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工业技师学院:同心抗“疫”感谢有你

时间一晃而过,校园封闭已20余日。循着时光的脚步往回看,你会发现身边的一切都已悄然变化。还记得曾经的慌乱与焦躁,孤独和不安吗?如今举目四望,早已是院里院外草长莺飞,花墙树下暗香拂袖,红杏枝头春意喧闹,鲜花丛里少年奔忙。不知何时,我们已经习惯了这种忙而不乱的节奏,这种岁月静好的日子。   尽管我们不再如最初那样惊惶失措,也暂安于现在的衣食无忧、草木皆安,但不可否认,唯有自由可贵。相信大家都有一个祈愿:“校园快点解封吧,莫辜负这花红柳绿的惬意时光……”   当然,在指日可期的美好到来之前,请别忘了向他们道一声“感谢”。   感谢籍籍无名的“大白们”   从封校到今天,校园每天都会迎来同一拨人,有时候你们是军埠口的、市直医院的,有时候你们是来自高密、安丘、昌邑、昌乐。密不透气的隔离服,令我看不清你的样子,认不出你的名字,就连男士女士都难以分辨。在采样点上,你们千百次地重复着同一个动作,重复着同一句话“嘴张大点,就好了”,你们不知疲倦地安抚着因紧张愤懑而烦躁的灵魂。可透过结满雾气的隔离面罩,那充满血丝的眼睛和无比坚定的眼神却如此分明。   这里,我们要感谢你们,是你们给了学院决胜的信心和勇气。   感谢抗疫同行的援助者   “物资之于疫情防控,就好比子弹之于战场打仗”。每每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各爱心企事业单位、事业有成的优秀校友、朴实无华的普通教工、心系校园的家长朋友,纷纷雪中送炭、伸出援助之手,源源不断地捐赠各类防疫物资和生活物资。涓涓细流汇聚成河,你们用实际行动开辟了一条新的抗疫物资保障线,谱写了一曲大爱无疆、共同抗疫的时代赞歌。   这里,我们要感谢你们,是你们给了学院必胜的决心和志气。   感谢不知疲倦的后勤人   校园中有那么一群人,你们无所不能,不是工程师,但扛起喷雾消毒机就能防疫情之蔓延;不是医师,但拿出抗原检测试纸就能固疫情之防线;不是搬运工,但推着小板车就能保全校饮食之无忧;不是运动员,当核酸检测任务来临就驰骋于校园的角角落落,无比迅捷。你们把职责和使命抗在肩上,用实际行动谱写“甘于人后,勤于人先”的责任与担当,勾勒着最美的“后勤人”。   这里,我们要感谢你们,是你们给了学院完胜的专心和底气。   感谢上下穿梭的志愿者   最近,在朋友圈里总有这么一部分人,他们每天高居运动榜单。当很多人为走10000步而感慨万千时,他们却每天走20000步,甚至更多。说起他们中的某个人,你会惊讶道“真看不出来啊”?是的,曾经的弱不禁风、心宽体胖,在胸前“工作证”的拖拽下,一个个健步如飞地纷纷奔走在地泽湖边、文萃苑旁、博学路上,不厌其烦地重复着一句“排好队,前后间隔3米,戴好口罩”。你们是一群起得最早、睡得最晚,晒得最黑、声音最亮的执勤教师和学生志愿者,在你们的管理疏导下,校园防疫秩序忙而不乱。   这里,我们要感谢你们,是你们给了学院制胜的放心和正气。   感谢岁月风雨的磨砺   每一个经历困难逆境挣扎成长的人,都定会长出一颗通透聪慧的心,一双明亮清澈的眼,一身无所畏惧的胆气。在这波抗“疫”中,不管是“60后”,还是“90后”,也无论他在哪个岗位、担任什么职务,都义无反顾、挺身而出、经历风吹雨打,在这场大考中磨砺责任担当,演绎着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抗“疫”瞬间。磨砺也是最好的“成长礼”。我们的“00后”们,也都透过这一身胆气,一身责任,认识到所有的成功背后,都藏着“小人物”的付出和努力,明白世间所有的美好,都不是简简单单得来。当前,疫情防控形势逐步向好,封闭校园的大门即将打开。越是这个时候,越需要工院人一鼓作气、坚持到底,彻底打赢这场事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防“疫”战争。我们坚信抗疫必胜、青春必胜!   这里,我们要感谢磨砺,是你们给了我们取胜的雄心和胆气,也给了少年成长的耐心和锐气。   当然,再多的感谢,也诉不尽抗疫中的感人故事,说不完你我身边的感动瞬间。细节之处见用心,学院一系列周到举措,让我们倍感暖心。老师们的日常相伴,让我们倍感安心。虽然未来的日子,必然会有阴有霾、有风有雨,但我们坚信,倒春寒是挡不住春天步伐的,更挡不住我们早日开启封闭的校园大门。   最后,我们更要感谢伟大的祖国,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是你给了人民战胜各种困难、风险和挑战能力,给了我们无惧风雨的安心和坦然处之的静气。   同心抗“疫”,感谢有你!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