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工业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和地方财政增收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全国经济发展进入中低速增长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经济发展方式亟待转变。与此同时,一系列重大战略密集叠加云南和昆明,我县工业正处在扩规模、促转型、调结构、提质量的关键时期,工业发展面临着产业经济实力不强、规模总量不大、行业结构不优、投资不足等问题。如何破解发展难题,推进全县工业高质量发展,值得我们深思。
一要围绕工业规划布局,全面加强产业项目招商引资落地建设。聚焦绿色食品和生物医药、新材料“一主两辅”产业,加快推进新能源、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招商培育。一是加强产业招商项目策划。每年要重点策划3-5个亿元以上重大产业化项目,通过加强前期投入和链接优质资源,对标国际、国内行业龙头企业开展精准招商。二是实施招大引强攻坚行动。整合要素资源和招商力量,按照一条产业链配备“一个平台、一支队伍、一体保障”的模式,构建专业化“招大引强”招商组织体系。在全县招商引资工作中强化工业招商引资,确保每年全县新引进产业项目(房地产除外)占比达60%以上,其中工业类项目投资额占产业项目投资额不低于20%。三是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质量。通过开展核心指标优化行动,激发市场活力。
二要强措施,过程管控到位,确保既定目标实现。2022年全县工业投资要通过提升效率、强化要素保障、逐步优化结构,围绕全县工业“一主两辅”产业定位,聚焦绿色食品和生物医药、新材料,围绕年度目标任务,强化制度管理,进一步完善工业投资考核各项规章制度,尤其是以《工业投资三年倍增计划实施方案》为指导,以发挥“绿色食品及旅游产品深加工、生物医药及大健康、新型建材为主的新材料、绿色能源和传统行业”的投资引领作用,围绕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和现代特色农业基地,加强效能建设,不断提高工业投资效率。按照项目工作法,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细化过程目标任务,按时间节点督促落实。把工作流程全环节闭合管理,做到过程管控,确保目标结果可追溯。
三、转作风,抓实重点工作,全面压实主体责任
既定的目标任务能否顺利实现,关键在人,核心是落实。各级各部门要发扬斗争精神,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一是压实项目建设主体责任。各目标责任单位要切实跟踪服务好项目建设,挂图作战,细化过程管理和月度、季度、年度目标实现。二是加大项目推进督查制度落实。建立实施工业投资协调制度,定期会办解决重大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难问题,明确项目推进重点工作任务,每月通报相关责任单位工业投资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严格项目督察、督办。三是强化工业投资考核,提升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刘晓强)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