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屏“独角兽”资金压力爆棚?独董发声求助,柔宇科技困难有多大?

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三年半时间,柔宇科技实现总营收5.17亿元,亏损额则高达31.95亿元

《投资时报》研究员 罗艺

深圳曾经的明星创业公司、柔性屏“独角兽”企业——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柔宇科技)近日状况频出。

自2020年科创板上市受阻后,柔宇科技或因资金压力引发“欠薪”状况被曝光。担任柔宇科技独立董事的知名学者刘姝威,4月13日则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拯救柔宇》一文。文章虽未直接回应公司的“欠薪”及“员工集体放假”传闻,但表明柔宇科技已出现资金短缺状况。

文章显示,“公司已经出现资金短缺,导致柔性屏产线无法正常运转,无法完成法国空中客车等产品订单,也无法进行持续的研发工作。”

对于出现资金短缺状况的原因,该名公司独董认为,由于柔性屏产线2018年才投产,部分应用创新技术研发成果近一两年才完成,所以公司还没来得及开拓市场,并创造充足的经营性现金流量。她呼吁政府帮助柔宇科技引进战略投资者,以开拓柔性技术的应用市场。

据统计,柔宇科技自2012年5月创立至2021年9月近十年间,共计进行8轮融资,其中获得股权投资约61.97亿元,债券融资约36.63亿元。投资人名单中包括IDG、中信资本、基石资本等40多家知名机构。那么,曾经的“独角兽”为何陷入如此困境?

自建生产线致资金承压

按照公司独董发布的信息,依靠外部资金输血的柔宇科技,最后一笔融资应该发生在2021年9月,但这笔金额未知的融资或并未支撑多久,2021年11月开始,柔宇科技被曝欠薪。

有公司员工对外表示,柔宇科技自2021年10月起暂停发放薪资,但承诺在11月30日补发10月的薪资。该员工称,2021年12月底确实收到了11月的工资,但10月工资仍未收到,而2021年12月和2022年前3个月的薪资,也尚未收到。

另有柔宇科技员工表示,公司创始人刘自鸿在2021年11月30日的全员大会中公开表示,公司融资正在进行中,预计12月有资金进入。公司将在2021年12月底或2022年1月发放薪资。但从目前情况来看,这笔投资可能并未顺利流入。

今年清明节小长假前,柔宇科技被曝“清明假期后员工开始放假,时长三个月”。部分员工透露,公司给出的方案为“长假期间,4月全员按全薪计酬,5月和6月按照深圳最低工资标准计算”。

对于员工放假的相关信息,柔宇科技曾解释称,网传全员放假三个月是谣传,很多员工还在上班。但是从公司独董的文章中可以看到,柔宇科技确实出现资金短缺的情况。

据悉,从2012年5月至2021年9月近十年期间,柔宇科技共进行8轮融资,获得股权投资约61.97亿元;债券融资约36.53亿元;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入17.17亿元,现金流入合计116.28亿元。

其中,柔宇科技将现金流入中高达65.7%的资金,投在了龙岗坪地工业园建设建设项目(含设备/建筑物/土地)上。信息显示,该项目第一期柔性屏量产线于2018年6月投产。

如减去上述投入生产线的资金,柔宇科技现金流入资金中,留给研发运营和薪酬福利等公司日常运营的费用,仅占比30.5%。

对于柔宇科技花掉绝大部分资金自建生产线,业界一直存在颇多疑问。刘自鸿曾在2017年透露,柔宇科技想要做供应商是出于无奈。他表示,制造商想要把技术、工艺到产线跑通后才签合同,但他担心工艺等无法通过专利得到保护,所以自建生产线。

业界认为,技术出身的刘自鸿低估了自建生产线的资金压力,一期项目投产,柔宇科技已为自建产线耗掉了76.4亿,这对于初创企业来说确实是笔不小的费用。

市场对产品接受度不如预期

同时,在已出现现金流困难的情况下,柔宇科技却仍在着手扩大生产线。

据今年年初青岛市发布的《2022年青岛市级重点项目》名单显示,序号为98的柔宇第6代全柔性彩色AMOLED显示屏生产线项目被列入项目库中。而早在2020年青岛创新节十大重点项目签约仪式上,柔宇科技就曾对外公布将投资160亿元,在青岛建第二代柔性屏生产线。

尽管柔宇科技花大笔资金自建生产线,但通过自有生产线制造出来的产品,不论是对B端还是C端,市场反响都不如预期。

目前,市场上推出柔性屏手机的三星、华为、小米、vivo等主流厂商,都没有与柔宇科技合作。2020年3月25日,柔宇科技在柔宇技术大会上,对外宣布与中兴达成战略合作,但后续却并未有进一步的合作信息透露。

客户拓展不顺利,柔宇科技为消化屏幕,在自建屏产线上更往前踏了一步,做起了整机。柔宇科技2018年发布的FlexPai,因为“全球第一款消费级折叠屏手机”的头衔获得了不少关注,但在市场端,FlexPai系列手机销量一直难有起色。

一位行业资深生产工艺专家向《投资时报》研究员表示,科技公司有技术,并不代表能生产出市场认可的产品。他表示,一项技术,从技术储备阶段到终端市场,这中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从生产环节来说,试验阶段可以做一些小批量的技术很牛的东西,但这些创新点一般都会以牺牲产品其他方面性能为代价。产品到量产之后,还需要太多工作来提升牺牲掉的那些方面的性能,这都需要时间和资金”,上述生产工艺专家表示。

柔宇科技在市场上的表现,也可以从其此前公布的招股书中相关数据中窥见一二。招股书显示,由于B端客户拓展不顺利,C端市场小,柔宇科技现有产品线的产能利用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据此前招股书透露的信息,2018年、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柔宇科技工厂设计产能分别是11.67千张、46.67千张、23.33千张,但实际产能分別为1.76千张、14.56千张、1.23千张,产能利用率分别为15.1%、31.2%和5.3%。

从销量来看,2019年的14.56万片产量,销售量仅为5.27万片,2020年上半年实际产量为4.86万片,销量仅2.21万片。

柔宇科技2018年至2020年上半年产能利用率

数据来源:公司招股书

上市折戟

选择自建生产线的策略,给初创的柔宇科技带来更大资金压力。或为输血,柔宇科技至少三次启动IPO计划,但都未如愿,这直接导致柔宇科技后续运营资金较为紧张。

此前公开信息显示,2020年,柔宇科技搁置赴美IPO,转向A股科创板,计划募资144.34亿元。在当时已上市的科创板公司中,柔宇科技的募资金额仅次于中芯国际。

但在募资用途说明中,柔宇科技表示,拟募集资金中的72亿元计划用于补充流动资金,被外界质疑其上市的目的在于“圈钱“。

最终,柔宇科技的A股之旅于2021年2月终结,公司撤回上市申请。公司独董刘姝威此前也对柔宇科技冲击科创板折戟做出过说明,她称,柔宇科技在股东结构方面存在“直接层面三类股东”,这是导致柔宇科技撤回上市申请的主要原因。

查看柔宇科技招股书,《投资时报》研究员发现,除了上述原因,该公司在报告期内的营收和利润数据也不尽如人意。

招股书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9年,柔宇科技营收分别为0.65亿元、1.09亿元和2.27亿元,净亏损分别为3.59亿元、8.02亿元和10.73亿元。2020年上半年,柔宇科技营收为1.16亿元,净亏损额为9.60亿元。

如合并计算,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三年半时间,柔宇科技实现总营收5.17亿元,亏损高达31.95亿元。但即使是这并不算高的营收金额,外界对于其订单的真实性的质疑声也不断。

对于曾经的柔性屏“独角兽”产生巨大危机的原因,或许可以从公司独董的发文中窥得一二,“柔宇科技掌握国际领先的柔性屏技术,但是对于如何开拓市场,创造充足的经营性现金流量,保障公司的持续运营,缺乏经验。这也是我国大多数高科技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柔宇科技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营收及亏损额(亿元)

数据来源:公司招股书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