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出炉——加快建设全国一流西部领先制造强市


作为立市之本、兴市之器、强市之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记者日前从市经信局获悉,《德阳市“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简称《规划》)正式出炉,将重点围绕“五大主导产业”落子布局,同时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前布局未来产业,优化“一带两翼”产业空间布局,加快建设全国一流、西部领先的制造强市,实现由“德阳制造”向“德阳创造”转变,为2035年基本实现制造业现代化远景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立足四个战略定位

《规划》明确“十四五”德阳制造业四个战略定位:全国一流、西部领先的制造强市;制造强省建设试点示范市;世界级重大装备制造基地;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同时明确坚持“五个”基本原则:“双碳”引领、绿色发展;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数智赋能、融合发展;开放合作、协同发展;系统推进、安全发展。

“十四五”时期是德阳发展的战略机遇落地期、转型发展关键期、蓄势突破窗口期。“‘十四五’,我市将抢抓新发展格局带来的开放机遇、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创新机遇、国家高度重视制造业发展带来的政策机遇、碳达峰碳中和带来的转型机遇,深入实施制造强市战略,通过强链、延链、补链、固链、聚链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推进制造业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着力培育五大产业集群,形成轻重工业更加平衡、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多元衔接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打造全国一流、西部领先的制造强市,为打造全省主干新高地、加快建设西部现代化典范城市提供坚强支撑。”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说。

实现六个发展目标

《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力争实现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集群发展取得新突破、项目投资聚集新动能、创新驱动激发新活力、两化融合达到新水平、绿色发展实现新进展六个新发展目标。

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全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7%以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到2025年,工业总产值突破60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过1500户。

集群发展取得新突破。大力发展以装备制造、食品医药、先进材料、通用航空、电子信息和数字经济五大产业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到2025年,形成1个2000亿级产业集群、3个1000亿级产业集群和1个500亿级产业集群。

项目投资聚集新动能。全市累计完成工业投资2500亿元、年均增速7%;技改投资2000亿元、年均增速7%,技改投资额占制造业投资总额比重达到80%;加快推进400个估算总投资2000亿元的重大工业项目建设。

创新驱动激发新活力。制造业创新体系得到加强,产业科技水平显著提升,工业企业研发强度实现新突破,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到37%,建成一批国、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新型研发机构,创建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

两化融合达到新水平。形成以工业软件为核心的新型制造体系,切实提升制造业生产装备互联互通水平和产业链运行效率。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制造设备数控化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建成350个左右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

绿色发展实现新进展。继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围绕实现“双碳”目标,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推进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到2025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降低14%以上。

聚焦七大重点领域

《规划》明确了七大方面发展重点:主攻装备制造产业、做大食品医药产业、做优先进材料产业、做强通用航空产业、培育电子信息和数字经济产业、转型升级传统产业、提前布局未来产业。

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发展清洁能源、先进冶金、油气钻采、轨道交通、环保节能、新型农机等装备以及汽车及零部件和先进工程机械。将德阳建设成为世界级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国家重大高端装备生产性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高地、西部领先的高端装备制造服务中心和“两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打造产业特色鲜明、核心优势突出、衍生效应显著的世界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食品医药产业,重点发展优质白酒、烟草雪茄、粮油加工、绿色饮料、休闲食品、肉禽副食加工、调味品、中药深加工、生物制药制剂。将德阳建设成为全国浓香型优势白酒产区、西部绿色生态食品示范区、西部生物医药创新创造中心、食品医药设备制造创新区,打造国内知名、优势突出的食品医药产业集群。

先进材料产业,聚焦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锂电材料、特种金属材料、绿色化工材料、绿色建筑材料及石墨烯材料等六大细分领域。将德阳打造为中国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高地,做实做强中国西部锂都,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特种金属材料生产基地。

通用航空产业,重点发展通航零部件、通航材料、通航整机组装、通航维修、通航运营与服务、通航教育培训、通航会展体验。抓好国家级通用航空创新型产业集群示范试点,将德阳建设成为国内领先的通用航空研发制造基地、国内重要的无人机适航(试飞)基地、西部最大的通航服务基地。

电子信息和数字经济产业,重点发展电子元器件、新型智能终端、5G和千兆光网产业、大数据产业、人工智能产业、软件与数字内容产业、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将德阳建设成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先行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重要功能区、具有应用特色的数字经济产业高地以及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高质量融合发展的示范区。

转型升级传统产业,重点引导传统化工、传统建材、玻璃制品、造纸、纺织服装、家具门窗、灯具等行业,加大科研投入、开展技术改造等,并加速传统产业品牌培育。

提前布局未来产业,积极培育和引进高性能机器人、高端航空航天装备、新一代轨道交通、氢能及燃料电池、智能网联汽车、高端装备及前沿材料。

持续优化空间布局

《规划》还明确将推进特色园区集约发展,全面引导工业企业入园集聚,优化“一带两翼”产业空间布局。

“一带两翼”即核心产业集聚带、东翼和西翼产业集聚区。实现两翼“拱卫”核心,错位联动发展。其中,核心产业集聚带以天府大道北延线、G5京昆高速为纽带,南接成都、北连绵阳,串起广汉、旌阳、罗江。精准对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与成都“东进”战略释放的发展机遇,共同打造世界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带,引领辐射带动全川乃至成渝地区的装备制造产业转型升级。东翼对接成都“一山连两翼”空间重塑战略,西翼积极融入成都食品饮料、生物医药、航空航天产业生态圈,着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与绿色转型。

实施六大重点任务

为把蓝图变成生动现实,《规划》提出,将实施六大重点任务,全力推动规划落地。

六大重点任务包括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进数智技术赋能、引育高能级优质企业、推动更高水平开放合作、开创安全生产新局面。

“我们将充分发挥制造强市建设领导小组总牵头作用,依托市领导联系指导五大产业发展工作机制,统筹推动‘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市上下将持续健全推进机制、强化要素保障、壮大人才队伍,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以建设“制造强省”试点示范市、全国一流西部领先的制造强市、世界级重大装备制造基地、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为目标,促进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成链,实现由德阳制造向德阳创造转变,保持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实现制造业比重稳中有升,力争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取得重大突破。(记者 伍玲)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