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探秘蒙娜丽莎“智能制造”的绿色奥秘

原标题:新华网:探秘蒙娜丽莎“智能制造”的绿色奥秘

当前,双碳政策的提出与实施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核心议题,推动“双碳”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各方已迈出坚实步伐。

4月2日,新华网将镜头聚焦蒙娜丽莎的“绿色智造”上,向大众展出“双碳”背景下,传统制造业是如何面临转型升级考验的?

(视频原载:新华网)

视频源:https://mp.weixin.qq.com/s/cbTcvfBlsG0e6eWGV_COjw

明晰路径环保治理没有句号,只有逗号

新发展格局下传统建陶业经济增长动能面临“转轨”的巨大压力。蒙娜丽莎以绿色发展为企业可持续发展之基,始终跟随国家政策的引导,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创新节能技术,持续环保设施升级。喷雾塔、窑炉除尘脱硫脱硝改造,装备超高效能节点机,风机变频节能改造,陶瓷烟气多种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与装备,陶瓷烟气一站式净化处理技术1.0→4.0,雨污分流、固废分类……通过技术革新和环保设备升级相结合,从源头管控,实现生产过程的绿色化。

以超低排放为目标,执行严苛的内控标准。国家规定陶瓷企业排放标准为:颗粒物≤30mg/m³、二氧化硫≤50mg/m³、氮氧化物≤180mg/m³,而蒙娜丽莎集团的内控标准则是“10/20/90”。装备烟气多种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与大气污染源在线监控中心形成对照,对公司所有的烟尘(气)集中处理,填补国内该项技术的空白。

加快能源系统优化步伐,构建清洁低碳能源体系,实现能源碳中和。2019年-2020年清远与西樵生产基地先后完成天然气改造,同时,江西生产基地也在全面着手天然气改造的规划;2021年成为国内氢能叉车应用整体解决方案的代表企业,启动氢动力系统在物料搬运领域的应用,带头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

数智赋能按下企业高质量发展“快进键”

把握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机遇,构建智能制造体系,补齐传统制造业在生产作业中的短板,能有效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抢占竞争优势。

蒙娜丽莎将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融于一体,打造行业智能制造标杆——特高板数字化示范车间。从岩板的压制到成型,这里配备意大利萨克米连续辊压机、工业4.0智能化釉线设备、超大规格岩板喷墨机等全球陶瓷岩板智能制造设备,多层干燥窑、智能储坯系统、移动搬运机器人的AGV叉车等节能高效智能设备,自动化覆盖率高达90%;于此生产的岩板具有高强度、高硬度、耐磨损等特点,可任意切割,满足多种定制应用。

智能制造数字中心以数字设计、数字建造、数字运维为基础支撑,接入生产设备的整个控制系统,将生产、管理、运输等串联起来,实时在线显示每条生产线、每个工序的生产状况,以及产量、质量、耗能、耗电、耗水等数据,为生产制造排产、能耗监控等提供有力支撑。

这些动作为将来在数字中心实现整个车间设备系统的操控做足了准备。

数智赋能,实现了生产活动控制模式的升级,生产过程的“快”和“省”,产品的“优”和“稳”,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按下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快进键”。

科创并进实现产品层面的绿色化

“绿色产品”是蒙娜丽莎绿色发展的重要落脚点。如今在双碳当口下,薄型化、轻质化、减碳化是陶瓷产品创新突破的又一着力点。蒙娜丽莎在加快陶瓷板材减薄技术开发的同时,不忘拓展其在家居领域的多元化应用。

多年来,蒙娜丽莎从研发薄板,到成功实现量产,不断盘活着行业的薄板应用生态。陶瓷薄板产业化,树立起生态圈,对资源的节约效应是巨大的。相关数据显示,同样1t的原材料,陶瓷薄板的产量可远超普通瓷砖;其次在生产过程中,薄板的综合能耗、废气烟尘、废坯废渣排放数据均得到明显的改善,极大地削减了陶瓷产业污染对自然环境的负重。

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依托技术创新培育产品经济增长新动能。蒙娜丽莎构建了以“一院一室二站六所七中心”为主体,链通产学研平台,组成科创联合体,营造了良好的企业发展环境和创新生态。通过创新科研平台的联合攻关,蒙娜丽莎不断突破了材料体系、工艺技术、功能装饰等多方面技术瓶颈,一系列节能减排创新产品,超薄透光板、保温装饰一体板、3mm高强韧陶瓷岩板、高热反射率外墙陶瓷砖(板)产品……迭代推出,从产品制造、实景应用不断推进低碳化发展。如今,建陶产业已渐渐实现由传统瓷砖产品主导发展向技术创新驱动的“大瓷砖大家居大建材”领域深耕。

实现“双碳”愿景,是建陶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一条机遇与挑战共存的荆棘之路。瓷砖不是落后产品,传统产业也不等于落后产业。蒙娜丽莎加快推进建陶行业智能制造、绿色化发展步伐,促使企业提质增效,激发行业发展新动能,助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为企业宣传商业资讯,仅供用户参考,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凤凰网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