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艰苦行业人才需内外力共同驱动

去年6月,中国矿业大学智能采矿特色班首届毕业生毕业。李彦琪直接选择来到陕煤集团神木张家峁矿业公司工作,郭春福则放弃了保研资格,加入中煤能源集团刘庄煤矿。

四年前,他们是刚刚成年,顶着“首届”“智能”“特色班”光环的中国矿业大学优秀学子;如今,他们二十出头,穿上了工装,成为生产队技术员,扎根煤炭行业基层一线。

与之相对应的,是东北地区某国有煤炭企业一份年度企业工作报告。报告显示,该企业所属A分公司新招聘38人,离职30人;所属B分公司新招聘90人,离职66人。报告分析称,如今企业面临采煤和掘进等一线工人招工难度大、高技能人才短缺、中高层次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该企业面临的用工困境,正是煤炭行业及其他传统产业正在面对的共识性难题。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张兴海提出,现在不少年轻人宁愿选择送快递,也不愿进工厂当技术工人。抛开工资收入而言,前者虽途中奔波,但并无技术和知识门槛;后者不仅要付出艰苦的脑力和体力劳动,还有着相对艰苦的工作环境。用张兴海的话说,这样的招工局面,“不利于我国社会长远发展”。

在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在“双碳”战略目标下,煤炭行业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需要发展。面对煤炭行业人才结构性过剩和短缺并存、领军型人才和高质量人才紧缺的局面,中国矿业大学采取了行动。

中国矿业大学选择了面向艰苦行业培养创新人才的模式,旨在为煤炭行业输送顺应时代之需的高质量人才。

何为艰苦行业?我国对艰苦行业基层单位的界定分为两类,一类包括艰苦边远地区县级以下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另一类包括农业、林业、水利、地质、矿业、油田、航海、军工、部队等艰苦行业生产第一线。

从界定中可以看出,艰苦行业工作条件相对较差,工作内容相对艰难。这些工作虽“苦”,但对促进我国社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董纪伟在课堂上与学生分享:“钱学森是我国著名的空气动力学家,由于他的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

正是中国矿业大学全员、全课程的大思政教育体系,把爱国、担当、奉献的种子播撒在学生心里。

在对中国矿业大学智能采矿特色班进入一线工作的首届毕业生的采访中,问及是什么动力驱使自己做出到一线工作的选择时,有人回答,是为了理想,“煤矿开采发展到今天,离不开矿大采矿专业一代代毕业生到煤矿奉献青春、建功立业,我要接过前辈们的接力棒,投身煤矿现代化建设”。

也有人回答,是因为更广阔的天地和发展空间。毕竟,我们需要认识到,艰苦行业不应永远艰苦,艰苦只是一个阶段和过程。而越是艰苦的环境,就越有努力的空间和价值。

从上世纪50年代落后的人力落煤、人力或畜力运输的小煤矿,到上世纪70年代引进综采综掘设备、80年代推行综合机械化开采,再到如今的煤矿工作面智能化开采,上下不过70年。如今,已有煤炭工人可以西装革履地坐在灯火通明、四季常温的操作台,一键启停开采煤炭。

从早期的艰苦到如今的舒适,正是一代代煤炭人艰苦奋斗的结果。正是因为努力和奋斗,才会带来改变。传承艰苦奋斗精神,为实现人生价值、国家富强、民族崛起而拼搏,也将释放更强驱动力、凸显更大的时代价值。

如何吸引更多人才来到艰苦行业?高校的教育让一代代优秀的年轻学子有了梦想和责任感,也有了扎实学问和创新能力。而吸引更多人才来到艰苦行业,除内驱力之外,还需更加坚实的外力支持。

对于煤炭企业而言,如何将一线人才用好、留住,是需要长期思考的课题。在相对艰苦的环境中,提供与之相匹配的经济待遇,为职工提供更明晰的职业发展路径和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都是既往的优秀经验。而对煤炭行业乃至国家而言,还需更细致、完善的资金和政策保障,鼓励并支持更多优秀人才从事艰苦行业,实现人生价值,并得到应有回报,从而推动艰苦行业形成优质生源足、学生行业使命感强、专业思想稳健、培养模式与行业发展需求相吻合的良好氛围。

扫码在手机端打开页面
版权声明: 转载本网站原创作品,需在显著位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得擅自修改标题。若违反本声明,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编辑:崔维维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