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或将驶入发展快车道。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2020年就被正式被纳入国家七大新基建,站在了舞台中央。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型产业,如今正经历由传统燃油汽车向智能电动汽车的飞速转变,而充电桩作为电动汽车的基础补能设施,显然是汽车产业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中最基础的抓手,其发展更是“牵一发动全身”。
大势所趋 充电桩概念站上风口
工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新能源汽车产业表现亮眼,产销双双突破350万辆,分别达到了354.5和352.1万辆,同比均增长1.6倍,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累计推广量已超过900万辆。该数据或将被再次被改写,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2022年全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将达500万辆,继续成为市场增长的主要力量。
新能源汽车逐步成为行业风口,而与之配套的充电桩行业经历了野蛮生长后,也开始成为不少投资者眼里的前景十足的细分领域。“双碳”大背景下,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大势所趋,新能源汽车供电需求随之水涨船高,充电桩市场正迈入黄金赛道。
然而,与前景光明的市场预期相伴的是充电桩行业仍无法忽视的痛点。据统计,当前我国公共充电桩中快充占比仅为四成,且快充功率普遍较低,导致充电速度慢、排队时间长、周转效率低等问题依然突出,较难满足广大用户的充电需求,难以适应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
因此,现阶段充电桩问题仍然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掣肘。这也意味着,投建和运营充电桩仍孕育着的市场机会,正因为如此,越多越多的资本和创业者瞄准了充电桩市场。
政策驱动 做优做强充电桩迫在眉睫
为更好地支撑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加快充电桩、换电站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已迫在眉睫。2022年全国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的议案和议案均围绕充电桩的相关发展问题。
2020年,作为新能源汽车配套基础设施,充电桩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并纳入新基建七大产业之一。进入2022年,充电桩行业更是利好政策频出。国家层面上,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十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到“十四五”末,我国电动汽车充电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形成适度超前、布局均衡、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能够满足超过2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
地方层面上,2022年,各省市加紧布局充电桩建设规划,从政策层面为快速发展的新能源车市场“充电续航”,比如中共北京市委办公厅、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月11日印发的《关于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新增充电桩2.6万座,提高城市充电桩覆盖范围;上海市政府办公厅2月24日公布的《关于本市进一步推动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满足125万辆以上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全市车桩比不高于2∶1,意味着到2025年,上海市充电桩数量将超250万个;四川省人民政府3月3日发布的《四川省“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力争建成充电桩12万个,总充电功率达220万千瓦,满足电动汽车出行需求。
其余各省也闻风而动,正陆续作出未来几年的充电桩发展规划。总之,从政策驱动上看,2022年国家定调“稳增长”,而充电桩的投资建设作为新基建系列之一,成为2022年基建促增长的重点领域,获得的政策支持远超从前,充电桩产业链或将迎来新风口。根据国元证券的分析,未来十年,充电桩市场总投资额将近万亿元,预计2020年至2025年累计市场空间超千亿元,市场空间广阔。
科技支撑 速达充电颠覆传统充电概念
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曾说过,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站在风口上的河南速达充电设备有限公司(下称“速达充电”)为紧握时代赋予的机遇,早已提前布局发展,抢占赛道黄金位置。
速达充电是行业内较早一批拿到充电桩运营资质的企业之一,已与众多整车企业、房地产企业确立了战略合作,品牌影响力巨大。目前,在河南省内已自主建成成熟的充电运营网络,精心打造“速达充电·三门峡样板城市”,覆盖加油站、景区、小区、医院及政府单位各类场景,针对各类场景均有不同的解决方案。此外,在全国其他省市的战略布局早已开启,在山东、陕西、山西等省市均取得实质性市场成果。
速达充电定位自身为城市级别充电运营服务解决方案提供者,与其他充电桩企业不同,速达充电不仅拥有智能化全体系的产品生产线,同时,其本身也投入到充电桩运营环节中来,因此,更懂得充电运营商普遍存在的市场痛点。在运营方面,公司采用跨界运营、深耕运营、品牌运营、用户运营等多种运营方式,确保用户实现充电方便、便捷的优质体验。公司充电运营平台采用基于SOA规范架构的SAAS平台,经过多年的技术迭代升级,目前拥有300余项功能模块,能够满足所有场景的市场需求。此外,平台通过不定时的补贴及导流活动帮助运营商更好的经营。
“新思维、新概念、新模式”,作为行业内唯一自身定位为城市级别的充电服务商,未来,速达充电将继续以科技为支撑,不断探索,潜心布局,真正解决充电难、充电贵的问题,真正实现充电需求“便捷无限”。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