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运俄罗斯煤炭,多国开始全球“抢煤”!这个国家无视美国警告抢购俄煤炭,外长:一个月还没有欧洲一下午买得多

每经编辑:彭水萍

煤炭价格的上涨,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而为了应对煤炭短缺的局面,许多国家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抢购煤炭。

与此同时,全球第二大煤炭消费国——印度,无视美国警告,趁机抢购俄罗斯煤炭,印度3月份超过66%的煤炭进口量来自俄罗斯,印度计划将俄罗斯焦煤的进口量再增加一倍。不过,​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称,“从数据上看,我推测印度本月购买的总量可能不及欧洲一个下午的购买量。”

禁运俄罗斯煤炭,多国开启“全球抢煤”模式

据央视新闻,4月15日,波兰总统杜达签署法案,法案规定将禁止从俄罗斯进口煤炭到波兰,违者将面临包括监禁在内的处罚。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其实,在4月初欧盟就已经批准对俄罗斯煤炭实施禁运。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提议进一步采取制裁措施,“首先,我们将禁止从俄罗斯进口价值40亿欧元的煤炭。”

此次欧盟煤炭禁运令的过渡期为120天,以便令欧盟成员国有时间寻找其他供应商。美国、英国也曾相继宣布禁用俄罗斯煤炭,紧随其后的则是世界第三大煤炭进口国——日本。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也表示将禁止进口俄罗斯煤炭,“我们将紧急寻找替代能源,通过逐步限制进口,减少能源部门对俄罗斯的依赖。”

俄罗斯是日本第二大动力煤进口来源国和第三大炼焦煤进口来源国。

欧盟对俄罗斯煤炭进口的依赖度更高,数据显示:欧盟各国煤炭进口量的45%来自俄罗斯,其中,德国进口俄罗斯煤炭的比例更高,达50%。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德国总理朔尔茨称,“但我们确实需要一点时间,公司也是一样,一段时间以来,它们一直在寻找新的供应商。”

为了弥补煤炭需求的巨大缺口,各个国家开始寻找新的煤炭供应源。南非大型煤炭生产商爱索矿业表示,该公司目前的煤炭产能,已经被欧洲多国提前预订。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南非爱索矿业负责人登巴曾瓦表示,欧洲人变得有点紧张和不安,开始寻找其他地方的供应

欧洲买家正在从全球各地加快购买煤炭。欧洲各国3月从美国进口了80.9万吨煤炭,从哥伦比亚进口了总量为130万吨的煤炭,从南非进口了28.7万吨煤炭。总进口量同比增长40.5%。

与此同时,日本近期也在疯狂抢煤。数据显示:3月份,日本煤炭进口总量为1671.1万吨,同比增长15%。

无视美国警告,印度趁机抢购俄罗斯煤炭

在其他国家禁运俄罗斯煤炭,寻找新的国家买煤的时候,全球第二大煤炭消费国——印度,无视美国警告,趁机抢购俄罗斯煤炭,印度3月份超过66%的煤炭进口量来自俄罗斯,印度计划将俄罗斯焦煤的进口量再增加一倍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称,从数据上看,我推测印度本月购买的总量可能不及欧洲一个下午的购买量。”

欧洲“气短”,燃煤电厂起死回生

对俄能源制裁的加码,进一步加剧了全球煤炭市场的供需矛盾,煤炭价格会不会继续上行呢?

俄乌冲突引发的能源危机,让世界不得不正视目前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欧洲自身能源对外依存度高达60%,尤其是天然气,作为欧洲最主要的发电能源,对俄罗斯实施禁运,让欧洲天然气陷入价格暴涨、短缺的困境。

图片来源:央视财经

意大利能源专家德莫斯特内斯表示,未来2-3年内,意大利很难通过多元化进口渠道,来替代俄罗斯290亿立方米天然气,企业因为成本上涨,而陷入巨大困境。

在此背景下,改用燃煤发电成了欧盟解决天然气短缺问题的出路。多国已经宣布重新启动已退役的燃煤电厂,或推迟此类电厂的退役计划,甚至建立煤炭战略储备。

图片来源:央视财经

德国环境行动组织首席执行官萨沙表示,很不幸的是,他们不能一夜之间摆脱这种依赖,这显然是一颗苦果,有老旧的燃煤电厂必须恢复供电。

和德国一样,意大利总理德拉吉也表示,要重新开放7家燃煤电厂;法国和西班牙同样因能源涨价提出了类似政策。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蒂默曼斯表示,欧盟各国在转向可再生能源前,可以在煤炭上停留更长时间,以避免对天然气的依赖。

图片来源:央视财经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表示,欧盟近几年一直在减少煤炭产能,很多煤矿关闭,相关的基础设施也被削弱了。如果欧盟放开手发展煤炭,应该也不成问题,但欧盟是最支持低碳发展的,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供需错配根源已久,煤炭价格或将持续高位运行

从1990年到2020年,生产煤炭的欧盟国家数量从12个减少到2个;煤炭产量从1990年的2.8亿吨下降到2020年的0.6亿吨,下降幅度达79%。2020年,在全球16个主要产煤国中有13国煤炭产量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全球煤炭产量同比下降4%左右。未来3年,全球煤炭产能复合增速为1.4%,而全球煤炭需求复合增速为1.7%,全国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

中国海油集团能源经济研究院院长王震表示,总体来讲,供应紧张的局面还是会持续。供需不平衡的矛盾还是会加剧。煤炭价格仍然会处于一个很高的水平。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央视新闻、央视财经

每日经济新闻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