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基因递送技术企业8年成长背后:广州产投集团旗下孵化器如何助推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发展?

记者 洪晓文 广州报道

根据广州市人民政府官网消息,4月15日,2021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结果揭晓,广州共获奖134项,占总奖项的74.4%,位居全省第一。其中,广州科研团队在生物医药领域的优势尤为明显,分别获得特等奖1项,一等奖13项,二等奖19项,合计占全市获奖总数的21.3%。

一系列亮眼数据表明,作为广州三大新兴支柱产业之一,生物医药“学研产”在上游原始创新与中游应用创新、工具创新环节的技术基础优势,正成为产业链“强链”的核心能力。日前,作为广州黄埔区打造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一部分,云舟基因递送研发生产基地正式开工建设。该产研基地由广州产投集团旗下广州国际企业孵化器培育的云舟生物科技(广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舟生物”)主导建设,基地达产营收预计将超50亿元,将为区域基因治疗产业链起到强链、补链的作用。

事实上,此次大手笔投资32亿元建设产研基地的云舟生物从诞生至今仅8年,从其成长的路径来看,初创企业、企业集群、国资国企、行业主管部门多方力量相互交织协作,共同构建了生物医药产业成为广州经济“新兴支柱”的格局。

前沿基因递送技术背后的国企力量

“基因递送”是使用生物、化学或物理方法把外源遗传物质导入靶细胞的过程,其临床应用近几年增长尤其迅猛,包括基因治疗、基因+细胞治疗、载体疫苗等。基因治疗在恶性肿瘤治疗、遗传性疾病治疗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在中国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各类癌症治疗需求不断增长的趋势下,基因治疗及其中的重要环节“基因递送”,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2014年,分子生物学家蓝田博士在广州国际企业孵化器创办了基因递送技术企业云舟生物。从全产业链的角度来看,云舟生物处于基因治疗产业链的中游,主要为下游的基因治疗企业及相关机构提供基因治疗工具、优化基因递送方案。

在云舟生物从基因工程科研到临床应用市场的商业拓展中,该企业旗下的平台“载体家”(VectorBuilder)发挥着特殊作用。它将合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信息技术融为一体,将科研实验室里高度个性化的载体,用模块化的方法让客户线上自行设计,然后线下用“乐高化”的方式进行高通量、工业化的手段生产,支持客户线上自主设计基因载体和在线订购。

目前,云舟生物已发展为在全球设有十余家分公司和办事处的大型跨国企业,海外业务占比超过90%,已服务全球8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4000多个机构客户。据透露,该企业已于2021年底启动科创板上市。

云舟生物相关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言,“广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具备优质的营商环境、完善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以及强大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功能”,为该企业的迅速成长、成功“走出去”提供了政策、环境、人才、技术等方面的支持。

而其中,广州国资国企的因素不可或缺。广州产投旗下的广州国际企业孵化器在云舟生物等一批生物医药创新型企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平台作用。创建于2000年的广州国际企业孵化器是位于广州科学城的高科技企业创业服务园区,也是国家科技部认定的全国9 家“国际企业孵化器试点单位”之一,于2019 年 6 月划归广州产投集团下属广州科技金融集团。经过20余年的发展,广州国际企业孵化器已形成以生物医药产业为主导,多种产业有机集聚的国家级孵化载体,累计引进优秀企业230余家。

广州国际企业孵化器相关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园区内生物医药专业技术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服务、高层次人才支撑服务和投融资服务四大服务平台的全方位支持服务下,目前园区内有六至七成企业来自生物医药产业,覆盖生物医药原材料、新药研发、医药制作、外包服务(CRO/CDMO)、医疗器械等全产业链条环节。下一步,“将加强与园区内各细分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共建公共服务平台”,为园区创新创业企业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促进广州生物医药产业的强链、补链、延链。

对此,暨南大学“一带一路”与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产业经济研究院研究员顾乃华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国有资本、国有企业可重点瞄准生物医药产业培育的公共服务环节,发挥撬动社会资本关注以及投资的作用。“具体来讲要注重两方面工作,一是承担园区或者孵化器的投资运营与服务;二是发挥出资方的引导资金作用,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

政策发力与千亿级产业集群规模化效应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云舟生物了解到,此次基因递送研发生产基地建设将分为两期,第一期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预计2024年上半年投产,第二期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预计2026年投产。两期达到产能后,年营业额约50亿元,预计将创造近3000个就业岗位。

从园区孵化成长,走向世界市场,再到投入园区产研基地建设,成为园区营商生态的一部分,云舟生物的八年成长,也是广州重点打造黄埔区“两城一岛”千亿级生物医药全产业链的过程。

作为广州三大新兴支柱产业之一,根据《广州战略性新兴产业“十四五”规划》,2020年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增加值(亿元)已达到1318亿元,计划于2025年实现2100亿元的目标。

2019年以来,广州连续实施《广州市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广州市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若干规定》《广州市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发展推进方案》《广州市生物医药与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等政策措施,推动了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使得广州市生物医药聚集效应初显。目前,广州围绕构建涵盖上游技术研发、临床试验,中游转化中试、生产制造,下游上市应用、流通销售的完整产业链,重点培育出了一大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的生物医药企业。广州市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链主单位、广州市生物产业联盟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的数据显示,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2021年,广州生物医药企业数目由3800多家上升至6400多家,位居全国第三。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教授朱华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目前整个珠三角地区在生物医药科技资源配置方面是比较领先的,虽然可能在院士级别专家的数量上不占优势,但是拥有更大的国际资本的吸引力,而且在创新过程中,市场机制发挥的作用更加突出,“这在粤港澳大湾区其他产业的发展中也有类似特点”。

云舟基因递送研发生产基地所在的广州市黄埔区,作为广州生物医药产业重镇就集聚了广州近一半的生物医药企业,逐渐形成了广州国际生物岛与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科学城三位一体联动的千亿级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布局结构。

2017年起,该区在全国率先推出了为生物医药产业量身定制的专项政策(“IAB实施意见”生物医药八项措施);2020年,专项推出“高端生物制药8条”,吸引重大生物制药项目落地黄埔,单个项目最高奖励5亿元;2021年3月,重磅出台“生物医药10条”,新药问世企业最高扶持1亿元,扶持力度全国领先。

据今年3月公布的《广州市黄埔区 广州开发区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细则(修订)》,目前,该区已聚集生物医药企业超3000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325家;上市企业16家,占全市76%;2021年,新获批新药临床试验批件91张,创新能力突出,获批1类创新药2个,创历年新高;营收规模突破1500亿元,获评中国生物医药最佳园区奖、中国生物医药园区创新药物潜力指数十强,成为国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第一梯队。

云舟生物相关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黄埔区着力打造产业发展的政策‘软环境’,尤其针对生物制药产业,构建起生物医药全生命周期扶持体系”,是云舟基因递送研发生产基地落地该区的重要原因。

对此,朱华晟建议,接下来,广州应继续推进“前资助、后补助”的生物医药研发扶持,行业主管部门可以加强研发全链条的评估和监管,在引导产业所需的公共资源方面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同时,他提出,城市内各个以生物医药产业为主导的产业园区之间可以通过增进分工协作,从而“促进整个产业集群超高端化、超前性的方向发展”。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