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占黄金赛道的南京,为何看中生物医药?

由于行业自身研发周期长、实际利润低、风险高等特点,国内的医药行业整体专业水平还不具备充足的竞争力,在研发投入、专利数量等一系列硬性指标上仍处于较低水准。

但总体来看,生物医药产业是极具发展前景的产业,其规模在过去十几年间快速膨胀。近两年,受全球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医药研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也因此被按下了加速键。

对于我国的生物医药产业来说,目前处在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任重道远,却也大有可为。现下,谁抢先拿下生物医药产业的制高点,谁就掌握了未来发展的先导权。尤其对于南京等一批“新一线”城市而言,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是最有可能赶超北上广深,实现快速崛起的法门。

南京市作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生物医药基地,具有雄厚的科研、教育和产业基础,在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方面具有天然优势。但先天条件只是成功的充分条件,而非必要条件,如果不能化禀赋为内生动力,最后也只会“泯然众人矣”。南京深谙此道,不仅充分利用原有的高校、科研优势,还从上层建筑的高度加以布局,谋求在这条吸金赛道上跑出“南京速度”。

聚焦生物医药的黄金赛道

南京市委书记韩立明曾表示,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事关南京市新发展动能的培育,南京将其作为重点培育产业之一,意在聚焦优势领域,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2022年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要以生物医药等产业为重点,加快打造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和千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可见,南京对于成为生物医药产业领头羊志在必得。

近年来,南京先后出台《南京市打造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地标行动计划》《南京市生物医药创新产品推广应用实施办法(试行)》等政策,聚焦产业发展的“堵点”、“难点”,寻求破题思路。在一些列政策的加持下,目前,南京市已形成包括药材种植、化学制药、生物制药、研发服务外包、医疗器械等在内的全产业体系,初步建成研发、孵化、中试、生产、流通等生物医药产业链。先声药业、金陵药业、海辰药业、药石科技、基蛋生物等一批顶尖企业也纷纷落户南京,为南京生物医药产业体系发展筑牢根基。

以将生命健康产业确立为三大主导产业之一的江北新区为例,近年来依托生物医药谷这个核心载体,将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积极探索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路径,如今也算“小有心得”。2021年生物医药谷的医药产业规模同比增长30%,超1300亿元,累计集聚生物医药企业1000余家,并涌现出一批在各自细分领域成为“小巨人”的企业。在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发布的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排名中,该园区位列第11位,在省内仅次于苏州工业园区。

南京优势:产学研融合

南京积极探索骨干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之路,产学研合作也已结出了果实,在基因工程、细胞治疗等领域已经涌现了一批全国领先的南京企业。但当前,国内的医药研发大环境还在经历从仿制向创新为主的转型,南京自然不甘雌伏。说到创新,久离不开科研、离不开人才,恰好在这两方面,南京极富竞争优势。

在科研方面,南京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打破传统科研“小圈子”,进行全方位的科学产业布局。目前,南京不仅拥有南京大学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医科大学生殖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科研中心等,还汇聚了剑桥大学南京创新中心、卡罗琳斯卡医学院、乌普萨拉大学研究院等国际研究院所落户。另外,南京还拥有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南京)中心、国家遗传基因工程小鼠资源库等基础服务平台,可以说,南京的生物医药研究体系十分完善。

在人才方面,南京不仅高校林立,还积极引才育才,夯实人才构架。仅去年,南京地区久新增两院院士14名、居全国第二。不仅如此,南京还积极实施紫金山英才计划,集聚顶尖人才30名,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234名,培养创新型企业家200名。

南京如何脱颖而出?

当前,生物医药已成为各大城市新一轮竞赛的热点之一,各地都在积极布局,试图抢占行业发展制高点。单从江苏省内来看,除了“行业发展”老大哥的苏州,像扬州、连云港等兄弟城市也在迎头追赶。可以说,生物医药这条赛道上的竞争日趋白热化,那么南京如何打破当下你追我赶的局面,实现“一骑绝尘”呢?答案是创新、人才与资金。

毋庸置疑,摆在首位的一定是创新且不说创新驱动是国家级战略,单说现在各行各业的发展哪一个又离得开创新。生物医药作为高精尖行业,要想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更是离不开创新。当然创新并不是一个空泛孤立的概念,相反创新涵盖了众多领域,它可以与各种事物相关联。2022年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高水平建设数字经济名城。因此,对于当下的南京而言,对于当下的生物医药产业而言,实现创新突破,就要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推动科技服务业发展,壮大离岸研发、远程诊疗、数字金融等新业态,抢搭“智改数转”快车。可以预见的是,在技术与政策的双向加持下,数字与生物医药的组合,势必会产生“1+1>2”的效果。

良好的创新生态使得南京生物医药产业“集木成林”的同时,自然而然也会引来“凤栖梧桐”。不过单单能吸引人才还不够,能吸引良才,留住良才方为本事。正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生物医药相对于其他行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更高。南京因此,南京要实行更加开放便利的人才政策,为高层次人才、拔尖人才提供政策支持,同时根据产业布局,利用自身高校资源,有针对性的培养行业所需人才。用资源育才,用产业留才,用环境养才,使专业人才各得其所,充分施展才华,才能实现人才聚、事业兴。

除却创新、人才,资金对于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生物医药行业具有明显的壁垒高、投资高、风险高的“三高”特点,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在前期研发中往往存在投入与产出不对等的情况,但当开发成功之后,利润回报便会直线上升。因此,南京要想在这个领域占得一席之地,就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继续扩大“宁科贷”覆盖面以及科技创新基金规模,也可以通过设立专项资金等方式,实现精准扶持。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