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证券:智能驾驶迎来风口激光雷达乘风而起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泰证券发布研究报告表示,目前激光雷达的单台成本约为1000美元,预计2025年下降到500美元以内,届时激光雷达的市场规模将超过250亿元,2021-25年的CAGR高达162%。激光雷达是汽车智能化弹性最大的赛道,行业爆发初期上游确定性高,建议关注国内具备技术、成本优势,且已经获主流整机厂定点订单的标的,比如永新光学(603297.SH)、炬光科技(688167.SH)、蓝特光学(688127.SH)、长光华芯(688048.SH)、腾景科技(688195.SH)。

中泰证券的主要观点如下:

智能驾驶风起云涌,激光雷达弹性巨大。目前算法还无法完全弥补硬件感知缺陷,激光雷达在高级别自动驾驶中不可或缺, L3/L4/L5级别的智能车分别需要搭载1/2/4台激光雷达。2022年包括奔驰S、宝马ix、蔚来ET7、小鹏G9、理想L9等多款搭载激光雷达的高级别智能车开启交付,平均激光雷达搭载量约为2颗,加速激光雷达量产上车。目前激光雷达的单台成本约为1000美元,预计2025年下降到500美元以内,届时激光雷达的市场规模将超过250亿元,2021-25年的CAGR高达162%,是汽车智能化浪潮下弹性最大的赛道。

多技术路线百花齐放,车企投资整机厂弱化路线不确定性。目前激光雷达产业链仍不成熟,多种技术路线百花齐放,半固态(905nm+转镜/MEMS+ToF )的扫描方案相对成熟,最易通过车规认证,成为车企短期加速上车的主流选择。法雷奥SCALA转镜式激光雷达是全球第一款过车规的激光雷达,2018年搭载于奥迪A8,2022年开启交付的车型也基本都是转镜/MEMS方案。固态方案(1550nm+OPA+FMCW)的机械部件最少,性能稳定、可靠性高,是激光雷达迈向小型化、高性能、低成本的未来发展方向。市场普遍担心激光雷达搭载的必要性,以及技术路线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我们看到:一方面,高算力要求的纯视觉路线短期难以得到有效突破,硬件预埋趋势下激光雷达已经成为车企的主流选择,激光雷达短期高成长性无虞;另一方面,车企、Tier 1纷纷投资激光雷达整机厂,产业联合既能加快激光雷达先进技术的研发突破,弱化车企在面对技术路线不确定性时的被动性,也有助于产业链快速降低制造成本,提高激光雷达未来搭载的性价比。

行业爆发初期上游确定性高,光学元件厂商迎来业绩高增甜蜜期。不同技术路线下激光雷达对元件的使用具有共性,因此国内具备显著优势或稀缺性的上游元件厂商迎来高成长确定性。1)收发模块成本占比高达50-60%,目前主要被海外厂商所主导,主因其布局较早,技术领先、产品成熟度高,国内厂商在国产替代趋势下亦呈现加速追赶态势,比如长光华芯逐渐实现高功率半导体激光芯片的国产化。2)光学元件分布在收发模块和扫描模块中,成本占比(10-15%)仅次于收发模块,我国厂商具备全球领先优势,成本优势突出,与主流整机厂合作并收获定点的厂商将显著受益激光雷达行业的高弹性,炬光科技预计23年激光雷达收入约为20年的19倍。长期来看,在轻量化趋势下扫描方式逐渐由半固态向固态方案转变,具备多元件供应能力 ,且能够纵向延伸下游整机组装环节的光学元件厂将具备持续成长动能。永新光学具备多类核心光学元件供应能力,且已经切入非车规激光雷达代工环节,拥有较强竞争实力。

风险提示:智能车渗透率不及预期;技术路线变化下相关公司无法维持竞争优势;研报使用的信息更不及时;需求/规模测算不及预期等。

本文编选自“中泰证券研究”,作者:王芳;智通财经编辑:汪婕。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