个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5家数字化转型服务上市公司,以数字赋能为驱动的生产组织方式平台化变革,正在成为“广州智造”提质增效的重要力量。

超前投资夯实发展后劲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注意到,一季度广州制造业投资增速强劲,同比增长45.4%。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74.0%,占制造业投资的比重为47.6%,比上年同期提高7.8个百分点;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医药制造两大领域投资增长迅猛,同比分别增长91.6%和36.3%。

“广州顶层设计重点谋划布局谋篇,加大对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领域的投资,使得其投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固定资产平均增速。”任志宏表示,工业投资的强劲增长,反映出广州正不断加快产业迭代、结构升级的步伐。

今年3月,广州启动2022年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集中开工的产业项目共154个,项目总投资达2798亿元。在签约动工的众多产业中,活跃着诸如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视源股份今年开工的总部及智能制造基地动工建设项目总投资33亿元,预计达产产值100亿元。该公司高级副总裁吴成玲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项目将主要用于工业4.0智能主控板卡生产、智能交互整机生产、显控产品中试研究、电子新技术及软件信息研发、机器视觉和深度学习算法等业务。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广州在关键产业引进扩产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今年,广州南砂晶圆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碳化硅单晶材料项目将正式投产,广州粤芯半导体项目二期将新增月产能2万片12英寸晶圆芯片,着力改善“缺芯”难题,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性。

除政府层面加快产业链招商之外,工业企业自身也在加快增资扩产,提高生产效率。今年2月份,广州黄埔区杉金光电的工厂内,新增的两条2250mm超宽幅前工程偏光片卷材生产线顺利试产。

“这为我们2022年产值实现进一步突破带来可能。”该公司广州法人孙知会表示,杉金光电是一家生产显示面板原材料的高新技术企业,根据日本矢野经济研究所公布2021年偏光片制造商生产份额排名,杉金光电以24%的份额排名全球第一,超过日本住友集团和韩国三星SDI。

任志宏认为,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广州具有产业链完整、产业体系完备、产业上下游衔接顺畅,以及高端人才集聚力度集聚密度和强度高度叠加的发展优势。

在强劲投资拉动下,广州工业增长呈现出新旧动能加速转换的趋势。数据显示,一季度,广州“3+5”战略性新兴产业厚积薄发,实现增加值2137.63亿元,同比增长6.6%,占GDP的比重为31.7%,贡献度达51.5%,对经济增长形成更有力的支撑。

在受访专家看来,展望全年,广州要实现今年年初定下的GDP增速5.5%的目标,投资仍然是核心利器。而4月22日召开的广州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会已明确,要狠抓重大项目建设和引进,强化要素支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投资持续较快增长。

创新驱动前进引擎

细观广州一季度服务业数据,高技术服务业多项指标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其中检验检测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和信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2.9%、20.4%和10.2%。

高技术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相互融合发展的产物,其增势明显,可以侧面反映出证明广州科技创新能力正在加强,这从广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中可见一斑。

4月25日广州市工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广州6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营业收入实现逆势大幅增长,比去年同期增长20.12%,远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7.9%的增速,为全市稳住工业“定盘星”注入了新鲜血液。

以专精特新“小巨人”为代表的中小企业是增强我国经济活力、韧性的重要保障。

张振刚表示,要充分发挥企业是技术创新主体的作用,鼓励企业发展前瞻技术、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以自主创新增强“产业核”创新能力。

当下,广州正举全市之力规划建设“科技创新轴”,由北向南串联起全市域科技创新关键节点,完善生命科学、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助力广州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对此,张振刚建议,广州要大力促进人才高地和知识高地建设,建设高能级、高水平、高效率的科技创新联合体,汇聚各种高端科技资源,以开放创新增强“产业源”创新能力。

任志宏则表示,广州要重视金融活水的作用,发挥好传统和现代行业独特优势,尤其是实体经济的赋能升级,在科创资源与金融资源的对接力度方面精准对接,形成一个梯度有序发展的科技与金融融合互促的生态链。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