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内江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内江新区、内江经开区、内江高新区管委会,市级各部门,有关单位:

  《内江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内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3月15日

内江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

20223

目  录

序 言 3

一、发展基础 4

(一)发展成效 4

(二)主要问题 7

二、发展环境 7

(一)发展趋势:科技产业互动融合 7

(二)发展机遇:科技创新空间广阔 8

(三)自身条件:创新资源相对充足 8

(四)外部挑战:创新面临多重压力 9

三、总体目标与发展思路 10

(一)指导思想 10

(二)基本原则 10

(三)发展目标 11

四、发展重点与主要任务 12

(一)强化战略引领,深耕创新驱动战略 13

(二)创新协同机制,增强创新驱动动力 15

(三)构建创新网络,夯实创新驱动根基 17

(四)坚持精准施策,加快创新主体培育 21

(五)坚持开放合作,有效推动协同创新 23

(六)实施精准服务,有效助力科技创新 24

(七)聚焦科技民生,建设幸福美丽内江 26

五、保障措施 28

(一)加强组织领导 28

(二)建立协同机制 28

(三)加大科技投入 29

(四)完善政策保障 29

(五)强化监测考评 29

(六)营造创新氛围 29

    

当前,我国正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交汇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演进,科技创新引领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推动发展方式向依靠持续的知识积累、技术进步和劳动力素质提升转变,使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精细、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

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世界大势、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做出的重大战略布局。加快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实现人民高品质生活的需要,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需要,是顺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需要。因此,“十四五”时期,必须有效对接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和市场需求,持续提升科技创新效能,开创科技创新新局面。

“十四五”时期,是内江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时期。内江必须坚持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以科技创新带动理念、产业、管理、体制机制和文化等全面创新,让创新驱动发展成为主旋律、主引擎。为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创新型城市,根据《内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特编制本规划,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期间,内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加快建设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驱动发展先行市为牵引,扎实推进科技平台建设和资源要素集聚,持续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为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科技力量。

(一)发展成效。

——科技创新平台不断夯实,科技创新资源加速集聚。“十三五”期间,内江成为全省首批开展省级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市(州)之一,隆昌市成功获批创建全国首批创新型县(市),内江高新区获批创建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内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科技部农村中心“100+N”开放协同创新体系的全国首站园区,内江市成为全省除成都、绵阳之外同时拥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市(州)。隆昌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内江汉安孵化器和内江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成功创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全市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居全省第三。到2020年底,全市建成省级及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7家、拥有孵化器面积15.9万平方米、入孵企业及各类研发机构575家,拥有院士(专家)工作站28个、博士后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4个,拥有企业技术中心104个(其中省级27个,市级77个),拥有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1个,拥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2个(其中省级3个、市级99个),拥有工程实验室52个(其中省级3个,市级49个)。                                                

——创新主体培育成效显著,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十三五”期间,全市实施重点科技计划项目650项,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7项,2020年全社会研发投入12.9亿元。2020年底,全市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378.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30.9%;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47家;培育驰名商标10件;专利申请量3264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396件,专利授权量2064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256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513件。四川壹脸通科技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在天府新四板成功挂牌。“60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开发、研制与工程示范”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内江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参与的“稻鱼生态种养提质增效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内江市种猪场参与的“四川地方猪遗传资源保护技术体系创建与产业化开发利用”项目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类一等奖,中铁隆昌铁路器材有限公司主持研究的“高速铁路扣件系统技术创新工程”、成渝钒钛科技有限公司主研完成的“500Mpa级高强度抗震钢筋低成本稳定控制技术”、内江市农业科学院研究完成的“白乌鱼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创新与应用推广”项目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四川汇宇制药有限公司外籍专家获得省政府“天府友谊奖”。

——科技开放合作蔚然成势,协同创新局面持续开拓。“十三五”期间,先后分别与西北工业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等38所高校院所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校地合作工作成效显著,挂牌成立了西北工业大学内江技术转移中心、北京大学产学研合作办公室、隆昌汽车技术转移中心等5家技术转移机构,校企合作新建了内师第三方检验检测中心、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发中心、动物生殖免疫调控实验室、企业科技创新中心等各类研发平台10余个,挂牌共建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内江产学研协同发展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8家。全市企事业单位与高校院所合作,新签订校(院)地、校(院)企、校校合作协议200余项,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1636名。

——成果应用导向深入人心,科技成果转化成效突出。“十三五”末,全市拥有从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创业导师团队专家87人、专职技术经理人20人、兼职技术经理人21人。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机构和示范企业培育工作,成功培育省级示范机构2家、省级示范企业2家。积极推动本地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内江市农业科学院转移转化科技成果20余项,科技人员领办创新型企业12家,把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全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基本形成,技术合同认定登记额达到1.66亿元,比“十二五”末的0.58亿元净增长1亿元以上,同比增幅近两倍。

——创新环境优化更进一步,创新创业氛围持续增强。“十三五”期间,利用《内江日报》户外新媒体平台、内江电视台科教频道“科技内江”栏目平台,制作播出“科技内江”节目46期,刊发科技创新企业、人员典型事迹新闻报道120余篇。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建成省级科普(示范)基地3个,开展科普活动500余场。开展“双创活动周”系列活动,组织企业参加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成功举办四届“内江高新杯”创客大赛,吸引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知名高校创新团队参赛。

(二)主要问题。

“十三五”期间,内江科技创新在平台建设、主体培育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成绩固然可喜,但在科技创新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加凸出,亟待解决。一是科技创新人才总量不足,高层次创新创业型人才尤其是领军人才、团队仍然相对缺乏;二是科教融合度有待提升,高等教育资源不充足,教育资源相对有限,科技教育融合发展效应有待激发;三是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全市研发投入基础薄弱、企业的研发投入总量偏小,企业缺乏核心技术竞争力。

二、发展环境

“十四五”时期,内江应当审时度势,积极应对全球科技变革新趋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在“两个大局”中实现科技创新新作为。

(一)发展趋势:科技产业互动融合。

一方面,科技资源不再是简单的集聚,而是对科技资源的集成度和创新网络的完整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技内核”的内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另一方面,“科技内核”并非独立存在,必须与“创新产业集群”共生共存。这就要求“十四五”时期内江要集中优势力量,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资源集成度,完善和优化创新网络,建设具有“内江特色”的成渝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集群的互动发展,打造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的“内江样板”,持续发挥内江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的创造力、引领力。

(二)发展机遇:科技创新空间广阔。

内江“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面临五大机遇。一是当前国际局势复杂多变,破解“卡脖子”工程乃大势所趋,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内江科技创新有望乘势而上;二是国家科技体制改革持续推进,内江科技将乘改革东风,为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搭建舞台,促使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三是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科技创新中心,“成渝之心”的内江有望获得更多政策支持和要素集聚;四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推进,西部经济腹地建设特别是新技术的应用,将为内江科技创新带来持续的牵引力;五是以5G、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基建将拓展科技经济发展新空间,内江新装备、大数据等相关科技产业势必受益于新基建。

(三)自身条件:创新资源相对充足。

内江科技创新的环境、资源持续优化,这是内江“十四五”科技创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一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不断完善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制度体系和组织体系,科技创新获得了精准而有力的支持;二是内江区位优势日趋突出,对于创新人才和创新资源的吸引力不断增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的条件更加充分;三是“5+4+5”产业体系使内江老工业基地焕发生机,科技创新的产业基础更加坚实;四是内江坐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三大平台,其创新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将不断彰显;五是内江持续推进各类创新载体建设,各县(市、区)积极开展创新载体提质增效工作,为内江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基础。

(四)外部挑战:创新面临多重压力。

“十四五”时期,内江科技创新发展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压力与动力并存。一是新一轮科技创新和产业革命风起云涌,科技创新对经济转型升级的支撑引领作用更加突出,“不创新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创新效率的高低决定了科技创新的效能,也直接影响着经济增长的质量;二是随着国家强化成渝两个特大城市经济势能建设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体系的完善,“虹吸效应”使得创新资源势必更趋集聚于成渝两地,内江创新资源集聚的难度将受到更大的挑战;三是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等科技的深度发展,传统的地理位置所带来的区位优势逐步被削弱,“成渝之心”并不意味着科技资源必然集聚于内江、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落户内江。这就要求内江在“十四五”时期必须正视自身面临的发展环境,积极应对挑战,将科技创新面临的压力转化为动力,变不利为有利,强势扭转发展局面。

三、总体目标与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十四五”期间,内江科技创新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准确研判科技创新形势,坚持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以创建省级创新型城市为契机,着力打造“战略+机制+创新网络”的“科技内核”,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效能,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创新驱动发展先行市和成渝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为建设成渝发展主轴中心城市提供坚强的科技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制度创新、激发活力。深化科技、经济、政府治理等领域创新改革,最大限度释放创新活力。探索符合内江实际的创新政策,以市校(院)企合作为抓手,激发涵盖科研院所、高校、企业、中介机构在内等各类创新主体活力。

——坚持差异定位、特色发展。坚持差异定位,发挥比较优势,实现特色发展,建设具有“内江特色”的科技创新中心。紧盯国家科技战略实施,重点解决自身科技问题;发挥高新科技产业的引领作用,重点发挥中低科技产业的基础作用;加强科技创新的源头管理,重点加强科技创新成果的转移转化;增强“科技内核”的分量和质量,重点推动“创新产业集群”的深度和广度。

——坚持协同创新、转化应用。快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在内江布局和扩展,充分利用交通区位优势,以人才、技术引进融合为重点,推动协同创新。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提高全市科技发展的整体水平。

——坚持市场主导、企业主体。尊重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搭建科技创新研发平台,推动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加大科技投入,推进“5+5+5”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通过政策支持、机制保障、环境优化等措施,激发市场主体的内生动力,形成各方共同推动的生动局面。

——坚持突出重点、精准发力。聚焦新兴产业、核心技术、成果转化、高端人才、营商环境、商事制度等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精准推动科技资源合理配置、创新要素高效集聚和创新网络的系统集成,培育新动力、建构新优势,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坚持生态宜居、绿色发展。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放在第一位,把“绿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以科技创新支撑绿色发展,努力实现人民富裕、生态美丽的有机统一,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幸福美丽新甜城。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内江科技创新生态持续优化,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科技引领社会、创新引领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基本建成成渝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成功创建省级创新型城市,为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供“内江动力”。

——布好科技创新骨架网。科技创新空间布局优化,逐步形成“示范引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域覆盖”科技创新骨架网。三大国家园区的创新引领作用进一步凸显,平台效应、集聚效应、示范效应更加突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4家,入孵企业及研发机构超过600家。建成国家创新型县(市)1个。

——筑牢科技创新支撑点。创新动能加速聚集,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筑牢科技创新的支撑点。全社会研发投入经费年均增长8%;市级及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82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400家以上。省级及以上创新平台达到70家,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1件,技术合同成交额2.8亿元以上。经济质量效益全面提升,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35%。

——建实科技创新生态圈。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创新创业政策体系更加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更加严格,创新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创新价值得到有效体现,创新活力明显增强,形成支持创新、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和社会氛围,建设科学家的“家”、创新者的“城”,逐步建实具有“内江特色”的科技创新生态圈。

四、发展重点与主要任务

“十四五”时期,内江科技创新将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家战略实施,致力于构建“战略+机制+创新网络”的科技创新内核,以成渝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建设为引领,不断优化和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实施科技创新全链条管理,大力提升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建设“科技创新新内江”。

(一)强化战略引领,深耕创新驱动战略。

“十四五”时期,内江科技创新必须强化战略引领,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围绕将成渝地区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目标,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实施,推动内江科技经济互动发展。

——战略核心:唱好“双城记”。作为双城经济圈主轴发展带腹心节点城市,内江要对标党中央提出的“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定位,落实科技创新区域合作协议,贯彻实施《关于加快建设成渝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的意见》,共同打造环成渝科技创新生态圈。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积极争创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推动内江高新区加入成渝地区高新区发展联盟、创建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推动隆昌市创建成为国家创新型县(市),推动内江荣昌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深化与成渝两地高校院所合作,用好与各大高校院所建立的战略合作关系,把合作落实到具体企业、专家团队和项目,推动更多重大科技合作成果转化、产业化。推进区域性科技资源集成,建立技术需求、科技成果、高校院所专家团队、科研平台等数据信息库。积极参与和办好各类科技创新开放活动,整合招商引资政策和土地规划,把最好的政策、最好的地块集中起来,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支撑效用强的引领性项目,带动更多创新要素集聚内江。

——战略重点:培育科技人才。“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新内江”建设关键是要践行“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积极实施科技人才战略,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这是内江“十四五”科技创新战略的重点。一是继续优化人才使用和评价机制,高度重视本土人才培养和开发,大力培养和培育创新型、应用型科技人才队伍;二是努力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不断提升对科技创新人才和团队的吸引力,通过“蓄势”努力解决本地科技人才数量和结构的短板;三是建立健全科技人才共享机制,利用柔性机制引进、使用科技人才和团队,努力共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科技人才和团队,提高人才共享的能力和水平。四是以重点产业为依托,力争引进1—2名院士创新团队,并逐步完善高端人才住房、落户安置、医疗社保等政策服务体系,打造全方位“保姆式”人才服务模式。

——战略基点:突出科技适用。“十四五”时期,内江必须强化科技适用原则,正确处理高新技术产业与中低科技产业的关系,既要重视发挥高新技术的产业引领作用,又要高度重视发挥中低科技的就业带动作用,这是内江“十四五”科技战略的基点。进一步完善落实创新创业扶持政策,优化创业环境,加快构建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方式,形成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新局面。进一步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提高它们吸纳就业的能力,使它们真正成为扩大就业和促进高质量就业的主渠道。用足用好国家支持政策,进一步加大人力资源培养投入力度,切实增强就业培训前瞻性、实用性、有效性,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为转型升级后的产业提供优质劳动力资源。

——战略支撑:破解“双重任务”。科技创新工作既要“顶天”,又要“立地”,这是内江“十四五”科技创新战略的支撑。因此,深耕创新驱动战略,必须正确认识创新驱动面临着“双重任务”:一方面,跟踪全球科技发展方向,对属于战略性、需要久久为功的技术,提前部署、努力赶超,力争缩小关键领域差距;另一方面,坚持问题导向,对能够快速突破、及时解决问题的技术,抓紧推进、努力破解,力争拓展内江经济发展空间。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对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在解决自身产业科技难题的同时主动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攻关课题,在发展中破局、在破局中发展,切实发挥内江优势,圆满完成“双重任务”。

(二)创新协同机制,增强创新驱动动力。

以改革创新的姿态,着力营造有利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制度环境,是内江“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的重要动力。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有利于激发科研院所、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是内江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的重要突破口。

——强化经验推广,释放科技改革红利。深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加快“九张清单”在内江的落地落实,探索推广一批国、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经验成果,进一步推广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成果,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进一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释放改革红利。

——创新体制机制,增强科研机构动力。支持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按规定以创办企业、转让许可、作价入股等形式推动转化科技成果。指导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制定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加快落实科研人员兼职兼薪、离岗创业等政策,优化管理流程,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效率。建立健全科技创新容错机制,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等实行科技成果转化风险免责政策,单位领导在履行勤勉尽责义务、没有牟取非法利益的前提下,按规定依法免除其在科技成果定价中因科技成果转化后续价值变化产生的决策责任。

——推动绩效改革,激发科研人员活力。树立正确的科技评价导向,把科技成果转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作为科研人员职务晋升、职称评审、绩效考核等的重要依据。落实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政策,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建立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机制,提高科研人员转化收益比例。高校和科研院所转化科技成果所获得的收入全部留归本单位,纳入单位预算,不上缴国库,主要用于对完成和转化职务科技成果作出重要贡献人员的奖励和报酬、科学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等相关工作。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设立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单位可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中提取不低于10%的比例,用于机构的能力建设和人员奖励。鼓励科技人员按照规定,依法经所在单位同意,可以采取在职创业、离岗创业、项目合作和到企业及其他组织挂职或者兼职等方式,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活动,并按规定获得报酬或奖励。高新技术企业转化科技成果,给予本企业相关技术人员的股权奖励,符合条件的,可按规定在不超过5个公历年度(内)分期缴纳个人所得税。转制科研院所、非营利性研究开发机构和高等学校科技人员取得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符合规定条件的可减按50%计入科技人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三)构建创新网络,夯实创新驱动根基。

创新网络是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和支撑。“十四五”时期,内江科技创新必须坚持国际化、专业化和现代化视角,积极构建和完善科技创新网络,进一步夯实创新驱动根基,促进经济社会创新驱动发展。

——构筑“因特网”+“国内网”+“圈域网”+“局域网”。从空间分布和逻辑层次来看,内江应当着眼于构建基于国际视野的“因特网”、辐射全国范围的“国内网”、覆盖双城经济圈的“圈域网”和服务内江本地“局域网”,形成全覆盖、立体式的广域创新网络。

一是构筑“因特网”。“十四五”时期,顺应内江产业国际化、成渝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建设的趋势,提升内江科技创新的形象和影响力,积极引进国际科技创新资源,构筑科技创新的“因特网”。以重点产业、企业为依托,积极引进国际专家人才,开展联合科技攻关;支持本地企业、研究院所、高校,定期举行科技论坛,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支持我市科技人员以各种形式积极深造,提升科研能力和水平。

二是完善“国内网”。“十四五”时期,强化与国内“双一流”大学、重点科研院所等的联系,不断完善科技创新的“国内网”。充分利用国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资源富集优势,主动对接并加强市校(院)企合作,推动建立一批产学研协同发展创新平台。支持相关企业建强研发机构,整合优势创新资源,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企业集群;瞄准科技发展前沿和产业发展需求,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建产业技术研发机构,推动骨干企业创建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工程中心或技术中心等国家和省级研发机构。在新材料、新医药、新装备、新能源、大数据等重点产业领域,培育一批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一体的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引导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研发机构。到2025年,与企业进行科研合作的高校院所达到50家以上,企业通过自建或与高校院所共建方式建立研发机构80个以上。

是强化“圈域网”。着眼于双城经济圈,积极围绕企业科技需求,深化与重庆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机械科研总院集团、四川省农业科学院、重庆市畜牧科学院等成渝区域内外高校、院所、科技企业等合作。持续发展水木深研等既有创新平台,拓展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筹建内江市智能智造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深化与成都科技合作,加强与荣昌、大足、永川等地区的交流合作,加快建设泸内荣永成渝地区国家高新区产业联盟。积极开展川南一体、内自同城相关科技资源共享、科技产业协同。

四是夯实“局域网”。“十四五”时期,要以现有的科技创新资源为依托,逐步网络化、集聚化,形成科技创新的“局域网”。以内江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等三大国家创新平台为重点,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承载能力。推动“市区镇(街道)同创”,加快内江省级创新型城市建设,支持隆昌市创建全国首批创新型县(市),支持内江高新区创建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扎实推进创新型镇(街道)试点工作。提升科技成果孵化培育能力,培育“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创业孵化链条,加速先进技术成果孵化培育、转移转化。以产业前瞻性技术、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为研究重点,以推进先进技术产业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为目标,整合各类创新要素,建立以市场为导向、投资主体多元化的科技服务体系。以“内江高新杯”创客大赛为舞台,以“甜城英才”计划为引领,以重点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为载体,构筑人才引进培育网络。

——构筑“1+7”科技创新生态网络。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环境对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释放科技人才创造活力至关重要。“十四五”时期,内江要构建以党委为领导的1+7”、即“党委”+“政用产学研金介”的创新生态体系,如表所示。

“1+7”科技创新生态网络

类别

主要作用

主要任务

一个

核心

党委

领导核心

各级党委要提高领导科技创新工作的能力水平,主要负责同志要把科技创新工作拿上手、亲自抓、抓出个样子来

七大

主体

政府

主导作用

由政府牵头推动开放创新平台搭建并出台相关政策来推动一体化发展,使产学研合作围绕应用转化和创新价值实现得到快速发展

用户

创新引导

引导企业用户导向,积极消化、吸收用户的意见和建议,减少技术创新的盲目性,缩短新产品从研究开发到进入市场的周期,有效降低技术创新的风险和成本

企业

创新主体

继续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激发企业研发投入的积极性,提升企业的研发能力,为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提供有力支撑

高校

创新源泉

积极吸引高校资源,推动强化人才培养、干部培训与成果转化的校地合作,为科技创新提供人才智力支撑

科研机构

科技应用

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积极吸引产业相关科研机构落户,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拓展与科研机构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金融机构

金融支撑

促进科技金融发展,吸引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创新创业,积极发展风险投资、天使投资,为科技创新提供金融支撑

中介机构

润滑剂

科学设置社会中介机构,引导其面向社会提供技术扩散、成果转化、科技评估、创新资源配置、创新决策和管理咨询等专业化服务,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整体创新功效

——构筑“科技+教育+经济”融合发展网络。“十四五”时期,以成果转化为载体,引进国内外优质高校资源,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的融合发展。要发挥内江区位交通优势,积极引进一批国内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构建具有“内江特色”的大学城、科创城,力争实现内江教育资源质的提升。

(四)坚持精准施策,加快创新主体培育。

“十四五”时期,要加快科技创新主体培育,强化发展示范引领,这既有利于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的产业承接能力,服务于成渝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建设,也有利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实现从“工业大市”向“工业强市”的转变。

——强化市场导向,推动科技企业发展。持续实施民营重点企业创新引领行动和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倍增行动,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力度,壮大规模、增强实力,打造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加快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一批创新产品,提升核心竞争力。支持企业通过技术转让、技术入股等方式,承接高校院所等机构的科技成果并实施转化。鼓励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健全、转化效果突出的重点企业,积极申报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企业。积极支持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企业申报国、省级科技计划项目。支持企业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经费投入力度,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以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仪器设备加速折旧、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政策。

——完善孵化链条,推动科技成果培育。支持龙头骨干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设专业孵化载体,鼓励大企业围绕产业链、创新链开放共享资源,与高校院所、知名机构合作共建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引导各科技企业孵化器进一步完善配套功能,强化管理服务。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对科技创新、技术转移、科技孵化和成果转化等重点项目给予统筹安排、优先保障。

——强化创新示范,推动产业创新发展。聚焦“四新一大”产业,加快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高水平建设新材料、新装备、新医药、新能源等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引导龙头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示范平台载体,重点推进农业科技孵化和成果转化中心等加快发展。围绕水产、黑猪、中药材等内江特色产业开展重点科技攻关,推动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产业带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探索组织创新,建立新型科研组织。成立一批适应产业转型升级、运行机制灵活、功能定位清晰的新型研发机构。探索事业单位企业化、技术开发契约化、成果转化资本化、人才培养订单化的发展思路,探索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产业发展“三发”一体化的研发模式,加强市场投入机制、全员聘用用人机制等一系列管理模式创新,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增强内江占领科技与产业发展制高点的能力。

(五)坚持开放合作,有效推动协同创新。

立足内江、面向成渝、辐射全国,正视差距,以开放合作的态度,吸引国内外优质科技创新资源落户内江,补齐短板、发挥优势,有效推动协同创新。

——强化需求对接,推动技术精准转化。发挥内江区位优势、产业发展优势,积极对接融入成渝科技创新走廊,通过开放协同创新,以吸纳成渝地区为主的创新资源、技术成果向内江引进转化。分领域、分专业征集、发布、展示科技成果和企业需求信息,广泛开展成果交易、成果推介、技术交流等活动,实现科技成果供给端与企业需求端精准对接,加快科技成果向本地转化。

——强化横向合作,积极引进研发机构。围绕促进“5+5+5”产业发展,支持企业整合资金、人才、技术等各类创新要素,与成渝两地为主的高校院所合作,有针对性地引进建立企业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等各类研发机构或技术转移机构,开展重点领域的关键技术研究开发。积极推进智能智造产业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内江分院、重庆市畜牧科学院内江分院建设。深化与机械研究总院等机构的产学研合作,引进创新研发机构或平台,为更多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提供源头支撑。

——强化校地合作,引进优质高校资源。鼓励本地高等院校围绕地方产业发展设置学科专业,成立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建设特色孵化载体,逐步形成主体化、多维度的科技创新合作态势。支持本地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围绕内江产业发展,开展创新研究,形成一批创新技术成果。鼓励支持本地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对接各县(市、区)、特色产业园区优势产业,积极开展中试熟化、专利运营、创业孵化等活动,加强环境治理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强化军民融合,支持技术国际转移。主动融入全省搭建的军民融合科技协同创新平台体系,结合内江实际推动军地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促进军民两用技术相互转化,重点引导民用领域先进技术成果及知识产权在国防和军队建设领域运用,鼓励内江企业以开放、共享、共赢的理念,积极“民参军”。积极融入四川推进“一带一路”科技合作和四川推进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建设,鼓励内江企业发挥技术优势,培育企业品牌,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支持企业引进国际先进技术成果,助推企业创新发展和产业壮大。

(六)实施精准服务,有效助力科技创新。

以“科技+服务”为主题,创新科技服务工作,突出实时、精准的特点,围绕“科技+金融”、“科技+法治”、“科技+共享”、“科技+诚信”,推动内江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提升。

——拓展投入渠道,加强科技金融服务。建设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数据库,强化科技金融信息共享,促进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有效对接,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科技活动。落实科技金融相关政策,引导商业银行设立各具特色的科技信贷产品,选择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开展科技金融服务试点,支持科技金融服务中介体系建设,促进科技金融深度结合,努力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强化科技法治,完善知识产权服务。高质量建设内江市知识产权服务中心,提供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强化知识产权成果运用,支持本地专利成果申报省级知识产权专项资金项目,加速推动专利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完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系,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举报投诉和维权援助中心作用。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体制机制,构建“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工作格局,加强对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积极推动完善行政执法与司法保护优势互补、有机衔接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

——强化综合服务,推动科技共建共享。吸纳成渝两地、川南地区仪器设备资源,为企事业单位提供检验检测信息共享服务。积极融入全省推进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开放共享体系,有序推动科技创新券共通共用。遵循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规律,大力培育专业机构、技术市场和中介机构,逐步优化和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发挥内江师范学院检验检测中心作用,面向全市提供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依托内江市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完善科技成果信息共享服务。

——强化科技监督,推动科技诚信建设。加强科研诚信宣传教育,提高科技人员科研诚信的自觉性和坚定性。通过强化自我监督、社会监督和诚信监督,构建职责明确、规范有序、监督有力的科技监督体系。将科技监督与科研诚信要求严格落实到科技计划管理全过程,实行“一票否决制”。提升科技失信的机会成本,对严重失信行为纳入内江市正风肃纪大数据监督平台,上报市信用信息系统等,实施联合惩戒。

(七)聚焦科技民生,建设幸福美丽内江。

“科技+民生”是推动科技创新有效满足人民要求的重要路径和方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科技民生是衡量科技创新社会效应的重要标尺,也是建设幸福美丽内江的重要要求。

——推动社会领域科技创新。推进中医药防治、临床新药及治疗方法、流行病学研究、精准检测诊断、远程会诊等方面技术攻关和应用,为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技支撑。积极助推突发重大公共事件综合防控,总结抗洪救灾、抗震救灾等突发事件应对经验,强化联合技术攻关、防控设备和物资保障,确保应急处置更加科学有效。积极运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手段进行安全生产监管,提升城市治安环境的科技水平。积极开展城市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散居村落污水治理等技术试点示范,努力推进乡村振兴等工作,使内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有成色。

——提升科技惠民水平。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开展农业科研、科普宣传等工作。抓实抓好农业科技特派员工作,建成100人以上的科技特派员队伍深入农村开展科技服务,提高科技特派员服务能力和服务范围,确保重点村镇全覆盖。更好发挥涉农科研机构、科技特派员、农技员等作用,积极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助力乡村振兴。

——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积极推动建设大数据体系,着力示范推广海量数据存储、数据挖掘与处理、数据安全、云计算深度应用、“三网融合”、数字化、可视化等领域的关键技术,推动“互联网+”技术在智慧旅游、智慧交通、智慧城管等领域的创新运用。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入实施信息惠民工程,构建方便快捷、公平普惠、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体系。积极引进大数据及关联项目,推动建设全覆盖的大数据网络基础设施和大数据中心,实现城市资源配置等管理行为的大数据支撑。以科技创新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支撑和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推进公共安全创新发展。开展生产安全、食品安全、社会安全、生态安全和信息安全等领域的先进适用技术引进及产品开发。重点加强突发事件监测预警及控制技术攻关,完善公共安全事件预警监控体系,增强突发事件监测预警技术能力。加强应急管理平台建设,提升重大事故、灾难与救援、公共卫生保障、社会安全防范等领域的政府应急管理技术水平。

——发展医疗康养科技创新。开展重大疾病综合防治科技攻关;加强基层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防治技术推广应用示范;加快健康养老服务业相关技术和规范研究,推动医养融合发展,探索健康养老新模式、新业态;加强农村和社区卫生适用技术示范推广。

——加快环境治理科技创新。推进内江黑臭水体示范城市建设,加强区域生态本底调查,重点突破沱江流域综合整治、水环境改善、地表水体富营养化综合防治、耕地保护、土壤污染综合治理及空气污染综合治理等关键技术,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水污染治理经验;加强污染源连续监测的数据分析处理技术攻关;加强有效控制工业污染源排放的技术攻关与先进工艺设备推广应用。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推动全市科技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工作实绩检验工作成效。定期召开会议,研究科技创新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协调解决科技创新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县(市、区)及责任部门根据自身实际,积极整合资源,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

(二)建立协同机制。

建立科技创新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适时召开专项调度会或现场办公会,共同推进科技创新工作。建立创新资源配置的信息交流机制,防止重复立项和资源分散、浪费,统筹使用各类创新资金,优化资源配置。

(三)加大科技投入。

建立和完善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市场为支撑的多元化科技创新投入体系。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建立健全稳定支持和竞争性支持相协调的投入机制。

(四)完善政策保障。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文件精神,构建完善科技创新政策支撑体系,大力提升自主创新和协同创新能力,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

(五)强化监测考评。

制定科学合理的创新驱动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把科技创新工作列为各级政府和部门的任期目标,将创新绩效作为各县(市、区)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

(六)营造创新氛围。

持续打造近者悦,远者来的科技创新环境,使科技工作者和企业家创新意愿得到尊重、创新的活动得到支持、创新的才能得到发挥、创新的成果得到保护。用好科技创新融媒体,讲好内江科技创新故事,助推科技创新新内江建设。

相关附件:

相关链接: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