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行业:数字会展驱动会展龙头崛起

   核心结论

  中国会展企业:大市场、弱产业、缺龙头。 1) 中国会展需求全球最大,但产业薄弱、缺乏龙头企业。 截至2021年底,上海国际会展中心和深圳国际会议中心的可展览面积超40万平方米,超越汉诺威展览中心,成为全球前两大会展场馆。 2) 对比全球会展巨头来看,中国会展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全球会展巨头励展和英富曼目前已经在全球都设立了子公司,业务遍布世界各地,同时涉及的会展行业赛道更为广泛。国内会展也龙头上市公司米奥和东浩兰生目前无论是从收入体量来看还是布局的行业赛道来看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疫情加速出清,龙头借助数字化转型应对疫情,看好行业集中度提升。 1)疫情前,会展行业现金流好,分布较为分散,地域特征明显。 2) 疫情背景下,众多会展企业退出市场,市场集中度提升,资源向龙头厂商倾斜。根据UFI数据显示, 57%的展会公司不得不进行裁员,这其中又有超过一半的公司需要裁掉25%的员工。 3) 龙头企业通过整合资源优势,加大在线平台的投入,积极探索数字化新模式。 米奥会展推出网展贸MAX数字化产品,数字会展业务2020年同比+1573%,助力企业顺利出海,而励展会展推出Reed Connect等数字化展品叠加疫情转好,展览业务21年同比+47.51%。疫情下,双线融合驱动公司业绩增长, 外延扩张成龙头提升集中度利器。

  1)双线融合的展会模式有利于扩大覆盖面,提高参展商和买方效率。在疫情背景下,通过双线融合的模式来为参展商提供服务,一方面可以规避疫情带来的风险,助力企业顺利出海,另一方面通过数字展会的形式有利于参展商扩大覆盖面,获得更多的流量。 2) 龙头不断并购展会企业扩张版图。近年来,世界领先的活动组织者英富曼和励展集团频频出手,收购了多家行业公司, 扩张的意图已十分明显。 中国米奥也开始开始通过收购展会企业来拓展国内会展市场。

  后疫情时代,数字会展驱动会展龙头崛起。 根据UFI调查显示, 58%的受访者(会展企业) 表示他们已经增加了数字服务/产品(如应用程序、数字广告和数字标牌)到他们现有的展览产品。 根据31会议数据显示, 疫情对会展单位的运营带来了深远影响,同时也加速了数字化转型,超过41%的机构认为不管是何种会展单位类型,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

  建议关注: 疫情下“云展”平台显优势, 先进的展馆管理经验和显著的区位优势: 兰生股份。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