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行压力加剧工程机械头部企业加快海外布局

   去年二季度以来,受国内需求转弱、工程机械市场趋于饱和、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等因素影响,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呈现整体下滑态势。尤其是2022年以来,二级市场中工程机械板块持续下行,截至3月14日收盘,板块指数累跌逾20%。记者近日走访多家企业获悉,企业对国内市场转弱预期充分,龙头企业普遍加快海外布局力度予以突围。

  行业下行压力加大

  根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对26家挖掘机制造企业的统计,2022年1月,行业主要产品销量普遍呈现大幅下降态势。其中,销售各类挖掘机15607台,同比下降20.4%;装载机7598台,同比下降14.8%;压路机1146台,同比下降5.99%;汽车起重机1550台,同比下降57.7%……

  销量大幅下降的同时,企业利润也出现下滑。三一重工、柳工、中联重科2021年三季报显示,当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分别下滑35.32%、59.70%、46.01%。多位受访者表示,受2021年一季度行业基数较高、且“价格战”持续等因素影响,预计2022年一季度企业净利润难有较大改观。

  “工程机械行业自2021年一季度达到顶峰以来,已进入下行拐点,这个过程将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徐工机械董事长、党委书记王民认为,此轮行业下行预计不会同2012年左右的那波“急跌”一样剧烈,这将倒逼行业转型升级,追求更高质量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2022年将稳字当头以应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其中,“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和“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成为稳增长的两大抓手。太平洋证券发布的研报认为,今年1月,企业部门新增信贷3.36万亿元,同比增加8100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6026亿元,同比增加3589亿元,显示出政策加码正在带动市场回暖。

  三一重工董事长向文波认为,工程机械行业从2016年到2021年已经历长达五年的高速增长,增长适度回落甚至出现负增长在预期之中。“2022年的变数会多一些,但我预测整体上将呈现‘前低后高’走势。”

  也有企业对市场前景持审慎态度。江苏恒立液压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斌认为,从经验上看,一般3月到5月是工程机械企业的销售旺季,销量要比下半年整体高3到4倍。今年即便出现“前低后高”走势,也难掩整体下滑态势。“目前国内市场趋于饱和,这从挖掘机等设备的开工率上可见一斑,但高空作业平台等行业细分赛道依旧存在机会。”

  龙头企业加快参与国际竞争

  由于国内需求转弱、相关市场趋于饱和,加快“走出去”步伐正成为多家工程机械龙头企业的共同选择。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12大品类的工程机械产品出口量均实现不同程度增长。其中,升降工作平台、履带起重机海外销量实现翻倍;挖掘机、平地机、推土机、叉车、压路机、随车起重机、汽车起重机出口量涨幅均超50%。

  出口大幅增长折射出龙头企业正在加快海外布局。记者调研了解到,以徐工机械、三一重工、中联重科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已从此前专注于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转为参与欧美高端市场竞争。

  2011年,徐工在巴西投资建设工程机械产业园区;2021年,徐工在巴西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9%,在当地起重机、平地机、压路机、非开挖钻机等细分市场位居前列。在此基础上,徐工开始向北美高端市场积极布局,打造本地化“研产供销融”体系。“欧美发达国家市场对产品质量、技术服务要求高,竞争激烈,是打造国际化品牌必须啃下的‘硬骨头’。”王民说。2021年,徐工机械发布公告,拟出资9900万美元正式设立美国公司及其下属子公司,目前正在加紧选址落地。

  加快向发达国家布局的不只有徐工。不久前,三一意大利公司开业,承担产品展示、直销、服务、培训等功能,并作为意大利总部和配件中心支持辐射整个意大利代理商。向文波表示,全球工程机械最大的市场不是发展中国家,而是发达国家,三一集团正从此前致力于拓展亚洲和中南美洲市场转为拓展北美和欧洲市场。目前,三一集团已在印度、美国、德国、巴西相继投资建设工程机械研发制造基地。

  中联重科同样加快了开拓欧美发达国家市场的力度。中联重科欧洲工厂已在意大利正式落成,其在白俄罗斯的基地也已建成投产。

  多位受访者表示,尽管逆周期政策将发挥作用,但国内工程机械市场已接近“天花板”。且经过多轮洗牌后,工程机械行业集中度大幅提升,加快国际化布局将是龙头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国内工程机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须看到的是,卡特彼勒、小松等国际龙头企业在网点布设、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等领域存在优势;尤其是在发达国家市场,消费者对产品、服务的要求普遍高于对价格的要求,这意味着中国企业必须在管理、技术、服务等方面提档升级。

  工程机械“走出去”不确定性风险加剧

  记者调研了解到,尽管多家龙头企业纷纷加快“走出去”布局,但要真正实现可持续经营发展依旧道阻且长。王民表示,徐工巴西十年磨一剑,成为当地的主流工程机械品牌,期间也交了不少“学费”。这其中,供应链建设和本土化运营是关键。

  调研发现,在“双循环”战略和国际产业链布局等因素影响下,国内工程机械企业“走出去”大多离不开国内制造环节的支持,这从诸多工程机械企业在海外往往采取CKD(全散件组装)模式切入可见一斑。面对当下全球产业链重组的大环境,工程机械企业“走出去”正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有企业表示,受当前俄乌冲突等因素影响,跨境物流受到限制,该公司一批工程机械积压在国内口岸无法运输。也有企业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地缘冲突等因素影响,商务人员出行受限,部分国家拒签率居高不下。

  多家企业负责人表示,美元货币超发、人民币不断升值、海外工厂运营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了中国品牌的海外竞争力和国际市场开拓。一些企业已开始通过加快本地化人才招聘、提前策划产品资源计划和海运物流计划等方案予以应对,但单凭企业之力,依旧面临较大压力。

  受访者建议,应从国家层面筹建专门支持“走出去”企业海外融资的国家信用增信机构,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中资金融机构为境外融资提供融资性保函及优惠资金。同时重新审视重大技术装备减免税政策,对于已经具备国产化替代能力的产品取消减免税政策,对于还不具备的,可适当放缓、延长相关政策,以保障中国产品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